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漢人開臺第一人 國姓爺鄭成功

?"
被尊為「開臺始祖」、「國姓爺」的鄭成功,供奉他的廟宇遍布臺灣。左圖為安南鄭成功紀念館。右圖為臺南安平古堡民族英雄鄭成功雕像。(新紀元合成圖)

在臺灣歷史上,鄭成功是第一個建立漢人政權的領袖。雖然他來臺灣短短不到半年即生病去世,但鄭成功並不因政治上的失敗而被納入流寇之輩。相反,他的一舉一動、為人處世都被描繪成聖蹟,被尊為「開臺始祖」、「國姓爺」等,供奉鄭成功的廟宇遍布臺灣。

文 _ 趙芷菱

中國真正開始經營臺灣,應該從明末鄭成功攻打臺灣、驅逐荷蘭人、以臺灣作為反清復明的基地算起。由於鄭成功是明朝最後一位堅持反清復明的官員,而母親為日本人,所以在臺灣、大陸和日本官方或民間都享有一定聲譽。

鄭成功,在中國被稱為民族英雄,在日本也被譽為「日本出生的亞洲英雄」。特別是臺灣民間,在鄭去世後不久,即出現紀念他的祠廟,感念他的移孝作忠,並驅逐荷蘭人,是漢人開拓臺灣的第一人,而尊他為「開臺始祖」、「開山聖王」、「延平郡王」、「國姓爺」等,並將其「神格化」為守護神來崇拜。


鄭成功復臺三百周年紀念郵票。

鄭成功統治之前的臺灣

臺灣,早在鄭成功統治之前,已有本土鬆散部落聯盟的「大肚王國」,並歷經荷蘭、西班牙的統治時期。

16世紀中期,當葡萄牙船員偶然發現「Ilha Formosa(美麗島)」時,西方世界即以「福爾摩莎」(Formosa),來稱呼臺灣島嶼。


16世紀中期,當葡萄牙船員偶然發現「Ilha Formosa(美麗島)」時,西方世界即以「福爾摩莎」(Formosa),來稱呼臺灣島嶼。(維基百科)

當時臺灣除了少數漢人移民外,早已有南島民族的存在,這些使用南島語系的臺灣原住民族分布於臺灣全島。但並非同一種族,各有不同的語言與風俗習慣,應是在不同時間,由不同地方遷徙而來,構成獨立而不相隸屬的部落社會,且始終未能建立統一的政權或王權,較有規模的僅臺中附近的「大肚王國」而已。

臺灣由於地理位置優越,成為倭寇或海盜的避風港及整軍補給地,當其遭遇官兵追擊時,就逃至澎湖群島,然後再到臺灣。一般官兵只會追至澎湖,甚少窮追到臺灣(明將沈有容曾追至臺南安平,並全殲群倭)。

元朝首轄澎湖 荷蘭首建臺政權

漢民族千年以來皆以陸權立國,並不重視貿易和海事的發展。元朝統治時,曾於澎湖設置巡檢司,為中國王朝首度在澎湖設置的官職,也是澎湖首度出現的正式地方統治者。到明朝仍循例於該地設置巡檢官職,但鑑於倭寇、海盜猖獗,曾一度廢澎湖巡檢司,將島上居民遷回(稱墟澎),實施海禁政策,結果造成不少人鋌而走險,甚至與倭寇互通聲息,騷擾中國大陸東南沿海,澎湖及臺灣皆成為走私貿易之重要基地。

1566年荷蘭獨立戰爭爆發後,成立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為奪取西班牙、葡萄牙於東亞的殖民地,發動一連串戰爭。後來荷蘭人在1604年,趁明朝無汛兵防守時,佔領澎湖。

明將沈有容遂率兵到澎湖,籲荷蘭離開,荷將韋麻郎受迫,又因無法順利與中國貿易,而決定撤出澎湖。此事件留有《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石碑一方,今仍嵌於澎湖天后宮之清風閣壁上。

