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休戰大限將至 北京改或不改?
12月18日,習近平在北京舉行的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說準備應對「驚濤駭浪」。(AFP)
在西方盼望聖誕節的時候,中共當局所謂「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大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繼召開,浮現種種反常跡象與矛盾信息。外界關注,習近平身陷中國經濟下滑與黨內高層分歧雙重壓力。
習近平在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表示:「該改的、能改的我們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此話一出,世界譁然。
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變相承認了中國經濟陷入重重「危機」。
外媒評論說,中共一年前還對中國經濟「充滿了信心」,現在這種樂觀情緒不見了影蹤。除了把民營企業當成經濟支柱,「他們還應該破除國有企業的壟斷地位。不過,中國掌權者很可能缺乏這樣的勇氣。時值聖誕節麼,許個願總是可以的。」
外界普遍認為北京迷失了方向,改革已死,但隨著中美90天關稅戰休戰喘息期的大限步步逼近,又不時傳出北京在做「結構性改革」的消息。到底改還是不改,改什麼,不改什麼,這就成了決定未來走向的關鍵問題。
(Getty Images)
文 _ 王淨文
經濟嚴重下滑 急需新的改革措施
12月中下旬,北京連續召開中共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及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開這兩個會議的背景原因是中國經濟嚴重惡化。由於中共強力干擾市場,2017年中國經濟就開始持續下滑了,只不過到了2018年7月中美貿易戰之後,中共官方才慢慢開始承認。
2017年中共工商總局曾經公布,上半年企業注吊銷100.8萬戶,同比增長14.8%,其中,外商投資企業注吊銷1.4萬戶,增長21.7%。然而從2017年下半年起,工商總局就不再發布吊銷企業的數據。
但有一個中共不得不發布的經濟數據——規模工業企業(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數量。據中共統計局的數據,2017年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38萬5369個,到了2018年10月末剩下37萬6236個,消失了近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可謂製造業的主力、國民經濟的棟梁,一下減少2.4%,這說明中國經濟出了大問題。
儘管官方沒有公布2018年有多少企業申請破產或註銷執照,但就在12月初,兩家中國民營500強企業申請破產,折射出中國企業已經開始出現倒閉浪潮。2018年很多媒體報導說,大陸 2018年至少500萬家企業倒閉。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8年11月發布的零售業銷售額增長數據看,同比增長僅為3.7%,除去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率近於零,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從來沒有過的事情。不僅如此,10月全國汽車銷售量同比下降11.7%,已是連續四個月下滑,這也是改革開放以來前所未有之事。還有澳門博彩收入大幅下降,11月廣交會出口訂單數僅增長3%,來自美國的訂單數銳減了30%。
時事評論員周曉輝認為,這四組數據說明:普通民眾、中產階層、富豪消費意願和外國人採購中國商品的意願急劇下降,而背後潛藏的就是中國經濟已然出了大問題。此外,目前國營私企招聘人數下降、裁員劇增,民企大量倒閉,多家企業工人提前放假回家,大學生難找工作,消費降級等身邊觸目可及的情況,也都在傳遞著寒冬已至的現實。
目前大陸國營私企招聘人數下降、裁員劇增,民企大量倒閉,大學生難找工作,消費降級等情況,都在傳遞著寒冬已至的現實。(大紀元資料室)
就在中共召開改革大會的前兩天,12月16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向松祚,在演講中揭祕中共今年的GDP增速到目前為止是1.67%或是負值,而中共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仍然說是6.5%。第二天該影片突然「消失」。據說因演講說出了中共的謊言,中共中宣部急令刪除了。
期待落空 改革大會不談如何改革
毛澤東時代,中共黨魁大權獨攬,搞出一系列瘋狂運動,把百姓管得死死的,把中國拖向了滅亡的邊緣,於是1978年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實質就是打開國門,並放鬆一點對民眾的管理,於是,勤勞智慧的中國人在全球化的紅利中,搞出了一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2018年距離1978年剛好40年。此時正值中美貿易戰90天談判準備之際,美國一直要求北京進行「結構性改革」,包括放寬市場准入、解決知識產權盜竊問題、終止補貼國有企業及關鍵技術產業等,而北京似乎也承諾要做出改革,於是外界猜測,這次40年紀念大會,中共會出臺更多開放舉措。
兩個月前的10月22日,港珠澳大橋通車前夕,習近平南下深圳和香港時,各國記者也期待他會對未來的改革開放做出一番長篇講話,哪知習近平只說了「我宣布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這12個字就離開了主席臺,令各界驚訝不已。
