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明代大醫家張介賓

文 _ 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張介賓,字景岳,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末醫學大家。

張介賓父親張壽峰粗通醫理,張介賓幼年時受教育於父親,認識《黃帝內經》。十四歲時隨父到京師遊學,廣交天下「奇才異士」,拜城中名醫金夢石為師。青年時,好兵書與劍技,後來投筆從戎,參加萬曆朝鮮之役。回鄉後發憤鑽研醫理,時人比之仲景、東垣。

張介賓對《內經》頗有研究,認為「醫易同源」,醫理和易理都強調陰陽的變化。辨證求本,提出「二綱」、「六變」之說。善用熟地,常用溫補劑,稱為「溫補派」,人稱之為「張熟地」。崇禎十五年卒。

張介賓早年推崇丹溪之學。丹溪以「陽有餘陰不足」立論,明代醫學有時偏執一說,反而濫用寒涼,以致滋膩傷脾苦寒敗胃,成為醫界時弊。張介賓特別針對丹溪之「陽有餘陰不足」創立「陽非有餘,真陰不足」學說,創制了許多著名補腎方劑。

張介賓對《內經》研究近三十年,認為是醫學至高經典,學醫者必當學習。他將《內經》經文從新分類,將《素問》、《靈樞》兩卷經文從類分門,合兩為一,命曰《類經》。《類經》集前人注家精要,加以自己見解,是學習《內經》重要參考書。

張介賓還有一本醫學著作:《景岳全書》,囊括理論、本草、成方、臨床各科,是全面系統的臨床參考書。景岳才學博,文采好,善雄辨,文章氣勢宏闊,議論縱橫,演繹推理,因此《景岳全書》得以廣為流傳。

張介賓處方用藥,講求「精專」二字,認為:「施治之要,必須精一不雜,斯為至善。」如補腎的左歸飲、右歸飲、左歸丸、右歸丸,皆由古方六味地黃丸變通而來,去原方之瀉,增培本之補,藥專有力。滋補肝腎,衍化出五首類方;大補元煎即六味地黃丸中增入人參、當歸大補氣血;左歸飲即六味地黃丸加枸杞、甘草,治腎陰不足,腰酸遺泄;右歸飲即六味地黃丸加杜仲、附子、肉桂、枸杞,用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左歸丸即六味地黃丸加菟絲子、牛膝、龜板膠等而成,滋補腎陰、填精益髓;右歸丸即六味地黃丸加附子、肉桂、當歸等而成,溫補腎陽,治命門火衰。

張介賓外孫林日蔚談到其外祖父時,如此說道:「先外祖張景岳公,名介賓,字會卿。先世居四川綿竹縣,明初以軍功世授紹興衛指揮,卜室郡城會稽之東。生穎異,讀書不屑章句,韜鈐軒岐之學,尤所淹貫。壯歲游燕冀間,從戎幕府,出榆關,履碣石,經鳳城,渡鴨綠,居數年無所就,親益老,家益貧,翻然而歸。功名壯志,消磨殆盡,盡棄所學而肆力於軒岐,探隱研神,醫日進,名日彰,時人比之仲景東垣云。」◇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