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不說日語、不著和服 「臺灣議會之父」林獻堂

?"
臺灣文化與民主運動先驅林獻堂。(維基百科)

林獻堂被後世譽為「臺灣議會之父」,堅持「一生不說日語,不著和服」,以漢民族的傳統生活方式,從事對日本大和民族的抗爭。早年受到梁啟超的啟示,發起「臺灣議會」的請願活動,並採取和平非武力方式爭取臺灣自治。

文 _ 趙芷菱

林獻堂出生臺灣第二大地主世家,同時是位文學家,具豐厚財力與崇高聲望,是日治時期推動臺灣民族運動、右派自治的領袖,是負使命感與道德勇氣的民族運動先驅,被美國歷史學者麥斯基爾(Johanna M. Meskill)譽為「臺灣自治運動的領袖與文化的褓母」。

家世顯赫 濡染優良遺風

林獻堂(1881~1956年),名朝琛,字獻堂,號灌園,出生在清末日據初期臺灣五大家族(板橋林家、霧峰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和基隆顏家)之「霧峰林家」,在臺灣之財力僅次於以經商發跡的「板橋林家」。

林家家族史豐富精彩,祖先林石將軍在清乾隆時期由福建漳州來臺,因發跡於霧峰(古稱阿罩霧,今臺中市霧峰區)而得名。

至林石第3代林甲寅家道日隆,為兒子林奠國、林定邦分家,前者為「頂厝」,後者為「下厝」。林家發展初期主要由「下厝」系發揮其影響力,主要以武力發跡;後期則「頂厝」系抬頭,以藝文、社會運動知名。

「下厝」林定邦子林文察因平定「戴潮春事件」有功,得清廷賞賜全福建省(包含臺灣)的樟腦專賣權,而利祿亨通; 他同時收購或占有大量房屋土地,使林家田產倍增。其孫林朝棟曾率2000多鄉勇在中法戰爭中立功,獲清賜官。而孫林祖密到中國參加孫中山興起的中華革命黨,1921年升大元帥的侍衛官,1925年遭軍閥殺害。

「頂厝」林奠國子林文欽是清朝舉人,曾協助劉銘傳清理田賦,募勇助軍抗法有功,授兵部註詮郎中,林文欽之子即幼年喪母之林獻堂。由於林文欽為人溫雅和善,熱心公益,樂於建橋鋪路設渡,施義診賑災,再加上溫和敦厚的祖母羅氏共同扶養下,使林獻堂從小即深受濡染。

而林獻堂在撰述其父親傳記時,描述其父「尤好義舉」,對母則以「素以樂善好施」來詮釋,足見林獻堂認同其父母樂善好施、排紛解難的為人處事風範,他進以發揚光大,長期投身奉獻於臺灣的民族活動,是大時代的臺灣文人典範。

事實上從1893年開始,林家已轉為藝文世家,在林朝棟的樟腦事業達到頂峰時,他的堂弟林獻堂主持了整個家族,林獻堂與其父林文欽都相當喜好文學、戲劇與美術,聯合士紳創辦學校,並開始裝飾林家的建築。

林家宅第建築群,規模宏偉冨麗,精緻高雅,充滿中原文化建築之美;占地達6公頃,從清同治至今約150年,保存完整,是今日臺灣園林建築的代表,1981年被列為國定古蹟。 


霧峰林家花園建於1893年,在921地震中損毀後,被列為國定古蹟並籌資進行修復重建。圖為整建後的霧峰林家花園五桂樓。(黃玉燕/大紀元)

年少英雄 受梁啟超啟示

林獻堂7歲開始接受私塾的啟蒙教育,承襲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頗富國學造詣。《馬關條約》割臺時,其年方15歲,奉祖母命攜家眷40餘口,渡海到泉州避戰禍,經歷鼠疫流行,及眾多族人開銷食指浩繁的磨礪,誘發其早熟心智,也鑄就其日後面對困境的能力和出色的領導才能。 

林獻堂18歲與彰化望族之女楊水心成婚,她為人厚道、處事精明,對林獻堂一生的事業與行誼有著關鍵性的影響,而林也終身不納妾,對夫人從一而終。

林20歲時,46歲的父親不幸病逝於香港,此後,林遂成家族的「代言人」,自此負責經營家族事業(製糖及製樟腦)。日人有意拉攏這位新生代的領袖人物,22歲即受邀出任霧峰區長,翌年辭職,後來不得已再受任命。25歲出任「臺灣製麻株式會社」取締役(董事)。

這時期林獻堂的思想觸角,延伸至閱讀《萬國公報》、《新民叢報》、《民報》等雜誌,又得堂侄林幼春引介,廣覽梁啟超的著述,頗心折於梁的理念,因而醞釀出日後以非暴力方式「合法爭取民權」的民族運動方向。