同樣的吃驚與失望出現在12月18日北京召開的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大會上,習近平在一個半小時的講話中,對未來如何改革、對真正關係到國計民生、國家經濟走向的命題,卻沒有提到任何實際解決方案,而是所謂展示改革成果和空談開放。有評論說,這就好比這家的房子著火了,熊熊大火煙霧沖天,屋裡的人卻在宏論崇議房子的建築美學,卻絲毫沒有起身救火的意思。
習近平在12月18日北京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引外界關注。圖為北京武警官兵收看習近平講話。(大紀元資料室)
據統計,習近平在1.33萬字的講話中,「黨」出現128次,「社會主義」出現78次。「改革」和「開放」兩詞分別被提及87次和67次,「黨的領導或黨領導」13次,不過「中國製造2025」一字沒提。
從這就能猜出習講話的主題是: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北京獨立學者查建國總結說,這個大會是按照鄧小平提出的兩個堅持下前行:一是堅持改革開放、一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12月18日北京召開的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大會上,習講話的主題是: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習近平講話後,金融界對其投下了不信任票。(Getty Images)
有觀察人士評論說:「我們所熟悉的改革時代基本上已經結束了」。
習近平講話後,金融界對其投下了不信任票,在習近平開始講話之前,大陸和香港股市都微升。當他開始講話後就應聲下跌,財經界人士認為,習近平沒有提出具體的改革措施,以化解當前的經濟危機,令市場感到相當失望。
《紐約時報》總結中共講話要義之一是「共產黨處於領導地位並且『完全正確』」。《紐約時報》文章進一步描述道:「如果還有觀望者仍然期望習會尋求緩和他的強硬派聲譽,表明自己是一個政治自由派,那麼他利用這次會議,說出了一個果斷的『不』。黨的『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是完全正確的』,他說。」
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前講師吳強在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表示,習近平對未來如何改革開放隻字不提,歸根結底就是改革已經停止,「今天的報告實際上是結束改革開放」。
鄧小平給中國人上了40年緊箍咒
外界對北京當局此次大會講話高舉社會主義體制旗幟感到失望,並認為北京當局的改革開放不同於鄧氏改革開放,二者的區別是北京當局的改革開放過於強調公有制和政府干預。
12月19日,自由亞洲電臺刊發未普的評論回顧說,中共11屆三中全會前後,鄧小平發表了兩個相互矛盾的講話,一個講話要人民所謂「解放思想」,另一個講話又給「解放思想」套上了緊箍咒。這兩個講話在這40年中造成了截然相反的效果。一個鼓勵了經濟大幅增長,另一個則嚴重壓制了思想自由,阻礙了中國政治和社會發展。
中共11屆三中全會前後,鄧小平發表了兩個相互矛盾的講話,一個講話要人民所謂「解放思想」,另一個講話又給「解放思想」套上了緊箍咒。(Getty Images)
其中,第一個講話發生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共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強調所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個講話後來成為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另一個講話發生在1979年3月30日的理論工作務虛會總結大會上,提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個講話為改革開放設立了不得逾越的政治底線。
文章說,在三個多月的時間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使鄧小平發表了基調如此不同的講話?文章引述了張顯揚在共識網披露的內情。
據說,當年中共在1979年1月18日和3月23日之間召開了兩個階段的「理論務虛會」。在務虛會開幕時,周揚傳達鄧小平的指示:「不要設禁區,不要下禁令。」然而當第二階段的這個會結束之後,鄧小平變臉了。這與毛澤東批右派時的「引蛇出洞」手法雷同。
鄧小平當時說:「看理論務虛會的簡報,越看越看不下去。」而當時鄧力群認為,這個會的發言有很多離譜的東西,他舉例說王若水否定毛澤東思想和毛澤東本人,甚至要「連根拔掉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胡喬木也說:「這個會越開越不像樣,這個也否定,那個也否定。歸納起來就是五個否定,即否定社會主義、無產階級專政、中共的領導和馬列毛。」胡喬木的說法歸納奠定了四項基本原則的基本調子。
鄧小平擔心真正的思想解放會危及共產黨政權,如果不加以限制,會出大問題,會挑戰和威脅共產黨的領導。於是他在3月30日特意做了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報告,強調改革開放必須堅持所謂社會主義道路、人民民主專政,中共領導和馬列毛等。他並且強調在中國之內不允許爭論這四個原則。
文章指出,即便像胡喬木這樣的中共黨內堅定的保守派也認為,這個已經被載入1982年憲法的四項基本原則實際上是站不住腳的。據鮑彤先生披露,1989年初,胡喬木說:「四項基本原則站不住,遲早要從憲法上拿下來。」
未普評論指出,就是這個「遲早要從憲法上拿下來」的東西,制約中國改革開放竟然長達40年之久!它給整個中國套上了40年的緊箍咒。凡是危及共產黨政權、挑戰共產黨領導的,都屬於「不該改的、不能改的」,所以「堅決不改」!
