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中央經濟會議籠罩多重陰霾

?"
近期中國大陸多地被陰霾籠罩,中國經濟問題也一片陰沉。圖為2015年12月8日,北京民眾戴上口罩防護。(Getty Images)

中國上空籠罩的陰霾世界關注,而中國經濟問題似乎也是一片陰沉。中國經濟和政治領域中的一些現象,包括官場不作為風氣、中國成本優勢喪失、資本外流加速,以及中共體制對中國經濟轉型的約束作用等,致使改革雷聲不斷,落實卻艱難。

文 _ 賀詩成

近期中國北方的陰霾困擾居民出行,空氣中刺激的味道不時引起乾咳。據說一種從加拿大洛磯山脈收集潔淨空氣裝瓶儲存,並運送到北京的生意非常紅火。這些在十多年前開玩笑才出現的情景,目前成為現實了。

猶如當前中國上空籠罩的陰霾不散,中國經濟問題似乎也是一片陰沉。近期以來,中國宏觀經濟數據持續疲弱,顯示經濟走向嚴重低迷。

12月8日,海關總署公布的1至11月中國外貿進出口數據顯示,進出口總值22.08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7.8%。其中,出口12.71萬億元,下降2.2%;進口9.37萬億元,下降14.4%;貿易順差3.34萬億元,擴大63%。

今年前11個月,中國鐵路貨運量同比減幅超過11.63%,延續10月跌勢。

而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的結果,並沒有引起多長時間的興奮,反而導致人民幣近日持續的大幅貶值,市場對中國的擔憂日甚。

經濟數據有些枯燥乏味,但它所說明的問題卻非常現實,大約與每個人的錢袋子都有莫大的關係。人民幣貶值,經濟通縮,中國經濟三駕馬車中的出口和投資有些動力不足等等,這些問題似乎還不是最令人頭痛的,中國經濟和政治領域中的一些現象,成為籠罩在中共經濟會議上空的濃重陰霾。

官員不作為的人心下滑

此前的胡、溫時代,遭遇過政令不出中南海的難題。而今,這個問題稍微有些轉變,但一些重大的改革舉措仍遭遇官員不作為的重大阻力,造成改革雷聲不斷,落實卻艱難的局面。

外媒路透社12月7日文章分析稱,中國推進改革的速度表面看起來似乎並不慢,一些關乎環境保護、生態資源破壞補償的政策文件,既不乏措詞嚴厲的表述,國家層面或地方層面關於防治大氣污染的條例也不時推出。但實際情況是,城市陰霾越來越嚴重,部分城市重污染天數持續增加。

與此同時,中南海的各項改革舉措也是雷聲不斷,但政策落地以及執行效果好壞的反饋似乎無聲無息。

文章認為,這裡有經濟自身原因,但官場不作為風氣,以及由此導致的政策落地難對改革紅利釋放的制約也不可忽視。

對此,中共財政部財科所所長劉尚希認為,目前經濟不景氣不完全是錢的問題,很多地方有錢有項目,但不願意幹,因為看不準;銀行惜貸,地方政府惜力,都是因為風險大看不準。地方政府惜力是擔心項目一旦出問題,會有官位不保的官場風險;銀行擔心的是壞帳增加的市場風險。

劉尚希稱,官員不作為比經濟下滑更可怕。因為經濟增長速度下滑有周期性和階段性,最怕的是人心的下滑。

短期增長和長期穩定的矛盾

英國《金融時報》12月9日發表社評認為,中國目前正搖擺於短期增長和長期穩定的矛盾之間,面對資本流出和人民幣貶值壓力,中國可選擇的路十分艱難。


英國《金融時報》社評認為,中國正搖擺於短期增長和長期穩定的矛盾間,面對資本流出和人民幣貶值壓力,中國可選擇的路十分艱難。(AFP)

英媒說,中國錯失了10年有利時間達成經濟平衡,那時國際市場需求旺盛、資本快速流入中國;如今,環境變得不利,中國才開始希望逆轉失衡。然而,如果中國借貸成本如市場預期的那樣高的話,美聯儲議息的結果將是中國下一個即將應對的挑戰。

中國掉進「中等收入陷阱」?

中國會不會掉進「中等收入陷阱」?星展銀行的大衛.卡彭(David Carbon)給出自己的說法。

與其他論者不同,他認為中國由消費(而非儲蓄或投資)引導的增長會帶來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

目前,「用消費來拉動增長」成為中共官員、分析師和投資者的常用話語。但是,卡彭認為,消費從來沒有驅動過經濟增長:18世紀工業革命的時候沒有,19世紀和20世紀美國鋪設鐵軌和州際公路的時候沒有,亞洲四小龍在20世紀和21世紀崛起的時候也沒有。所有這些飛速的增長階段都是大量的儲蓄和投資驅動的,並將繼續由儲蓄和投資驅動,而不是由購買新衣服、新單車和商業區夜晚的消費活動驅動的。

然而,「從投資轉向消費」為什麼吸引人?因為這是其他「更加發達」經濟體所做的,中國也想像其他國家一樣「發達」。

從美國、日本、香港和馬來西亞的經歷來看,當收入上漲,儲蓄下降時,經濟增長會放緩。這是無法避免的。唯一保持快速增長的方法是盡可能多的儲蓄和投資。

卡彭寫道,中共政府希望在下一個五年計畫提高收入和生活水準,以防止中國落入一個「中等收入」陷阱。但是,靠消費拉動增長是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最快途徑,雖然中國對此唯恐避之不及。