1907年27歲林初遊日本,在奈良巧遇梁啟超,雙方談及臺灣人所受之不平等待遇,以及臺胞如何爭取自由平等。梁啟超認為中國在30年內無力幫助臺胞爭取自由,臺胞不可輕舉妄動做無謂的犧牲,宜仿效愛爾蘭對付英國的手段,厚結日本中央政要,牽制日本總督府的統治,使其不致過分壓制臺灣人。此番建言成為日後林獻堂從事民族運動採取溫和路線的原則。

 4年後1911年,林邀請時年38歲的梁啟超訪臺,震動當時的日總督府。梁曾至霧峰林家作客5日,他勸說林獻堂、林幼春叔侄,不可「以文人終身」,須努力研究政治、經濟以及社會思想等學問,並開列東西名著170餘種,供參考研讀,對其思想及學問影響甚鉅。

林獻堂在獻身民族運動之前,除受梁啟超的影響,也受日本自由之神、明治維新之一的板垣退助的思想啟迪,1914年,為爭取臺灣人能獲得與日本人同等權益,林聯合板垣退助在臺北成立「臺灣同化會」,企圖假文化之名,行爭取民族平等待遇之實。日總督府得知該組織的動機後,乃發動官民合作攻擊板垣退助。1915年,日政府以「妨害公安」之名下令解散該會,遂使梁啟超所建議的聯合日政要策略,未能奏效。

民族運動領袖 催生臺議會設置

1910年代,正值林獻堂而立之年,適其綻放民族運動熱情之際,加入由林幼春所成立的「櫟社」社員,致使櫟社染上濃厚之政治色彩,社運亦因此推至顛峰,非其他詩社可比。林獻堂此時也詩興大作,著有《東遊吟草》、《海上唱和集》等作品,成為日後探索其思想脈絡之源,也顯見當代領導者允文善武之才學,林家至林獻堂這一輩,也盡得精髓而大放異彩。


1914年,林獻堂等仕紳向日本總督府請願,爭取創設專收臺灣人子弟的臺中中學(今國立臺中第一高級中學)。(維基百科)

為增加臺灣人受教育的機會,1914年林獻堂請堂兄林紀堂、林列堂,並聯合辜顯榮、吳德功、蔡蓮舫,以及北部的林熊徵等仕紳,共同贊助並向日總督府請願,爭取創設臺中中學(今國立臺中第一高級中學),1915年正式開校,是為民族運動第一聲。1918年,亦領導留日臺籍學生,向日本政府呼籲撤銷其賦予「臺灣總督」之律令制定權及禁錮臺胞25年的〈六三法〉。

一次大戰後許多新興國家獨立,爭取民族自決的呼聲高漲,1920年林獻堂赴日結合臺灣留日青年組成「新民會」,並出任會長,發行《臺灣民報》,作為臺灣人民的言論與啟蒙機構。

而蔣渭水於1921年創立「臺灣文化協會」,得到林獻堂的大力支持,故推派林擔任總理之職;藉由該協會將「臺灣議會」設置之請願活動推至全島;是年起展開歷時14年,鍥而不捨地向日本帝國議會提出15次請願,其中有11次即由林獻堂領銜提出,雖終未能成功,但卻是日治時期規模最大、歷時最久的政治運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活動在東京留影。

1922年春,林獻堂得到178人連署後,訪問日本內閣首相高橋是清,並向日帝國議會貴族院暨眾議院提出臺灣議會請願的宗旨,雖如預期的「不採議」,但高橋以柿熟自落為喻默許,歸臺後,林偕同志至各地演說,報告經過,使臺人之民族意識高漲,隨即遭日總督府下令打壓:凡在日人或日臺合營公司的臺籍員工,如直間或間接與臺灣議會成立之文協有連繫,或表現出同情或接近的言行,皆被迫去職;日府亦積極阻撓或監視集會演說,並於公賣品之販售、銀行融資或催債方面盯緊「林獻堂派者」。


東京臺灣留學生歡迎臺灣議會設置請願團代表。

但林獻堂不受恫嚇,1923年1月底成立「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2月初即被禁止,但臺灣議會請願委員蔣渭水、蔡培火、陳逢源等即赴日,於21日改於東京成立「同盟會」,4月中創刊《臺灣民報》於東京,輸送臺灣本島,但經常被扣報,也曾連續7、8期禁止其發行,該報也由林獻堂膺選為「社長」。

12月中有60餘「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會員被以違反〈治安警察法〉名目遭逮捕,為臺灣首起政治迫害。林獻堂倖免於難,主持接濟及善後工作,雖橫遭當局打壓,但每年春、冬均派人到東京活動,期待臺灣也能實施尊重民意的「議會政治」。

 此外,為打破日本人及御用紳士控制銀行、信託、保險等金融業的狀況,林獻堂等人還花了2年籌設「大東信託株式會社」(華南銀行前身,1927年2月成立),林獻堂出任董事長,陳炘擔任總經理。

