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數據造假 中國真實GDP或縮水一半


中共官方發布的經濟數據多年來一直被各界質疑。中國GDP的真實總量,多年來已成為多國眾多經濟學家們熱議及爭論的焦點。(大紀元資料室)

中國經濟很矛盾。堂堂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中共官方發布的經濟數據多年來一直被各界質疑。中國GDP的真實總量, 多年來已成為諸國政府、眾多國際機構和經濟學家們熱議及爭論的焦點。

文 _ 何堅

中共政治局最新會議釋放出一個信號,那就是很糾結:內外交困之下,到底是去槓桿(去債務),還是要保增長(GDP,國內生產總值)?幾十年了,中共經濟始終都只會圍繞著GDP打轉。不過,如果站在世界金融巨人們的肩上,試著撥開中共GDP頭上的迷霧,或許會發現真實數字可能大縮水,甚至只有官方公布資料的一半。到底,是誰偷走了中國的GDP?

按照中共官方數據,2017年中國GDP(國內生產總值)總量達到82萬7000億元人民幣(13萬億美元),僅次於美國(19萬億美元);且早在2010年中國就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2014年甚至稱,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應當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高吹脹的GDP是 「蛋糕」抑「炸彈」

從1993年中共正式將GDP作為核心經濟指標算起,根據官方GDP增長率數據計算,過去25年來(1993至2017年),中國GDP年均增長率高達9.6%,名義GDP年均增長更高達13.4%。

需要說明的是,中共政府公布的GDP增長率,是剔除了物價變動後的增長;而GDP總量,是未剔除物價因素的名義數值;名義GDP增長率,則是直接用GDP總量計算的、未剔除物價變動的增長率。

這種「高速」增長,被中共視為其「執政合法性」的重要依據,並被中共及一些支持者稱之為「中國(中共)模式」,但卻被更多金融機構和經濟學家們所質疑。

其實,就在當下,中共正在艱難推進的去槓桿改革,及其在中美貿易戰中的全面潰敗之勢,已經從內外兩方面,完美詮釋了所謂「中共發展模式」的真相、或者說「死穴」:國內債務經濟+國際掠奪性貿易。

在國內,政府和國企靠大舉借債來投資發展經濟;近年來中共力推去槓桿,就是為了緩解這種債務經濟所積累的巨大風險。中共政協高官楊偉民今年更直接警告說:必須堅持去槓桿,不能再走債務支撐高速度老路。

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共大力發展掠奪性貿易、推動出口來拉動經濟;美國特朗普(川普)總統發起的美中貿易戰,就是為糾正這種不公平貿易,並正在對中共經濟造成下行的壓力。

中國經濟發展一直靠債務和出口驅動,無論是中共或是各國經濟學家們,對這一點並無異議。主要的異議是,中共通過高負債和不公平貿易所吹脹起來的GDP,到底是「蛋糕」還是「炸彈」?以及,到底有多大?

這些問題,如果我們能將GDP與日常生活聯繫起來,或許會更容易理解。

河南億元大橋 中共GDP的縮影?

所謂GDP,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個區域內的經濟活動中所生產出之全部最終成果(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GDP,其實是一種流量的概念,說白了,反映的是一國在居民生活水準和生產能力上的變化。中共的GDP數據為何一直不被人信任?最近河南省的一座大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耗資逾億元人民幣的河南鄭州市賈魯河大橋,今年3月下旬建成,通車四個月,橋面嚴重破損,全橋需重新翻修;當地政府已迅速回應稱大橋「整體結構安全」。這座鄭州大橋,從2015年動工,到今年建成,在中共經濟數據中,已經為GDP累計貢獻了逾億元的工業產值。現在通車僅四個月、就不得不重新翻修,又會在今年和以後很多年,為中共GDP額外增加數百萬甚至數千萬元的產值。

然而,在當地居民生活水準上,這座大橋所增加的價值很可能是零,因為它不安全。尤其是該橋被政府肯定「整體結構安全」後,肯定會帶病作業,或給未來通行車輛帶來致命的安全風險。

如果是在一個正常的國家,這座大橋的價值實質上可能不會被計入GDP。因為大橋投資方,無論是私人企業或是當地政府,在橋梁出了重大安全問題(或徵兆)時,可能會拆毀大橋,並註銷這筆投資、記作損失;也就是說,建設大橋時對GDP的增加值,最終可能會作為損失註銷,從GDP中去掉。

但在中共體制內,這座大橋,作為當地政府的一個BT項目,逾億元的投資其實是當地政府的一筆隱性地方債務,政府不會註銷它。不但不能註銷,地方政府還指望通過大橋來掙錢,好償還這個項目的投資款。所以,大橋不得不「安全」。

就算未來大橋損毀掉,它已經產生的工業增加值也不會作為壞帳註銷,因為政府通常是將這種壞掉的隱形負債,轉為當地融資平臺國企的股本(「債轉股」),一勞永逸地轉換為中共國有資產的增加值。

事實上,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卡耐基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邁克爾.佩蒂斯(Michael Pettis)據此認為,中共的GDP嚴重失真,因為如果認為中國存在大量浪費性投資,就得承認政府公布的GDP增長數據由於未能承認相關壞帳的存在,誇大了實際的財富增長。

大概有多少壞帳損失應該被記為支出、但實際上被算作資產呢?佩蒂斯初略估算應該相當於GDP的20~30%。

破解中共GDP第一關:誰可信

那麼,中國真實的GDP到底是多少?如何來確定?要獲得這個答案,並非易事。1993年中共正式取消國民收入核算,GDP成為中國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中國GDP核算方法是用生產法來計算。

中國GDP=第一產業增加值(農、林、牧、漁業)+第二產業增加值(製造業+建築業+採礦業等,俗稱工業)+第三產業增加值(金融業、房地產業、交通、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軟件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等其他不屬於第一第二產業的行業,俗稱服務業)

操作上,是由中共各級政府收集、匯總本地三類產業數據,然後上報上級政府。那麼,關於中共GDP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誰可被信任?

