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沒錢了 中國經濟火車頭要熄火
中國經濟正在衰落,上海沒錢了。(Johannes Eisele / AFP)
中國經濟正在衰落,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上海」沒錢了。7月底一篇名為〈上海搞成這樣,我們都很難過!〉的熱搜網文,被官方迅速刪除。
作者表示,當他陪外地友人在上海遊玩期問,目睹了虹橋站、南京路步行街和上海火車站的現狀,感到唏噓不已。虹橋站沒有當年的熱鬧氣息。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路步行街,偌大的置地廣場門口冷冷清清。
一道道拉下的鐵捲門背後,隱藏著多少傷心故事?
(Pedro Pardo / AFP)
文•方天亮
上海是中國的經濟首都,是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也許正因為上海太重要,7月20日一篇名為〈上海搞成這樣,我們都很難過!〉的網路文章被官方迅速刪除,因為很多真相在大陸是被禁止的。
「上海搞成這樣,我們都很難過!」
文章開頭就說:「我知道很逆耳,但還是很想說,看到上海現在的樣子,心裡莫名有點難過。」作者陪外地友人在上海遊玩期問,目睹了虹橋站、南京路步行街和上海火車站的現狀,感到唏噓不已。
他先提到日前發表的「到了虹橋站,才知道上海是真沒錢了」,站內通道兩側店鋪關門的關門,裝修的裝修,燈光昏暗,鐵鎖高懸,再無當年的熱鬧氣息。但大廳萬頭攢動,燥熱無比,虹橋已經節約到「連空調都捨不得開足的地步了」。
當他去了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路步行街」,看到的是偌大的置地廣場門口冷冷清清,美其名曰「升級改造」,只有最上面幾層營業,沒幾個人會去。想到六樓的餐廳吃飯,但通往二樓的電扶梯不通,再往上走,四樓以上的電扶梯也關停了,只能踩著電梯往上走。連開電梯的錢都沒了嗎?
文章指出,最讓人感慨的是南京路上的名店「美特斯邦威」,大門緊閉,鐵架裸露,幾個沒清除乾淨的大字若隱若現,門頭燈的電線醜醜地垂在空中,猶如「一塊巨大的狗皮膏藥貼在步行街上」。這寸土寸金的地方,不是該有大批企業擠破頭要來嗎?
南京路上的名店「美特斯邦威」大門緊閉。(視頻截圖)
作者表示,他送朋友離開時特意選了上海火車站,想專程看看網路影片裡提到店面幾乎全關的地下通道,「怕是謠言」,但親眼看了,證實所言確實不虛:賣文具的、賣服裝的、賣電話卡的、賣手機配件的都關了。
中國網友拍攝的照片顯示,上海火車站的地下通道內的店面幾乎已全部關閉。(網頁截圖)
一道拉下的鐵捲門背後「又是多少個小老闆的傷心故事」?文章說,上述三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上海火車站的小店面是小個體戶老闆;虹橋站的大商鋪是財力中等的企業;南京路的大商場則是大企業和大集團。
如今,不管是小老闆還是大企業,「關門的關門,調整的調整,跑路的跑路」,這樣的現狀是否就是「上海家道中落的縮影?」上海可是中國商業氛圍最好的城市啊!
就在這篇網文發表的前兩天,7月18日,2023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在上海發布,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南京、蘇州、武漢、成都、天津高居榜單前10位。上海作為中國第二大城市都這樣,其他城市就更差了。
上海這般蕭條景象,讓很多人痛心。有網友跟帖說,晚上8點多,正是人潮聚集的時間,但上海寶山區的商業街卻人煙稀少,好多店鋪都是空的,「我不敢相信這裡是大上海啊!」
據房地產機構CBRE數據顯示,2023年下半年,上海優質的零售空間將新增50萬平方公尺,大約15萬坪,比上半年還要多出10倍。上海民眾說:「用今非昔比來形容真的是不為過。」
也有民眾說,「把上海搞成這樣的人當了總理,把中國搞成這樣的人當了皇帝,中國咋辦啊?」
官方文章透露的部分實情
7月20日,人民網上發表了〈四問上海上半年經濟數據〉的文章稱,上海市統計局發布信息,上半年上海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390.1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7%。
這麼高的增速,上海應該是欣欣向榮的景象,而百姓感受到的卻是蕭條和難過,為何出現這個反差呢?答案很簡單,數據同比的是疫情最嚴重的2022年。
文章稱,上海反常的增長率其實不難理解。「眾所周知,2022年第二季度,上海受到疫情嚴重衝擊,經濟出現負增長。今年上半年數據同比大幅上漲,最主要的原因正是由於去年同期的低基數。」
如果官方用「環比」及「兩年平均」的方法來看今年上半年上海經濟增速,數據就會小很多。環比即為2023年第二季度與第一季度相比。如果不考慮價格因素,上海二季度環比增長3.0%。兩年平均即以2021年上半年為基數,採用幾何平均得出的平均增速,僅為1.8%。
