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拔牙救苦的 「鬍鬚番」馬偕

?"
馬偕牧師,是加拿大長老教會派至海外的第一位宣教師,是臺灣家喻戶曉的人物。(資料照)

馬偕是加拿大長老教會派至海外的首位宣教師,他以「拔牙宣教」,在臺共設立教會60餘所、開辦北臺灣第一間西式醫院、北臺灣第一所西式學校。他倡導公共衛生、致力保存原住民文物,對臺灣教育、保健及文化生活等貢獻卓著,是臺灣家喻戶曉的人物。

文 _ 趙芷菱

馬偕牧師,是加拿大長老教會派至海外的第一位宣教師,是臺灣家喻戶曉的人物,也是馬偕醫學院的名字來源。「樟腦紛爭」後,1872年馬偕被派遣來臺,他勤學臺語,自修漢文,雖非醫生,但以拔牙為媒介,開啟了與臺灣人民間的接觸。後娶臺灣女子為妻,募款開辦偕醫館(馬偕醫院前身),是臺灣北部第一間西式醫院。


募款開辦偕醫館(馬偕醫院前身),是臺灣北部第一間西式醫院。(資料圖片)

馬雅各、蘭大衛、馬偕3位是19世紀末臺灣最重要的早期教會醫師,有「南新樓,中彰基,北馬偕」的佳話,為日本據臺後30年間,臺灣近代醫學史的關鍵時期。時至今日,與他們相關的3所醫院,仍在為臺灣患者服務。

「拔牙宣教」治瘧疾

馬偕初到臺灣時,醫學不發達,居民常為牙痛所苦。他當時從國外帶來西藥,可幫助一些臨時有小症狀之人,不過因他是外國人,常在他做醫療服務時,會有士兵監視。有次10幾個士兵在監視他時,有個士兵喊牙痛,馬偕就主動幫他拔牙,此後開啟他「拔牙宣教」之路。

據他自己統計,來臺30年間,他拔了2萬1000顆牙以上。尤其到鄉下傳道時,常常先唱幾首詩歌,然後替人拔牙,繼而講道。1個小時之內,通常可拔掉100顆牙。透過成功而快速的拔牙,許多人卸除心房,或不再激烈反對,對其傳教頗有助益。

還有,當時衛生條件低劣,瘧疾盛行,很多人因得此病而亡。馬偕研究發現係與居住環境有關,一般民眾住家周圍雜草叢生,穢水宣洩,孳生蚊蠅,環境衛生極劣。於是他倡導公共衛生,鼓勵民眾除草、暢通溝渠,以減少病媒蚊孳生。並免費發給瘧疾患者特效藥,他說「患者得癒,就是我的醫學文憑。」

立志宣教 落腳淡水

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1844-1901年) 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漢名叫偕叡理。因留著大鬍子被淡水居民稱作「鬍鬚番」,學生叫他老夫子,後來大家皆稱他為「馬偕博士」或「偕牧師」。

馬偕的父母原為蘇格蘭佃農,後舉家移民加拿大。10歲時,因聽到賓威廉牧師的一席演講,埋下日後到中國傳教的種子。小學畢業後,進入師範學院,後在小學任教5、6年,時年僅15歲;之後相繼在多倫多大學、Knox學院、及普林斯頓大學神學院就讀,26歲畢業後返鄉受派在教會傳道,並提出申請自願成為海外宣教士,後先至蘇格蘭愛丁堡大學進修神學,並指定中國為其服務之地區。

1871年馬偕27歲,如願啟程前往中國宣教。搭船經日本橫濱、香港,抵廣東、汕頭及廈門考察,再搭船前往臺灣,在打狗(今高雄)登陸。當時打狗旗後醫館有蘭大衛醫生主持。臺南二老口街的醫館則由德馬太醫生負責(馬雅各醫生已返英)。馬偕日記載:「門遜醫生(Dr. Manson)接我上岸,他待人慷慨又親切」,此係指蘭大衛醫生。

1872年元旦,他從打狗前往屏東訪問李庥牧師,並習得了許多臺灣的相關知識,還學會臺灣方言的「八聲」及一些單字。

因南臺灣已有傳教士,於是李庥牧師陪同馬偕於3月7日,啟程前往北部的滬尾(淡水)。9日,船開入淡水河口,馬偕觸目所及有感而發,在其日記中寫道:「這好像有無形的繩,引我到這『美麗之島去』。我心靈非常滿足,安寧且清靜,心裡有一聲音說:『此地就是了』(This is the land),同行的李庥牧師也對我說:『馬偕,這是你的教區。』」