民族運動分裂 不受皇民化要脅

1927年「臺灣文化協會」分裂,時人分析,係受共產主義、無政府主義及各種思潮的衝擊,逐漸影響運動分子的思想與行動,終致分裂,文協轉由左派控制,林獻堂在「新文協」同仁的懇求下,仍擔任中央委員;但和蔣渭水、蔡培火等人另組「臺灣民眾黨」;在面對左右分裂局面,林深感沉痛苦悶,故而兩派活動皆不參與,乃於1927年5月,離開臺灣遠行,以遂早年環球旅遊之願,因而留下膾炙人口的《環球遊記》。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理事會議留影(前排左4林獻堂)。

後林獻堂也脫離「臺灣民眾黨」,1930年與蔡培火等人籌組「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擔任顧問。

文協的分裂,加上「皇民化運動」的打壓,至1935年臺灣的政治社會運動終告沉寂。1940年代臺灣進入皇民化時期,日本為使臺人日本化與日本同心協力投入戰爭,積極拉攏政治運動領袖,先後敦請林獻堂擔任總督府評議員、大屯郡事務長、貴族院敕選議員。

 50年的日治時期,林獻堂始終堅持「不說日語,不穿和服」;皇民化期間,即使受到高層要求更改日本姓名的壓力,仍不受撼動。

 1936年3月,林獻堂參加「華南考察團」前往中國廈門、上海等地遊歷,林在上海對華僑團體致詞時,有「此番歸來祖國視察」等語,被日本間諜舉報。日參謀長荻洲立兵意圖以羞辱林獻堂來警告臺灣人,於林應邀參加日始政紀念會時,荻便唆使右翼團體生產黨的浪人賣間善兵衛當眾毆打林獻堂一記耳光,此即「祖國事件」。

林獻堂在被毆當天返家後,神色自若與平常無異,稍後才向家人告知被毆之始末,家人見其右臉頰稍有紅跡,惟鎮定如若無事。1937年5月,林即離臺避居東京,免與日本右派分子周旋。這般性格,完全體現出儒家忍讓與處變不驚的修為。

日降卻失意 晚年赴日拒歸

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10月25日,中華民國國軍在臺灣舉行受降典禮及慶祝光復。林獻堂曾發起「臺灣省海外僑胞救援會」,呼籲中國各地方政府善待臺胞,期間林一度被列入辜振甫等資本家、地主發起抗拒接收的「草山會議」的「臺省漢奸」逮捕名單,幸得友人奔走才得以免禍。

林獻堂在日治時期被視為「非國民」(即「日奸」)的人物,而在迎接祖國之後卻被視為「漢奸」。1946年5月,林獻堂當選為第一屆省參議會議員,原最具膺選議長希望,豈料當局支持黃朝琴,林遂被勸退。

1949年,林獻堂69歲,以治頭疾赴日,離開奮鬥半生的祖國,此後滯日拒歸,未再踏上故土一步。7年後1956年病逝東京,享年76歲。當年離開臺灣,治病雖是理由之一,據傳實有難言之隱;1947年「二二八事件」,臺灣許多地主士紳、知識分子受到鎮壓迫害,難免形成恐怖陰影,對政府亦大感失望。縱使心愛的二子林猶龍病逝,也沒返臺。

在林獻堂一生中有整整50年(三分之二的歲月)都在與日本當局抗衡,爭取臺灣人民的權益,而最後歲月卻在這個與之抗衡的殖民母國中度過。其一生歷經清末、日治及國民政府三個政權,見諸林獻堂的個性及一生用錢觀念,可謂「慷慨仗義」,據其祕書葉榮鐘言,林的年收入約有三分之一用於濟助及獎學,三分之一用於政治社會運動,餘三分之一為家用,其個人用度頗為節儉。此外,其不輕易妥協的個性,反映在推動「臺灣議會」設置請願及晚年的赴日拒歸上。


林獻堂長達29年的《灌園先生日記》,超過100萬字。日記內容包含政治、經濟、文化、家族等各資料,是研究臺灣史最珍貴的史料。

林獻堂至過世前,一直維持撰寫日記的習慣,其長達29年的《灌園先生日記》,超過100萬字。該日記之內容包含政治、經濟、文化、家族等各資料,其連續性與重要性在臺灣史上,可謂尚無出其右者,是研究臺灣史最珍貴的史料,也可稱是一部具體而微的臺灣史。

林獻堂孫媳林芳媖在丈夫林政光過世後,經營明台高中成為以餐飲為特色的知名學府,並與同樣有百年基業的法國藍帶學校合作,讓明台高中與世界接軌。

林獻堂姪子林鶴年,曾任3屆臺中縣縣長。「林家後代」林明弘使用臺灣花布圖像成為作品聞名全球。其部分家族後代仍任職於第一金控、彰化銀行。 

921地震中損毀的霧峰林家古宅,經政府斥資7億多元重建修復,2013年首次對一般大眾開放。梁啟超赴臺即曾居住於林家萊園5日,對於萊園的建築與美景讚賞不已,也欽佩萊園主人的志節,因此留下詩句12首,後人稱為「萊園名勝十二絕句」。◇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