有人問,「為什麼經濟數據總是和我的主觀感受有差距呢?是不是數據說謊了?」文章解釋說,「經濟是個複雜的有機體,我們每個人感受到的只是其中一部分。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看到最多的是身邊的小店,是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我們常常以自己看到的部分去評估整體的情形。」
有評論說,官媒的這番解釋其實是在狡辯,百姓遭受的是收入的減少、支出的增多,而官方數據顯示的只是紙面數據,只是國營大企業的增收等。
文章也承認,「我們看到的、感受到的那部分雖不全面,但未必失真。例如,與普通消費者密切相關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雖然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了23.5%,但是如果計算兩年平均增速,僅為1.8%。同樣以兩年平均增速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分別增長3.1%和5.2%。」
百姓收入只增加了3.1%,但支出卻增加了5.2%,難怪百姓們會覺得日子越來越難過了。
「外國人走了,上海房租暴跌」
早在2022年4月中旬上海封城時,香港福克斯傳媒旗下的一家地方平台,對居住在上海的950名外國人進行了調查,發現48%的受訪者表示,即使不能馬上走,他們也會在今後12個月內離開上海。另有37%的人表示,他們會等到疫情結束,再看情況決定是否離開。持上述兩種立場的人加起來占受訪者的85%。
歐盟中國商會主席曾表示,在華外國人數已經從2020年新冠肺炎(中共病毒)疫情爆發前的80多萬,減少到了2021年底的40多萬,在2022年繼續減少一半至20萬。
中國歐盟商會曾表示,在華外國人從2020年的80多萬,到2022年減少至20萬。網上熱傳的視頻指出,外國人走光了,上海的房租暴跌。圖為2022年8月2日,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日落景象。(Hector Retamal / AFP)
2023年,上海房價大跌。有人說,上海房價在2021年的那波大漲中,漲幅比北京還要高,只是略低於廣州和深圳,等到2022年上海房價又因為特殊原因沒有及時回調,反而有的還又漲了一些。等到了2023年,上海房價終於漲不動了,現在上海房價下跌,是把上海樓市的泡沫給擠壓出一部分。
除了買賣房屋的價格在下跌,上海租房的價格也在暴跌。
2023年6月6日,一個視頻在網上熱傳,光在抖音的播放量就達到1500多萬次,但不到20個小時就遭全網下架,隨後視頻博主疑似被官方約談後,發布了一則「電視認罪」視頻。
6月6日網上熱傳的視頻顯示,一位男子站在冷冷清清的上海復興路上,指著馬路兩邊空蕩蕩的樓房說:「最近上海的房租暴跌了,我不做租賃我都曉得,知道為什麼嗎?外國人都走光了呀。」
他介紹說:「以前永康路,這裡全是外國人,一條路滿滿的。我跟你講,走這裡你是走不過去的,你要把人扒開,全是外國人,現在沒一個外國人,全是中國人。外國人都走光了。」
緊接著他提到上海的房租。他說,以前,明園世紀城、嘉麗苑、匯景苑、梧桐花園,房租每月都是一兩萬、兩三萬、四五萬每月,租這些房子的全是外國人。「世界500強的跨國公司,因為他們都是公司出錢,財大氣粗啊。現在走了呀,這些房子都空出來了。」
「這麼多房子空出來了,但是需求沒有出來,沒有新的客戶出來,因為你這空白填補不了的,財大氣粗的世界500強啊,你怎麼填補呢?沒辦法填補啊,所以現在上海的房租它肯定跌的。」
該男子還介紹說,他的一個朋友是做二房東的,前幾年賺得盆滿缽滿,現在虧得一塌糊塗,房子沒有人租。「沒辦法了,現在經濟不好,外國人又走了,肯定房租要跌的呀。」他還示警說:「房租幾年之內都不會漲的,可能還會跌。」
第二天,視頻博主發表了一個新視頻說,昨天「外國人走了」的視頻爆了,10個小時不到就有1500萬的播放、40幾萬的轉發,假設抖音不限流動的話,估計最少有2000萬的播放量。
他接著說:「這個視頻影響太大了,我們擔心對公眾產生不好的影響,昨天下午全部下架了。」許多推友回應說:「本來我還半信半疑,當局這麼一頓操作後,我是徹底相信啦。」「外國人開始撤離的時候,就預示著要開戰了。」「中國人有點明白的人也都走了。」「清零順便把經濟也清零了。」
自媒體「華夏奇聞異事」評論說:「外國企業撤離,外國人都跑光了,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非常深遠,這一切的根源都在於兩個字『信用』。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資源就是信用,不講信用的人或是國家,鬼見了都害怕,人更是避之而不及。」
「睿眼看世界」主持人表示,中共實施戰狼外交,得罪許多國家,外資大量撤離,外企員工也跟著撤離。外國人浩浩蕩蕩地撤走,帶走的是技術和資金,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相當大。
根據中國2010年和2020年分別進行的兩次人口普查,在中國生活的外國人的數量從59萬上漲到了84萬。這十年間,來華尋找工作的外國人數從13萬增加到了33萬,然而在中國經商的外國人數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由近11萬減少到了僅4.4萬。
離開中國的外國人還會回來嗎?