1622年,荷蘭獲知西班牙人意圖占領臺灣後,率先發制,派兵600人進攻葡人占領的澳門,倘失敗則打算轉往澎湖或臺灣設立貿易據點。後荷軍遭西、葡聯軍抵抗,損失慘重,荷遂轉占澎湖,並在風櫃尾築城。

1624年明朝南居益上任福建巡撫,欲逼迫荷蘭退出澎湖,派兵包圍風櫃尾城。經過8個月激戰,荷蘭和明朝達成協議,荷同意轉進臺灣,明亦不干涉荷對臺的占領。


今臺南市名勝古蹟熱蘭遮城(安平古堡)。(蘇玉芬/大紀元)


今臺南市名勝古蹟普羅民遮城(赤崁樓)。(鄭順利/大紀元)

同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遂於大員(臺南安平),建立臺灣史上第一個統治政權。當時,在今臺南市修築熱蘭遮城(安平古堡)、普羅民遮城(赤崁樓)兩城,駐防近2000人。但中國大陸移民卻多達數萬,荷蘭無力治理全島,城外便成鄭芝龍(鄭成功之父)天下,移民均須向鄭氏納稅,鄭家也因此聚斂了大量財富,富可敵國。

之後,西班牙人也占領北臺灣,開啟其統治。但西班牙自1637年起,開始削減在臺軍力,並從淡水撤出。荷蘭總督探悉此消息後,乃於1642年派艦隊攻占雞籠(基隆),趕走西班牙人。

1644年,荷軍征服北臺灣其餘部落後,目標轉往征服西部平原的原住民,以連通南北的道路。途中遭遇「大肚王國」所屬之部落攻擊,不過仍順利抵達大員。1645年4月「大肚王國」正式降服於荷蘭,至此西部平原皆為荷所統治。

中日混血 忠勇愛國

明朝中葉起橫行於中國東南沿海的海盜,其中較著名者為顏思齊及鄭芝龍,都曾以臺灣為根據地。


荷蘭人眼中的鄭芝龍(穿綠色衣服者)。(維基百科)

鄭芝龍(1604—1661年)是明末著名的海盜兼大海商,其人多才藝,通日文、荷蘭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等多種語言,且能演奏西班牙吉他等樂器。

福建泉州石井之海濱漁村人,18歲時投靠舅父黃程到澳門學習經商,後接受天主教洗禮,往來於東南亞各地與日本,追隨於日本九州島的華僑李旦門下,後娶福建華僑翁翊皇的義女、日人田川氏為妻,使鄭芝龍在落拓異邦、窮困之際,幸得以轉機。

後受明朝招撫,官至二品都督同知。為具商、盜、官三種名分與經歷於一身,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實不多見。

1624年(明熹宗天啟四年)田川氏於日本九州平戶河內浦千里濱海邊之一大石旁,誕下鄭成功,該地至今仍立有「鄭成功兒誕石」紀念碑。


左圖為1624年田川氏於日本九州平戶河內浦千里濱海邊之一大石旁,誕下鄭成功,該地至今仍立有「鄭成功兒誕石」紀念碑。右圖為鄭氏母子雕像。(維基百科)

鄭成功滿月時,鄭芝龍因惹事而倉皇逃離日本,與顏思齊等人前往臺灣,在笨港(北港)至諸羅山(嘉義)一帶,鎮壓、招撫當地原住民,並且招募福建一帶的無業百姓來臺開墾,繼續從事海商貿易,也經常親率船隊前往日本經商,探視鄭成功母子。

年幼的鄭成功由母親一手撫育,母親教導甚嚴,自幼培養其良好品德,並讓他識漢字,讀中國書,還向武士學習「雙刀法」,使其允文允武。並告知及長需忠君愛國,報效祖國,既是賢母,也是良師。

雄霸海域 促大規模向臺移民

1628年,顏思齊去世後,鄭芝龍接受明朝招撫,為其守備沿海,以防海盜和荷人進攻有功,官至都督總兵官。不久返回福建,成為當地首富,但仍有許多漢人留臺開墾,臺灣北部已有漢人開始從事硫磺和黃金交易。

