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場外 中國經濟已陷危機
中國金融危機的根本問題在於,可能使中國經濟走上健康軌道的自由化改革幾乎不存在,共產黨控制一切是中共的重中之重。(Getty Images)
美中貿易談判若能達成協議,或能促進短暫的中國經濟增長, 但並不會結束中國的困境,因為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危機並不是突然爆發的, 而是進程緩慢,令人難以察覺。中國正在應對的「資本外逃」就是金融危機的特徵之一。
編譯 _ 李清怡
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再一次將擔憂的目光轉向中國,並且有充分的理由。二十多年來,中國汽車購買量首次出現下滑。蘋果公司1月初發出警告稱,iPhone在中國的銷售正在下滑。
駐北京專欄作家舒曼(Michael Schuman)在《彭博商業周刊》撰文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出口至美國的產品加徵關稅,已經開始抑制到中國的工廠。2018年12月進口急劇下滑,意味著中國經濟正在急劇減速,使北京方面不再那麼虛張聲勢,不得不與華盛頓談判以化解衝突。
中美貿易協定若能達成,可能會安撫投資者,甚至可能促進短暫的經濟增長,但並不會結束中國的困境。雖然關稅是一個大麻煩,但中國真正的問題可能更為嚴峻,問題深植於中國經濟的金融結構中。
中國經濟已經陷入危機,但大部分人還未發覺。這一危機並不是美國在2008年或亞洲小虎在1997年所經歷的崩潰。這場危機包括:銀行陷入蕭條、公司破產和國家試圖解決經濟危機。文章稱,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危機」。
這場危機不僅僅是當前經濟增長放緩的問題,而是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且不會很快消失。
中國特色的金融危機
中國版的金融危機不是突然爆發的、摧毀銀行和工作崗位,而是曠日持久、進程緩慢,令人難以察覺。中共政府痴迷於社會穩定,不允許債務炸彈引爆。但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危機仍然會對經濟造成破壞。
如同任何一場債務危機,中國銀行的健康狀況正受到危險的侵蝕。自治研究中心(Autonomous Research)的高級合夥人、中國信貸危機問題專家朱夏蓮(Charlene Chu)估計,中國信貸總額的24%、價值約8.5萬億美元,已經成為壞帳。
正如出現危機時的情形一樣,債務和經濟崩裂的真實程度可能高於任何人的猜測。在2018年10月的一項研究中,標準普爾全球評級指出,中國地方政府債務的數額仍然是一個謎。這種「隱藏」的債務可能是被公開披露的金額的數倍,高達6萬億美元。標準普爾稱這一數額為「債務冰山,存在巨大的信貸風險」。
此外,中國正在應對「資本外逃」這一金融危機的另一特徵。根據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的數據,中國人連續六年在美國住宅房地產的外國買家中名列前茅。在截至2018年3月底的12個月中,他們搶購了總價值超過300億美元的美國房地產。
總部位於紐約的研究協會(Conference Board)計算了中國自2012年以來的總生產力一直是負增長。隨著國家陷入債務,每次嘗試新的信貸刺激經濟能帶來的收益卻逐次減少。而出於對經濟的擔憂,加之令人震驚的債務,使中共更難依靠額外的信貸來保持中國的經濟增長。
曾任《華爾街日報》駐北京的記者麥克馬洪(Dinny McMahon)指出,唯一真正的解決方案是「改變經濟增長的方式」。每次政府利用債務支撐經濟增長,對其經濟體制改革都是一次重挫。總部位於倫敦的宏觀經濟諮詢公司Fathom表示,北京「正在迴避重新平衡的經濟現實,卻給未來積攢更多的問題」。
根本問題在於,可能使中國經濟走上健康軌道的自由化改革幾乎不存在,共產黨控制一切是中共的重中之重。中共最新的產業政策可能會追求更高端的產品——機器人、微芯片、電動汽車,但由此可能造成重蹈覆轍的混亂:太多的工廠,太多的債務,太多的浪費。
大多數的金融動盪會持續數月,而中國特色的金融危機卻可能會拖延多年。作為世界的新興經濟體,中國在最終解決其金融危機之前,將繼續成為全球壓力的來源。
中國債務迫在眉睫對全球影響重大
澳洲ABC電視臺記者Tasha Wibawa報導,觀察者越來越擔心,北京將很難償還其不斷增加的巨額債務,這樣的巨額債務對全球市場可能產生不利影響。
根據國際結算銀行(BIS)的數據,中國目前的總債務占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55.7%,企業債務占160.3%,遠遠高於日本和美國的比率。
根據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中國實力項目,2016年中共國有企業占中國企業債務的一半以上,但產值僅占GDP的一半。
澳洲莫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經濟學家史鶴齡(音譯:He-Ling Shi)表示,其中一些基礎設施項目「完全是浪費資金,不會產生現金流」。他指的是無人住的空曠鬼城和一些廢棄的項目,如不大使用的機場和大型建築物。
根據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未來幾年中國經濟將持續放緩,進一步加劇了人們擔憂北京能否償還其債務。史鶴齡說,這將是一個持續而艱難的問題,沒有明確的解決方案。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澳洲中國問題研究中心經濟學家戈利博士(Jane Golley)說:「當債務變得龐大時,那種危機感會蔓延。」「這不僅僅是一場債務危機,而是一場因債務危機所引發的擔憂,因為債務危機會進一步降低消費者和企業的信心,並對中國的進口需求產生影響,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其他問題。」◇
新紀元周刊 第621期
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機場書店
香港機場、新加坡樟宜機場、台灣松山機場、台灣桃園機場、台灣高雄機場、台灣台中機場等。
一般書店
香港田園書店、台灣誠品書店、台灣三民書店、台灣建弘書店等。
其他販售處
請逕洽各國服務處或地方書店。
中美貿易戰迄今,牽動中共面向國際局勢變化後的政治佈局,以及一步步走向國進民退的收緊手段。
四中全會推遲,內幕如何?全中國的下一步在何處?且看分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