未普最後表示,中共所謂的四項基本原則是中國政治社會正常發展的緊箍咒。不破除這個緊箍咒,中國不可能站立在文明世界的民族之林。
北京改革信號模糊 中共官員很茫然
中國自由經濟學派學者茅于軾對外媒表示,中國經濟發展,「要有政治上的清明做保障,否則長不了。需要政治上的清明,言論的自由,老百姓的監督,強調獨立的司法。」
而習近平在大會表示:「該改的、能改的我們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此話一出,世界譁然。有民眾點中要害「有利於老百姓的可以改,有利於權貴的都不能改。」
對比北京當局明確高調的政治臺詞,改革開放的具體可操作性信號卻顯得十分模糊。一會兒要改革開放,一會兒要加強黨的領導,一會要發展國有企業,一會又要支持民營企業。《紐約時報》評論:「習近平的講話可能會讓中國官員對他的政策議程更不清楚,尤其是在中美兩國關係嚴重惡化的時候。」
對比北京當局明確高調的政治臺詞,改革開放的具體可操作性信號卻顯得十分模糊。究竟要改革開放還是加強黨的領導,要發展國有企業或支持民營企業,中共官員也茫然。(Getty Images)
《紐約時報》援引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政治學教授洪源遠評論說:「中國目前的許多政策目標是相互矛盾的。哪些優先?這是官員們在實際工作中需要知道的。」
文章還提到香港科技大學榮譽退休教授丁學良的觀點:「身居高位的官員對未來方向也不清楚,」 「在過去半年裡和我談過話的中國人中,沒有一個說自己很清楚下個階段的做法。」
也許習近平自己都對未來很茫然,因為中美能否達成協議,他自己都沒底。
有評論說,經濟信號的寬泛與模糊正是中共的欺騙手段,只開空頭支票,從不考慮如何兌現。如果細化了經濟政策,民眾與世界各國監督中共是否兌現承諾就有了具體的數據和指標,中共撒謊的成本將會增加。
中共這次承諾用1.2萬億美元來購買美國產品,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一方面是美國步步緊逼,不得不花錢買「信任」,另一方面也是花錢買時間,90天的延緩期。很多輿論認為中共是不會真正的做出結構性改革的。
知名漢學家、維也納大學副校長魏格林教授(Susanne Weigelin-Schwiedrzik)在〈重返社會主義,還是向市場經濟邁進〉一文中指出,「中國已經許多年沒有像現在這般大談社會主義了。西方幾乎忘記了中共依然自視為馬克思主義政黨。西方人一度以為中共都是實用主義者。」
「但是現在,貿易戰當頭,中國發展模式遇到瓶頸的速度比我們想像的更快。中共今年紀念改革開放如此低調,說明其無法就未來的走向達成一致。習近平近期幾乎無法走出這種兩難困境。」
魏格林認為,習近平不能完全摒棄來自毛派的支持,而中共黨內的自由派勢力同樣不容小覷。如果習近平執行毛派的建議:加強計畫經濟,而非市場經濟;加強國有企業,而非私營企業;更加突出國有資產,而非私人財產;這樣做風險太大。
他認為,北京最高領導層現在面臨著兩難的局面。現在中共兩派之間出現一種折衷的方案,但依然認定中共「絕不能背離社會主義」。
堅決不改美國要求的結構性改革?
習近平說的堅決不改,包括哪些內容呢?