然鄭芝龍投降明朝,實為消滅其他海盜團夥,稱霸中國沿海。1633年,鄭芝龍於福建金門沿海擊潰荷軍,為明朝控制海路各國商船舶靠費用,鄭芝龍也因此迅速富可傾國,其手下最多時達10萬人,是當時世界海盜中的「巨無霸」。

不久福建省內發生大災,鄭芝龍便載饑民數萬移民臺灣,並給予移民十分優渥條件,令其自行拓墾。

當時臺灣土地肥沃,氣候宜人。據史料記載,那些拓殖的難民不久便能夠衣錦還鄉,因此引發向臺灣島移民的浪潮。這是歷史上首次大規模、有組織地由中國大陸向臺灣移民。

賜國姓 捨孝盡忠

1631年,7歲鄭成功被父親接回福建泉州,將原名福松,改名森,字明儼、大木。當時日本在幕府時代,女人是不准出境的,因此母親田川氏仍留在日本,照顧鄭成功之幼弟。

鄭芝龍見鄭成功儀容雄偉,聲音洪亮,滿心喜悅,並為之延師授課,期望來日能光耀門第。

鄭成功天資聰穎在課餘之暇喜讀《春秋》、《孫子兵法》等書,也愛舞劍馳射,不僅能詩能文,也擅長書法,15歲入南安縣為「秀才」,再經考試,為南安20個「廩膳生」(在學校享有食廩待遇者)之一。同時又濡染父親的各種軍事活動,周邊也圍繞著歷經海上風霜的父親親信。

鄭成功18歲(1641年)時與明禮部侍郎董颺光之胞侄女董夫人結婚,次年生長子鄭經,後又娶了幾位偏房,共生10子。

21歲入南京太學讀書,拜禮部尚書錢謙益為師。鄭當時即對時局非常關心,曾向錢謙益提出為政的理想和做法,頗有讀書不忘救國的睿智。

這年,吳三桂引清軍入關,隔年南明弘光帝覆滅之際,鄭芝龍等人擁立南明唐王朱聿鑑,於福建建立政權。唐王見鄭成功儀表堂堂,撫其背說道:「惜無女配卿,卿當盡忠吾家,無相忘也。」於是,特賜鄭成功國姓「朱」改名「成功」,人稱「國姓爺」,並賜尚方寶劍便宜行事,掛「詔討大將軍」印。

1645年鄭芝龍取得日幕府特許,將田川氏接到福建與鄭成功團聚。但次年清軍攻陷福建,田川氏因遭清軍淩辱,自縊而死。

而鄭芝龍在清朝誘逼之下投降。鄭成功則堅持抗清,並力勸父親未果,憤然斷絕父子關係,說:「今吾父不聽兒言,倘有不測之禍,兒只有縞素而已。」自古忠孝難兩全,鄭成功遂捨孝而全忠。

鄭成功隨後率父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為確保戰力,鄭賞罰分明,每戰必議功過,作戰不力者會被處死。因此,也出現錯不至死的部將遭殺,而有日後施琅等人叛離的情況。

早年施琅是鄭芝龍的部將,隨鄭芝龍降清。不久又加入鄭成功的抗清義旅,成為鄭成功的得力助手,也積極參與海上起兵反清。

但鄭成功手下曾德一度得罪施琅,施琅藉故殺了曾德,因而得罪鄭成功,嚴厲的鄭成功立即誅殺施琅全家,施琅逃走,與鄭結下滅族大怨。施琅遂再次投清,參與清軍對鄭軍的進攻和招撫。

首創漢人在臺政權 設土地私有制

自1650年起,鄭成功為了籌措抗清軍費,與荷蘭人競爭。1652年臺灣爆發漢人農民武裝反抗荷蘭臨檢人頭稅之各種惡行的「郭懷一事件」,因起事規模過大,有傳言是鄭成功在暗中操縱。荷因擔心鄭的威脅,開始在海上扣押鄭氏商船,鄭則以禁止雙邊貿易作為報復。