馬偕初到淡水,沒有通譯的幫助,獨自展開佈道工作。4天後租到一間房屋(現為馬偕街24號)原為清朝軍官的馬廄,每月房租15元。此房建於斜坡上,環境骯髒簡陋,每逢下雨,雨水會沖入屋內,再流入下面河裡,泥濘不堪,本不適人居,但馬偕將其整理成寓所。

「偕醫館」誕生 名噪一時

房屋租妥後,馬偕首要工作,便是精通臺語,他先跟僕人學習,模仿他的聲音,他大聲朗誦勤學臺語,但僕人卻被他吵得禁受不住而辭職;於是馬偕轉而向牧童學習,他白天和牧童們遊玩練習對話,晚間則研究漢字及中國的宗教。

5個月後馬偕即可使用臺語做第一次講道。雖然講道甚短,但聽眾踴躍,有人嘲笑他,也有人恭聽。一天有位青年找他辯論,他們辯論了數次,後來那位年輕人竟成為馬偕的首位信徒及設立的牧師(此人即嚴清華)。

多年後,牧童們成年時,仍與馬偕十分友好,且常回憶當年情景。他們中有好幾位成為基督徒,其中一人做了傳道師。

後來馬偕又另外租屋,邀請5位外籍醫生免費為民眾看病。1877年一位美國信徒馬偕船長(與他同名)之夫人為了紀念逝世的先生,捐了2500元美金作為醫館的建造經費,為紀念馬偕船長,因此將建好的醫館命名為「偕醫館」(馬偕醫院前身),當時偕醫館不僅有看病的診間、藥房、還有住院的病床,可說是北部最早有規模的醫院。後來林格醫師解剖一葡萄牙水手,在其肺部發現了肺蛭蟲,因是全球首例,使偕醫館名噪一時。

淡水雖然是北部最初設立的教會,但第一所教堂並非在淡水,是淡水河對岸的五股坑。1872年某周日有一寡婦陳塔嫂到淡水聽到馬偕講道,深受感動。次周日,她又帶幾位女伴同來,且與日俱增,最後竟乘滿一小船來淡水聽道。

後來她們熱心的建議馬偕也到她們村裡傳道,於是馬偕帶一些門徒訪問五股坑。許多村民都出來迎接,並帶到村長陳博家。馬偕住在該村傳道數月後,陳村長捐出自己房屋對面的一塊地來蓋教堂。於是1873年北部第一所禮拜堂落成,馬偕任命嚴清華為該教會之傳教師。而他的第一位女信徒陳塔嫂,自然成為最重要之助手。

娶臺女助宣教 回國轟動

馬偕來臺的第6年1878年(34歲),由陳塔嫂牽線將自己18歲的孫女張蔥許配給馬偕為妻。馬偕將她改名為張聰明,婚後馬偕夫人扮演了中介角色,成功拓展了對臺灣婦女的宣教事業。


馬偕來臺的第6年與臺灣女子張聰明結婚,兩人育有二女一男。(資料圖片)

張聰明,幼時給人做養女。陳塔嫂非常疼愛自己的孫女,也特別關懷馬偕的生活,於是將孫女贖回,要許配給馬偕;馬偕一時很驚訝,經過考慮後答應。馬偕與臺灣人結婚的消息,給了北部各教會很大的鼓舞與信心。

原來馬偕不打算做的有3件事,就是坐轎、結婚與回國休假,但因現實環境影響,都讓他身不由己。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有地方領袖曾揚言:「有3大姓,就無耶穌教;有耶穌教,就無3大姓。」但在1893年馬偕要回加拿大時,卻以極大排場來歡送馬偕,有樂隊領陣,接著是地方領袖、城主、文武官,然後是3把大紅傘,上面簽滿名字;馬偕坐的轎子後面緊接26頂轎子、300名步兵,場面浩蕩地繞城後,送馬偕回淡水。而曾經拆過馬偕所蓋教堂的秀才吳廷芳,後來竟成為馬偕的學生。