12月17日,白宮貿易委員會主任納瓦羅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美中貿易談判的目的不僅是讓中方購買更多美國商品,更重要的是中方必須進行結構性改革,此舉將保護美國和世界的技術。這是美國政府發動貿易戰以來,從不諱言的最終目的。
針對納瓦羅之語,18日,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讓他「認真研讀」習近平在當日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並引用了其部分說辭,如在中國這樣的大國「沒有可以奉為金科玉律的教科書,也沒有可以對中國人民頤指氣使的教師爺。」
習近平還說,「改什麼、怎麼改必須以是否符合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為根本尺度,該改的,能改的我們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
時事評論員周曉輝解讀說,外交部發言人代北京高層釋放的潛臺詞是:一、不需要美國對我們頤指氣使,告訴我們做什麼;二、改什麼我們自己決定,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而美國要求中方必須進行結構性的改革就是屬於「不能改的」。
有意思的是,在同日中共官媒新華社發表的〈致敬改革開放〉重磅評論文章中引用了搖滾歌手崔健的《花房姑娘》中的一句歌詞:「你問我去向何方,我指著大海的方向。」而實際上其後邊的歌詞是「我想要回到老地方,我想要走到老路上」。換言之,北京高層並不想改弦更張,而是繼續走「保黨」的老路、邪路。
在美國和許多中國人看來,中國經濟進行結構性改革,就是擁抱世界大勢,擁抱自由公平的市場經濟,就是按照國際規則行事,遵守承諾。但在北京高層眼中,這樣的改革對其政權就是致命的,很可能引發政治體制上的改變,導致其政權不穩,從而失去手中的權力,所以堅決不改。
在美國和許多中國人看來,中國經濟進行結構性改革,就是擁抱自由公平的市場經濟,遵守承諾。但在北京高層眼中,這樣的改革對其政權就是致命的。(AFP)
彭博社也表示,習講話內容沒有提出刺激經濟的政策,或緩解美國的擔憂,亦沒有直接提到中美貿易戰,反而是重申中共領導一切。報導認為,對於國際呼籲改變中國經濟,習近平表達出不接受的態度。CNBC也說,習的語氣比較有抗拒性。或許他需要對中國國民展示他對美國貿易施壓的無懼和強硬的態度。
中共或小改經濟結構 但政體不變
不過習近平談到的堅決不改,可能是中共體制堅決不改,不一定包括中國的經濟結構堅決不改。
假如習近平真的決定了不改變中國的經濟結構,他何必要在12月1日在阿根廷與特朗普會談時,主動提出讓步呢?
有評論認為,習近平提出讓步是為了拖延時間,但是,拖延三個月根本無法改變中國經濟惡化的現狀,也根本無法改變美國對中共的高壓態勢,一旦三個月後習近平變卦,那只會讓習再無臉面見特朗普,讓習在國際上名聲掃地。
因此,習近平可能真的想改變,再說,他不改不行,不改就活不下去了。
《新紀元》周刊從美國知情人獲悉,12月1日在美中晚宴上,主要講話的是習近平,而不是特朗普,是習近平主動提出中方要在哪些方面做出讓步,這令美國方面非常驚喜。於是雙方同意中方在90天內提出一個令美方接受的具體的結構性改革方案。
《新紀元》周刊此前獨家分析了,美國這次來勢凶猛,中共文宣開始非常強硬,但後來在股市暴跌、經濟嚴重下滑的情況下,開始變軟,但由於特朗普緊追不放的關稅懲罰,中共做了最壞的打算,習近平一度在國內公開強調要自力更生。
自由亞洲的文章指出,習近平在之前的黑龍江考察,曾兩次喊出毛時代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只是官方擔心引起億萬順民害怕「又要過苦日子、窮日子」的心理恐慌,所以報導中只保留了「自力更生」。
倫敦大學中國研究所主任曾銳生(Steve Tsang)認為,中共似乎做好了「受傷」的準備,「北京正在探究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緩和貿易戰」,而且北京可能認為「痛苦承受度」比美國高很多。
但是,11月1日,特朗普總統與習近平半年沒有直接聯繫後,主動打電話給習近平,並再次釋放善意。
於是習近平抓住這個機會,緊急召開了政治局會議。很可能從那時起,習近平的團隊就商量好了如何對美國讓步。回想當初鄧小平搞改革時,不也是被逼得搞經濟改革嗎?當然,只改經濟,不改政治。鄧小平能做,習近平為何不能做呢?
