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大醫家
文 _ 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錢乙
錢乙,字仲陽,宋朝鄆州(今山東東平)人,生於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間,精專兒科。
錢乙七歲開始習醫,二十歲即懸壺開業,專攻人視為畏途的小兒科;四十歲時著《顱囟經》一書;曾治癒皇親國威的小兒疾病,被授予翰林醫學士,聲名大噪,時人譽為「兒科聖手」,聲譽廣布北宋朝野。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錢乙幼科冠絕一代」,言不為過。其一生著述頗多,現僅存《小兒藥證直訣》,其他書均已遺佚。
古代小兒科稱為啞科,認為治小兒病最難。小兒不能言語,即使能也詞不達意。錢乙在四十餘年的醫療經驗,總結出了小兒的生理特點:「臟腑柔弱」、「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易虛易實,易寒易熱」。他還用面部望診「左腮為肝,右腮為肺,額上為心,鼻為脾,頦為腎」判斷兒童病症,而觀察眼睛「赤者,心熱。淡紅者,心虛熱。青者,肝熱。黃者,脾熱。無精光者,腎虛。」用藥方面,力戒妄攻、誤下與峻補,主張「柔潤」。錢乙還化裁古方,創制新方,六味地黃丸,由熟地黃、薯蕷、山茱萸、茯苓、澤瀉、丹皮組成,原是張仲景《金匱要略》所載八味腎氣丸(乾地黃、山茱萸、薯蕷、澤瀉、丹皮、茯苓、桂枝、附子)的化裁,用來當作幼科補劑。
唐慎微
唐慎微,字審元,蜀州晉原人,宋朝醫藥學家。
唐慎微於元祐年間應蜀帥李端的召請到成都,從此便定居成都從事醫業。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他於元豐五年至六年間出版了其多年編寫的藥物學巨著《經史證類備急本草》三十二卷,簡稱《證類本草》,總結了宋代以前藥物學的成就,歷朝修刊,並數次作為國家法定本草頒布,沿用近五百年之久。
《證類本草》收錄歷代名家方論、民間驗方與自己的臨證驗方,共三千餘條,分別附於有關藥物之下,開創「方藥對照」先河,成為後世本草著作編寫的範例。
《證類本草》中,合併了宋代掌禹錫的《嘉祐本草》和蘇頌著的《圖經本草》的全部內容,且旁徵博引,精細考察,「圖文對照」,為後世保存大量醫藥文獻。《神農本草經》、《本經集注》、《新修本草》、《炮炙論》、《開寶本草》、《海藥本草》等已散失的珍貴本草文獻主要內容,都依靠《證類本草》得以保存下來。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的撰寫也以此書為基礎和藍本。李時珍評價說:「使諸家本草及各藥單方,垂之千古不致淪沒者,皆其功也。」藥物學著作附有方劑的,就是從此開始的。
朱肱
朱肱,北宋吳興人,著名中醫學家,博學通儒,宋元祐三年進士,曾任奉議郎,人稱朱奉議。後罷官以行醫為業。精通《傷寒論》。
朱肱曾任鄧州(今河南南陽)錄事參軍,平時潛心研究醫學,研讀《傷寒》,提問析疑,「考古驗今,首尾二十一年」,著成《無求子傷寒百問》,刊行首部專著問世,復經修補,增為二十卷,並更名為《南陽活人書》,是《傷寒論》研究早期較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明代醫家徐靈胎曾讚譽道:「宋人之書,能發明《傷寒論》,使人有所執持而易曉,大有功於仲景者,《活人書》為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