1880年馬偕來臺已8年,這期間可說是拓荒期,他深入原住民聚落,翻山越嶺至宜蘭、花蓮傳教。此時,加拿大母會執意要他回國休假,並巡迴眾教會做工作報告。由於是首位宣教師,還帶著來自福爾摩沙的「夫人」回鄉,不僅造成轟動,也受到熱烈歡迎。

在加拿大述職這1年多時間,馬偕在加拿大及美國各地演講、聚會,所到之處,都擠滿熱情聽眾,並募得許多捐獻,此有助於他在臺灣的醫療和教育方面的發展。他並得加拿大皇后學院贈與榮譽神學博士學位。當馬偕在安大略省演講時,有位高中青年大受激勵,決心將來當宣教師,如同當年的馬偕一樣,他即馬偕的接班人吳威廉牧師。

馬偕夫人也一同前往各地教會,並對婦女們演講(由馬偕翻譯),由於她是第一位來訪的臺灣女性,引起許多的好奇與關心。她從一個不識字、給人做養女的鄉下丫頭,到成為跨洋施展風采的成功女性,皆因與馬偕的姻緣而造就其不凡的一生。


1882年7月26日,「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落成,它的正式漢文名稱是「理學堂大書院」。(資料圖片)

隨後1882年「偕醫館」落成;北臺灣第一所西式學校「牛津學堂」也竣工開學;1884年又開設「女學堂」,首開臺灣女子教育風氣之先。而新教會也如雨後春筍般相繼設立,在宜蘭蘭陽地區進展更是驚人,馬偕帶著學生進入危險的平埔族各番社,半年後得信徒500名,建立11所教會(1888年增至18所)。

從「番仔」到「偕牧師」

1884年中法戰爭開打,法軍炮轟淡水攻占基隆,教堂遭暴徒迫害,教會信徒被誣陷通洋叛國,不少教堂被拆毀,數十名信徒被殺害。但偕醫館負起救護工作,戰後獲得劉銘傳總督的讚揚,劉銘傳並向教會道歉,立即提撥銀兩作為教會的重建基金。官府並命人敲鑼公告:今後百姓不得叫馬偕為「番仔」,須尊稱「偕牧師」。

目前臺灣神學院、真理大學、淡江中學,牛津學堂、偕醫館、馬偕故居、馬偕墓園等,都和馬偕有著深厚淵源,並成為淡水的旅遊景點。他還致力於保存原住民文物,對臺灣教育、保健及文化生活等貢獻卓著。

在農業方面,他引進蘿蔔、花椰菜、敏豆、甜菜等種子,增加農作物之生產;並引進水蠟樹、變葉木、相思樹等美化生活環境。

1900年因喉癌聲音全沙啞,該年底前往香港治療,1901年6月2日病逝於淡水寓所,享年57歲。馬偕生前曾被潑糞、扔土石等,他仍克服種種艱難和險阻,堅持真理與愛心,如他自己的名言: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漢譯為「寧願燒盡,不願銹壞」,成為西方歷史學家對馬偕一生的註解。24年後,張聰明逝世,享年65歲,一生為馬偕之賢內助。

2女嫁臺郎 獨子承父志

馬偕一生中只封了2名牧師,即嚴清華和陳榮輝。馬偕和張聰明育有2女1男,1899年他的兩個女兒同日嫁給臺灣人,成為「臺灣媳婦」,長女偕瑪連嫁給陳清義牧師、次女偕以利嫁給柯維思(即柯玖)。陳清義是陳榮輝的長子。而柯維思和陳清義先前都受命擔任馬偕之祕書,為其分勞。

馬偕獨子偕叡廉(1882-1963年),人稱「小馬偕」或「馬偕二世」。13歲以前都在淡水,也曾陪伴父親到各地傳教旅行。他曾推崇父親是「天賦的演說家,中國話的流暢,與當地人無異。」

馬偕逝世後,偕叡廉前往加拿大及美國等大學唸書,1911年獲碩士學位,同年他和牧師女兒蘿絲仁利結婚,並承父志,來臺從事教育宣教工作,且依他自己所提,被委派為臺灣青年開辦一所中學校。1914年淡水中學成立,他任首任校長。1963年病逝後,埋葬在淡水其雙親墓旁。◇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