只不過,鄧小平那時做有國際大環境的支持,而如今習近平想那樣做可能也做不到了,國際社會不會再接受一個經濟上合作、政治上對抗的第二大經濟體了。
只改經濟,不改政治。鄧小平那時這麼做有國際大環境的支持,而如今國際社會不會再接受一個經濟上合作、政治上對抗的第二大經濟體了。(Getty Images)
北京重大讓步 承諾修改2025計畫
有消息說,習近平為了實現12月1日對特朗普的承諾,目前北京正在修改2025計畫。
消息說,習近平為了實現12月1日對特朗普的承諾,目前北京正在修改「中國製造2025」計畫。(大紀元資料室)
為了解決美中貿易緊張局勢,應對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反對,中方在做著最新的努力。知情人士告訴《華爾街日報》,中方正在起草2019年初推出的替代計畫,將淡化中國(中共)主導製造業,並且放寬外企准入,這些計畫可能會加快雙方談判的步伐。
要知道,在初期的貿易談判中,中共一再強調「中國製造2025」計畫是核心利益,是「底線」,絕不會讓步,因為中共把這個計畫看作是邁向高科技「製造強國」、「彎道超車」計畫,同時是體現社會主義集中全國力量辦大事的能力,這是資本主義國家做不到的國家補貼制。
中共所說的「彎道超車」,說白了就是自己不研發創新,而是去偷和強迫技術轉讓,靠著中共的政策傾斜和國家補貼來發展。
這是備受美國和西方發達國家詬病的地方。中共的野心令美國很擔心,正因如此,美國對中共發起的貿易戰,主要就是針對這個「中國製造2025」。美國總統特朗普在11月中期選舉後的記者會上說,他曾向中方表達了他的擔心,「中國製造2025」這個計畫「讓人感到很不受尊重和侮辱(insulting)」。
目前還不清楚中共的新產業政策會有哪些變化,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中國產業政策專家斯科特.肯尼迪(Scott Kennedy)認為,如果北京真的推出新產業政策、淡化政府角色,這將是「一個積極的轉變」。
但更多人認為中共只是換湯不換藥。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對CNBC表示,中國(中共)顯然不再強調「中國製造2025」,「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放棄了它。」
中共陷嚴重分歧 三波批習聲浪
但是,習近平哪怕是一點改革讓步,都受到了中共黨內左派以及江派等反對派的阻撓。
據彭博社披露,在12月1日的特習會談中,中方向美方承諾的一些條件並不被中共內部一些官員認同,而且如今兩種不同聲音還展開激辯。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國際防務問題高級研究員何天睦對美國之音表示,當局改革計畫受到來自共產黨內部的相當大的阻力,他認為北京當局試圖利用這次紀念日的機會在黨內尋求政治支持。
的確,習近平陷於左右為難中。一方面國際壓力太大,中共不改變,就會面臨被孤立被圍剿的惡劣局面,於是習近平想到了讓步;但另一方面,中共原教旨的左派一貫把對西方的讓步妥協當成背叛革命而嚴厲譴責,因此在黨內會議上,習近平不得不高唱左派的輓歌。
這次改革大會為何沒有提出具體的改革措施,原因可能眾多。不過其中之一可能是,中美原定達成協議的時間是3月2日,因此在12月18日習近平是不會公布具體改革措施的,因為他不知道中方提出的這些方案,美國是否同意,因此官方公布說,2019年1月,習近平的親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將前往華盛頓與美國商討。
說習近平想搞改革,這從18大三中全會提出的60條改革措施就能看出來。但2013年11月,習近平還沒有鬥垮江澤民派系,江派處處阻撓,因此,這60條至今都根本沒有實現。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也關注到中共黨內對習近平的不同聲音。報導稱,習近平主動進取式的外交政策和強人主導型的國家發展路線,遭到了黨內批評。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及中美關係惡化提供了批評他的機會。中共內部的批評人士認為,習近平把權力太過集中在自己手中,出現政策失誤並讓中國的超級大國雄心在海外招致反對。
報導說,中美之間的摩擦讓人質疑習近平應對意外挑戰的能力。中國經濟放緩的速度超出領導人預期,部分原因是受債務、過度投資和消費不足拖累。
報導引述一名熟悉相關談話的人士說,中共副總理劉鶴最近告訴一群外國官員,中國知道必須採取更多措施開放其市場並改革其金融體系,但他又解釋,「政治環境束縛了政府的手腳」。
文章列舉了2018年以來因貿易戰已觸發三波黨內分裂動向。