中國成本優勢的喪失

中國經濟正在失去成本優勢。

今年8月,美國波士頓諮詢集團(BCG)發布的《全球製造業的經濟大挪移》顯示,中國的製造成本已經與美國相差無幾。

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經濟體,以美國為基準(100),中國的製造成本指數是96,即同樣一件產品,在美國製造成本是1美元,在中國則需要0.96美元,雙方差距已經相去不遠。

《紐約時報》8月初刊登〈產業鏈大逆轉 中國紗廠登陸美國〉文章,顯示中國的紡紗業成本比美國高30%,中國的紗廠開始在美國設廠。

紡紗業只是中國製造的一個縮影,隨著人工、能源等成本的增長,中國製造業國際競爭力有所下降。


隨著人工、能源等成本增長,中國經濟正在失去成本優勢。圖為大陸成衣廠。(Getty Images)

此外,日經網12月8日報導,中國單位勞動成本超過日本,隨著中國人工費用的上升,日本企業降低了在華生產比例;與此同時,日本企業對越南等東南亞的投資比例從一成提高至三成。

隨著中國與日本的人工費用差距縮小,一直在擴大中國等亞洲產量的日本廠商TDK也轉變了方針,該公司社長上釜健宏表示:「與其重新尋找人工費低廉的地區,不如通過日本國內生產來提升競爭力。」

中國的人工費用年均漲幅10%左右,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統計顯示,從員工平均月工資來看,北京達到566美元,上海為474美元。這雖然大幅低於2000美元以上的日本,但如果以生產效率的單位勞動成本進行比較,情況將大為不同。

據SMBC日興證券的估算,從中、日以美元計算的單位勞動成本來看,截至1995年,日本達到中國的3倍以上。但這一差距不斷縮小,2013年中國反而超過了日本。2014年中國進一步超過日本。

SMBC日興證券的高級經濟學家渡邊浩志表示,越是生產高附加值產品,越是需要勞動者具有較高生產效率,在日本生產越有利。

資本外流加速

根據凱投宏觀經濟學家12月7日估計,中國11月資本外流加速,淨資本流出達到1113億美元,這個估計與央行公布的外匯儲備減少相符。

由於中國資本外流近期出現加劇的趨勢,12月9日,央行視窗指導暫停機構申請新的RQDII(人民幣合格境內投資者)業務,以緩解資本外流壓力。

一名中資基金人士表示,最近兩個月,很多中資機構用RQDII通道赴境外買債、買人民幣存款證(CD)的規模相當龐大。

據香港外資行一名投資經理初步估算,自8.11匯改以來,借助RQDII管道流出的各種產品規模有上千億;由於這一業務並不透明,這只是粗略估算。

中國資本外流局面在經歷短暫穩定期後似乎又出現加速之勢。11月外匯儲備意外大降872億美元,至33個月新低,並創1996年有數據以來第三大月度跌幅,預計外儲未來可能續降。

此外,中國11月央行口徑外匯占款減少3158億元人民幣(約488.85億美元),創歷史第二大單月降幅,僅次於8月的減少3183.51億元(約為492.80億美元)。

據國際金融協會(IIF)報告,2015年中國資本外流規模將達到創紀錄的逾5000億美元。今年四季大陸資本外流可能為1500億美元,第三季資本外流則為創紀錄的2250億美元。

而10月19日美國財政部公布的《匯率半年度報告》顯示,中國前8個月資本外流已經達到驚人的5200億美元。


中國資本外流加速,中國富人投資國外房地產,推高了從悉尼到紐約,從香港到溫哥華的房價。圖為舊金山別墅。(Getty Images)

近期,來自中國的財富推高了從悉尼到紐約,從香港到溫哥華的房價。

路透專欄作家James Saft寫道,資金離開中國或許是擔心人民幣繼續貶值、中國資產價格下滑;或許是擔心被貪污起訴和法辦。這些人為確保資金安全,通常選擇在倫敦、紐約、夏威夷或者加拿大等地購置房產,甚至會投資藝術品。

由於中國實行嚴格的資本管制,許多湧入全球房地產市場或藝術品市場的大部分資金在技術上可能屬於非法,其通道大概是地下錢莊。

央行官員表示,地下錢莊每年的資金轉移規模在人民幣8000億元(約1250億美元)左右,今年的規模比以往更大。

另據《中國經營報》引述參與過央行、外匯管理局調查地下錢莊的消息人士稱,中國地下錢莊一年的資金規模至少在2000億美元以上。

中共體制是經濟轉型的最大阻礙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多年來談論的一個問題就是中共體制對中國經濟轉型的約束作用。

吳敬璉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提法已有20年,但由於體制性障礙,執行上存在很多阻力。這種阻力首先來自中共的意識形態,這種意識形態成為中共既得利益者的保護屏障。

吳敬璉說,既得利益者廣泛的尋租現象扭曲了市場化、法制化。他說,從這幾年的反腐中可以看到,社會上有錢、有權的力量很有威脅。

經濟學家們認為,改革一度推動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目前這種改革卻可能在中共體制內遭遇到阻力。

《華爾街日報》11月9日報導,在對待經濟發展問題上,中共內部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

據悉,中共發改委總部9月22日開了一個閉門會議,來自發改委的官員呼籲繼續採取加大投資的經濟刺激措施,而來自財政部的官員更希望刺激消費以拉動經濟。

中共政府官員目前對經濟自由化改革計畫的風險舉棋不定。這些風險包括:放鬆金融管控可能導致資金外逃,但眼下國內迫切需要資金來支援經濟;在最艱難的時候允許公司破產會導致就業減少;在目前壞帳水準已然上升之際,完全放開存貸款利率可能會刺激無節制的放貸。

11月一份官方聲明顯示,中共領導層已決定將實現資本項目開放的時間從今年年底推遲到2020年底。◇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