1657年,荷蘭長官揆一派通事何斌和鄭成功交涉,鄭雖答應恢復通商,但何斌卻暗中替鄭在臺灣徵稅,直到1659年荷發現此事,何斌便投奔鄭。何斌逃亡讓臺灣陷入恐慌,到處都謠傳鄭成功即將進攻,許多漢人開始收拾財產、攜帶家眷返回中國。

1661年,鄭成功進攻臺灣,擬作為反清復明的基地,但遭部將反對,鄭力排眾議,決意攻臺,表文告說:「本藩矢志恢復,切念中興,恐孤島之難居,故冒波濤,欲辟不服之區,暫寄軍旅,養晦待時,非為貪戀海外,苟延安樂。」

鄭出兵後,很快拿下普羅民遮城(赤崁樓),並包圍熱蘭遮城(安平古堡)。荷當局自知已無力再戰,1662年,只得退出經營38年的臺灣。


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1662年建立了中國人在臺灣的第一個政權,並確立臺灣的漢人社會形態。圖為臺南赤崁樓內荷蘭人向鄭成功投降的塑像。(鄭順利/大紀元)

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1662年建立了中國人在臺灣的第一個政權,並確立臺灣的漢人社會形態。在鄭成功之前臺灣不屬於中國人所轄,因此鄭被尊為「開臺聖王」。

鄭占領臺灣後,人口又有大量增加,當時包括原住民與移民共約10萬有餘,其中移民推測有2萬餘人。鄭的大軍及其家屬約3萬,可說是中國大陸向臺灣最大的一次集體移民。

但由於人口激增,面臨軍隊無米下鍋的窘境,為此,一向治軍嚴厲的鄭成功處死怠忽職守的管糧官員。另方面設法在本島解決缺糧的燃眉之急,鄭將荷所有的「王田」沒收,移作新政權所有的「官田」。至於各地駐紮部隊,在不侵犯少數民族與移民所有土地的條件下,准予開墾土地,稱「營盤田(屯田)」。因而農地開墾迅速擴大起來,糧食生產因而激增,開啟臺灣的土地私有制度。

鄭之生卒與荷蘭據臺同年

但不到一年,由於鄭家內部權力鬥爭、外有清朝威脅不斷,鄭成功又染上寒熱症(瘧疾),於1662年6月23日因急病而亡,死前大喊:「我無面目見先帝於地下」,抓破臉面而死,僅得年39歲。

然而,根據夏琳《閩海紀要》和江日昇《臺灣外志》的記載,鄭成功病情一開始並不嚴重,還能看書、觀臺、飲酒,有人認為可能是被下毒害死。


鄭成功生於1624年8月,死於1662年6月,其生卒年正巧與荷蘭占領臺灣的年代相同,究竟是巧合還是宿命。圖為在臺南的鄭成功墓址紀念碑。(維基百科)

然鄭成功生於1624年8月,荷蘭恰於1624年正式占領臺灣;鄭成功死於1662年6月,當年2月荷戰敗撤離臺灣。鄭成功的生卒年正巧與荷蘭占領臺灣的年代相同,究竟是巧合還是宿命。

鄭成功死後,臺灣民間陸續建立廟宇祭祀,效法鄭成功移孝作忠、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的人格及志業,其中以臺南延平郡王祠為最主要。


民間主要紀念與祭祀的「延平郡王」通常指鄭成功一人。圖為在臺南延平郡王祠和鄭成功馬上英姿石像。(新紀元合成圖)

施琅攻臺 首度納入中國版圖

荷蘭人被鄭成功擊敗後,遂與清朝合作,欲奪回臺灣。1663年清荷聯軍進攻金門、廈門,鄭成功的繼承者鄭經寡不敵眾,退守銅山(漳州沿岸一小島)。荷軍雖然得勝,但清軍卻未協助進攻臺灣,使荷期望落空。

鄭經從銅山撤軍返回臺灣之後,建立「東寧王國」,自稱「東寧建國,別立乾坤」,外國文書稱他是「The king of Tyawan(Taiwan)」,這個東寧政權,是臺灣史上漢人建立的第一個獨立政權,但不屬於中國(清朝)管轄。