2018年以來,貿易戰已觸發中共三波黨內分裂動向。(Getty Images)
一是在夏季的北戴河會議召開前夕,中共各派不斷向外放風,其中一種聲音就是要求北京當局應對當前的中美關係惡化、經濟不景氣負責。
路透社當時有報導引述的知情者稱,中美貿易戰的確導致中共內部出現分裂,其中王滬寧陷入麻煩。王滬寧被黨內批評因採用的「過度民族主義」誤導習近平,從而激怒美國,讓美國的立場變得更加強硬。
8月下旬,習近平首次發聲定調稱,宣傳思想工作的決策部署是「完全正確的」,從事宣傳的官員是「完全值得信任」。王滬寧因此而保全官位。
第二波分裂動向體現在習近平與鄧小平家族的博弈。10月22日至25日,習近平完成了廣東考察之行,罕見不提鄧小平,被認為是中共內部異議浮現的表現。
10月下旬,在習近平考察廣東期間,網路上流傳一份鄧小平長子、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名譽主席鄧樸方在9月16日的講話稿,裡面除了盛讚鄧小平理論開啟改革開放之外,還不點名地提醒當權者要「實事求是」、「保持清醒的頭腦,知道自己的分量」。
11月13日,中共在國家博物館進行的所謂「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開幕。習近平和王滬寧有關改革開放的公開講話中,都沒有提到鄧小平。
不過,12月18日登場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習近平對歷代中共領導人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稱讚鄧小平揭示了社會主義本質,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會上,習近平也沒有過度聚焦在自己執政這六年的表現。外界認為這是因為習近平受到黨內某種勢力的壓制。
第三波黨內分歧的引子是孟晚舟被捕事件,據《自由時報》12月8日消息,涉及中共五個政府機構的七位官員透露,政府中的經濟官員和國安官員間就如何處理貿易談判和孟晚舟被捕事件上也出現意見分歧。
習近平面臨「驚濤駭浪」 中共造成
在講話結束時,習近平稱「未來必定會面臨這樣那樣的風險挑戰,甚至會遇到難以想像的驚濤駭浪。」
經濟學博士楊紹政對自由亞洲電臺說,習近平可能意識到了當前的政治環境,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但是,「中國大陸今後遇到了難以想像的驚濤駭浪,就是由中國共產黨自己一手造成的,一手導致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中國共產黨鉗制言論,全體國民只有歌頌和讚美中國共產黨的權利。」
習近平可能意識到了當前的政治環境的嚴峻。但是,中國大陸遭遇的驚濤駭浪,就是由中國共產黨一手造成的。(Getty Images)
清華政治學系前講師吳強也告訴BBC,習近平已經意識到,過去40年的改革開放遇到的冷戰紅利和全球化紅利都不存在了,現在是接近冷戰時期的一個很困難的局面。
中國改革開放的外部環境已經完全變化。2018年9月,美國副總統彭斯在哈德遜研究所對中共進行了激烈抨擊,「(美國)希望中國的自由將蔓延到各個領域——不僅僅是經濟,更是政治上,希望中國尊重傳統的自由主義原則、尊重私人財產、個人自由和宗教自由,尊重人權。但是這個希望落空了。」彭斯說。
其實「驚濤駭浪」與其說是針對中國的,倒不如說是針對中共的。而且,習近平現在就正面對驚濤駭浪,而不只是將來會面對驚濤駭浪。
「驚濤駭浪」有兩層意思,一是比喻險惡的外部環境,二是指尖銳激烈的內部鬥爭。這兩方面的驚濤駭浪,北京在2019年都無可避免。
清華教授孫立平在2012年底舉辦的「2013:預測和戰略」年會上曾預言,中共要轉型、要處理歷史問題,唯一辦法是與歷史切割,如果錯失了切割的歷史機會,中共的統治模式不可能維繫多久,「10年可能到不了,5年可能差不多」。2019年,正是在這個時間點內。搖搖欲墜的中共能走過嗎?
早在中美貿易戰關稅開打時,美國詹姆斯頓基金會的研究員彼特.馬蒂斯就提醒美國及世界,中共已經在崩潰的邊緣,美國需要現在就做好準備。◇
新紀元周刊 第615期
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機場書店
香港機場、新加坡樟宜機場、台灣松山機場、台灣桃園機場、台灣高雄機場、台灣台中機場等。
一般書店
香港田園書店、台灣誠品書店、台灣三民書店、台灣建弘書店等。
其他販售處
請逕洽各國服務處或地方書店。
中美貿易戰迄今,牽動中共面向國際局勢變化後的政治佈局,以及一步步走向國進民退的收緊手段。
四中全會推遲,內幕如何?全中國的下一步在何處?且看分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