美國之音在6月17日發表文章:「新冠管制迫使這些外國人離開中國,如今他們還想回去嗎?」的調查報告,從一個側面解釋了上海蕭條的部分原因。
澳洲人哈里.哈丁(Harry Harding)曾在廣東廣播電視台當了12年的記者。熱愛中國文化的他,2011年大學一畢業就去了中國,「能夠和有經驗、對工作有熱情的記者一起共事很棒,而且那也是一個了解中國的很不錯的平台。」但從2017年開始他發現,民族主義開始上升,溫和派的聲音不再那麼受歡迎,三年前新冠疫情的爆發更是加劇了一些中國人對外國人的反感。
哈丁說,中國媒體在報導新增病例的時候,總會強調病例是從外國進入的,卻不指出那些病例的攜帶者大多數是中國人,因為在新冠管制之下,外國人很難進入中國。他發現周圍的人,無論是出租車司機還是餐館裡的人,都不願坐在他旁邊,他感受到了一種被歧視被排擠的壓力。
除了疫情外,中共官方也開始進入哈丁的生活。2020年,他被一名自稱為廣東省政府工作的男子聯繫,他希望哈丁這樣「中國的朋友」能用他的影響力幫助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哈丁拒絕了邀請。
2021年,哈丁被一名自稱為上海一家智庫工作的女子聯繫。見面後,哈丁被問到能否用他的關係去聯繫一些澳洲的政治人物,並詢問他們一系列由該智庫準備的問題,收集信息。哈丁沒有接受。
2022年11月,31歲的哈丁決定離開中國,「我真的精神上感到疲憊不堪,應對新冠措施,再加上不斷被擠在地緣政治緊張關係當中,為了我的心理健康,我需要一條不同的人生道路。」
37歲的美國人蓋比瑞爾(Gabriel),在南京市的金陵中學當老師,教授美國大學水準的課程。當其他城市陸續採取封城措施後,南京的各類商店也開始大規模關閉,這一切都讓獨身一人在中國的蓋比瑞爾感到自己處於斷糧的危險當中。
「我很害怕會沒有食物,但同時我太緊張了,以至於我根本吃不下東西。一周之內我掉了15磅。」於是他打消了在南京熬過疫情的念頭,離開了這個他生活了九年的國家。
賈斯汀(Justin)五年前搬去深圳。他說當時深圳最吸引他的一點是那裡蓬勃發展的外國人創業環境。「不幸的是,幾乎所有在深圳的外國創業者的簽證有效期都只有60天,那意味著他們每60天就要去一次香港更新簽證。」賈斯汀說,「新冠來了以後,邊境就關閉了,朋友們全都離開了中國。」
作為數字媒體創業者的他留了下來,並和中國妻子搬去了深圳不遠處的一座小城。「我從每天都能見到外國人,變成了幾乎見不到任何一個外國人,除非是在周五或周六晚上的某一個酒吧。」他估計他所在城市裡的外國人數量降低了80%。
此外,他也開始經歷一些種族歧視。飯店裡的顧客會坐得離他遠遠的,出租車司機也會搖下他那一側的窗戶,暴風雨天也不例外。
2023年5月,他和妻子終於離開了中國,因為他的妻子厭倦了中國的言論審查,而他也擔心,疫情期間中國採取的嚴格管理措施會在未來的某次公共危機中被再次使用。「發生過一次,就可能再發生。」賈斯汀說。
受到深圳的外國人創業環境吸引,五年前賈斯汀來到深圳,但於2023年5月和妻子離開中國,因為他經歷一些種族歧視,而他的妻子厭倦了中國的言論審查。圖為一名旅客走過深圳國際機場新3號航站樓。(Mark Ralston / AFP)
有評論說,西方人看上去很單純很簡單,但正因為如此,他們才容易看到本質。這就是中國人說的「吃一塹長一智」。
據統計,全中國一半的家庭都遭受過共產黨的打壓迫害,共產黨經常搞政治運動,反覆迫害中國人,現在卻還有人要跟黨走,這不是糊塗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