1664年,荷蘭人出兵占領雞籠(基隆),並於此地發展貿易,鄭軍隨後也於1665年進駐淡水,與荷軍對峙。然而雞籠不但補給困難,貿易也始終無進展,1668年7月荷蘭議會裁決撤出雞籠,並放棄再奪回臺灣之意圖。

1681年鄭經去世後,重臣馮錫範等發動政變,刺殺監國即鄭經之長子鄭克臧得逞,立年僅12歲的鄭克塽為延平郡王,實權卻在掌兵權的馮錫範和其母黃氏手上。

1683年清康熙帝選任施琅為攻臺總兵大元帥,明鄭將領劉國軒敗逃,臺灣人心浮動,馮錫範遂勸說鄭克塽降清。後鄭克塽被清封為漢軍公,隸屬正黃旗,送往北京,有銜無職,聊度餘生。

鄭克塽降清後,清廷對於是否經營臺灣,朝議未決,施琅遂上《恭陳臺灣棄留疏》,力陳臺灣之重要性,舌戰群臣,終使康熙帝決續經營臺灣,臺灣自始首度納入中國之版圖,正式進入清治時期。

後世追諡 建祠祭祀

明朝的郡王並非世襲爵位,然而在鄭成功死後,其繼承人鄭經與鄭克塽仍襲用「延平郡王」封號。而民間主要紀念與祭祀的「延平郡王」通常只指鄭成功一人。

鄭克塽向清朝投降之後,「延平王」的稱號當然也隨之消滅。在清統領初期,民間亦不敢以「延平郡王」之名義奉祀鄭成功,直到清欽差大臣沈葆楨上書請建延平郡王祠,民間才得以此稱號紀念。

日治時期,日為了彰顯鄭成功的日本血緣,改延平郡王祠為「開山神社」,民眾亦不敢以延平郡王來稱呼鄭成功,而大多稱「開山王」。1945年日戰敗,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才又改回「延平郡王祠」。

「鄭成功」的稱呼是沿自清朝招討「逆賊鄭成功」,鄭成功本人簽名時只簽其本名「鄭森」或「朱成功」。臺南市文獻委員謝碧連曾建議將鄭成功正名為「朱成功」,但文獻會討論後,認為「鄭成功」一名已被臺灣民眾所接受與使用,因此未對此案作出決議。

鄭成功之神話傳說典故


臺灣有許多地名與典故傳說,都與鄭成功有關,左起大甲國姓井、臺北鶯歌石、宜蘭龜山島。(新紀元合成圖)

臺灣有許多地名與典故傳說,都與鄭成功有關,以下幾則帶有神話色彩的傳說或許非真實,卻都表現鄭成功其堅毅果敢、不畏艱難的精神。大甲國姓井:相傳鄭成功駐兵在臺中大甲鐵砧山上,因部隊口渴難耐,鄭向上蒼祈水後,拔出寶劍往地一砍,水源不斷湧出,成一口井,今井猶在,其上還有于右任所提「劍井」2字。

臺北鶯歌石:臺北鶯歌鎮上,有塊大石像隻鶯歌鳥,據說鄭軍隊北上時,此化成石頭的鶯歌精吐出煙霧,使軍隊迷失方向,鄭一怒,用砲轟打,使其嘴缺了一角,從此鶯歌精不再作怪。

臺北市劍潭:當鄭軍來到劍潭時,潭底的千年妖精,不讓渡河,鄭拔劍丟入潭心,妖精不再出現,劍潭因而得名。

宜蘭龜山島:鄭軍到宜蘭時,一隻大烏龜昂頭噴雲吐霧,要把鄭軍全吞之勢,鄭下令開砲,大烏龜沈了,再浮起時就變成現在的龜山島。

王船祭:臺南12年1次的和勝堂王醮大典,乃清統臺後,為消除鄭之影響力,下令將鄭氏家族的靈柩全遷回福建,而留在臺灣的部屬不捨故主離去,就設宴舉行大規模的送神儀式,2、3天後所有人聚在海邊,乘坐小船送王船出海,並燒王船以示歡迎,形成一種「送王船」的習俗。◇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