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感染鏈球菌而造成的面部丹毒。(公有領域)
文 _ 鄧正梁(濟德中醫診所院長)
丹毒(Erysipelas)是皮膚紅腫的急性細菌感染,通常發生在腿部、腳趾、臉部、手臂與手指。這是真皮上部與淺表淋巴感染,通常由A組β溶血性鏈球菌(β-hemolytic group A Streptococcus)引起,細菌由搔抓或是感染部位入侵。丹毒的感染比蜂窩性組織炎表淺,表現也比較突起與界線清楚。
丹毒的患者表現為高燒、發抖、寒顫、疲倦、頭痛、嘔吐與疲憊,受感染區域皮膚迅速突起、界線清楚、邊緣隆起。表現為紅腫熱痛,像橘子皮一樣。
較嚴重的感染會出現水泡與瘀斑,還有一些皮膚壞死。淋巴結會腫大,淋巴水腫可能產生,有時會出現通向淋巴結的紅色線條。
丹毒常發生在四肢。脂肪組織與臉部,尤其是眼睛、耳朵、臉頰周圍,是最容易感染的地方。反覆的感染可致慢性腫脹,即淋巴管炎(lymphangitis)。
丹毒容易出現在老人、嬰孩與幼童。免疫低下疾病,如糖尿病、酗酒、皮膚潰瘍、真菌感染、淋巴回流不好(如乳房切除、盆腔手術、繞道手術)也會增加感染的危險性。
丹毒的治療主要是用抗生素,如盤尼西林(penicillins)、克林黴素(clindamycin)、紅黴素(erythromycin)。
從中醫角度看,丹毒是血分有熱,外受火毒搏結而成。頭面丹毒為風熱之邪,化火為毒,風火相煽,襲於肌膚;胸腹丹毒為肝經火旺,脾經溼熱相感而成;下肢丹毒多為溼熱火熾、溼熱下注,壅結肌膚所致;新生兒丹毒多為胎火胎毒外泛發病。
胸腹丹毒,可用清肝脾溼熱之藥物,如黃芩、梔子等。圖為梔子花。(KENPEI/維基百科)
頭面丹毒,可用普濟消毒飲(黃芩、黃連、陳皮、玄參、生甘草、連翹、牛蒡子、板藍根、馬勃、薄荷、白殭蠶、升麻、柴胡、桔梗)清熱解毒,疏風散邪。胸腹丹毒,可用清肝脾溼熱之藥物,如黃芩、梔子、柴胡、生地、野菊花、龍膽草、赤芍、丹皮、銀花、連翹等。胎毒熾盛,可用黃連解毒湯、犀角地黃湯等。下肢丹毒,可用清利溼熱的藥物,如金銀花、紫花地丁、茯苓、車前子、牛膝等。
預防丹毒,平時少吃燥熱食物,也要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挖鼻、挖耳要小心,不要不慎黏膜受損,細菌感染。◇
新紀元周刊 第607期
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