2018年1月,內蒙古政府承認GDP造假,核減2016年工業增加值40%。天津市緊隨其後,承認濱海新區2016年GDP造假,水分高達三分之一,將過萬億的GDP調整為6654億。2017年1月,遼寧省承認2016年GDP虛報23%。

事實上,中共總理李克強以前也不敢相信政府數據,因此在任職遼寧省委書記期間,開發出一套用耗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貸款發放量來衡量經濟發展的指標。該指標後被花旗銀行等國際機構認可為「克強指數」,並一度被認為比中共GDP更能反映中國經濟現況。

雖然李克強擔任總理後,2015年為了維護中共GDP的「信譽」,而否定了他自己的「克強指數」。但這無助於外界對於中共已經曝光、與尚未曝光的政府虛假數據的不信任。

破解GDP第二關: 真實增長率多少

中共的經濟數據不足為信,於是各國金融機構和經濟學家們,從GDP的經濟內涵入手,紛紛嘗試推算中國GDP真實的增長率。

例如美國現任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2016年時曾經基於道路運輸量、鋼鐵水泥和能源電力的消耗以及出口等一系列指標,來分析中國GDP的真實增長率。羅斯認為應當是4%,而非中共公布的、幾乎恆定不變的6.8%或6.9%。

曾準確預測美國房地產泡沫破滅的著名經濟學家席林(Gary Shilling),2016年也曾分析過中國GDP的真實增長率,認為應當是3.5%,而非政府的7%左右。

卡耐基研究員佩蒂斯教授2017年底認為,如果中國壞帳被恰如其分地註銷,中國GDP年增長率將低於3%。

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研究員史劍道(Derek Scissors)2016年的分析是,通過中共公布的消費占GDP比重等其他數據,側面推導GDP的真實增長率,應當低於4%。

不過,史劍道承認這些推導計算其實都是笑話,因為所依據的中共公布的經濟數據本身都是互相矛盾的,例如中共公布的鐵路運貨量下降了15.6%,但工業產值卻增長了6.1%。「難道他們的產品被生產出來,就是為了堆在工廠,哪兒都不去嗎?」

破解中共GDP第三關: 壞帳有多少


在中共惡性循環的負債經濟模式下,無法迴避龐大債務中的壞帳問題。2018年1月浦發銀行因為掩蓋不良貸款被罰巨款,令外界對於中國壞帳更為擔憂。(大紀元資料室)

在中共惡性循環的負債經濟模式下,要估算真實的GDP,就無法迴避龐大債務中的壞帳問題。

壞帳是指無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很小的錢款。由於中國銀行業受中共嚴密控制,與中共國企存在不透明的關聯性,因此銀行業的不良貸款(潛在壞帳)數據同樣不被外界相信。

2018年1月浦發銀行成都分行因為掩蓋不良貸款被罰款4億6200萬元的消息,令外界對於中國壞帳更為擔憂。

如果說中共各級政府和國企,因為低效、浪費性投資而向GDP摻入的「水分」,最終會通過企業虧損流向銀行業的不良貸款(壞帳)中。那麼確定銀行業真實的壞帳比例,擠出這些水分,中國GDP數據可能會更加真實。

2017年8月,在中國和國際都頗具影響力的中國金融分析師朱夏蓮(Charlene Chu)曾估計,2017年底中國金融體系中的壞帳總額將達到51萬億元人民幣,這個估算數字意味著壞帳比例為34%。朱夏蓮因預警中國信貸大潮所引發的風險而聲名遠揚,外界相信,中共央行2011年公布「社會融資總額」指標並納入表外信貸,主要就是基於她的研究。

2016年,法國興業銀行對中國所有上市公司金融數據分析後得出,整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在15%甚至更高的水準。

中信里昂證券曾估計,2015年中國的不良貸款率為15~19%。


針對中共通過高負債和不公平貿易所吹脹起來的GDP,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警告說:必須堅持去槓桿,不能再走債務支撐高速度老路。(大紀元資料室)

其實,時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的楊偉民去年底還警告:靠負債做大國企容易帶來宏觀上的金融風險。意思就是說,中共國有企業一直靠貸款來維繫生存或發展,最終會把銀行業拖垮的。

從中共公布的過去10年國有企業的經營數據(見下表),可以發現,過去10年裡,國企負債增長了近4倍,明顯撐起來總資產(增加3倍多),但沒撐起來收入(增加不到2倍)和利潤(增加了不到8成)。


圖表:中共10年國有企業的經營數據

眾所周知中共國企負債主要是銀行貸款。截至今年4月末國有企業負債總額108萬億元,同比增長9.2%,這意味著中共國企的債務風險、以及相對應的銀行業壞帳風險,在繼續積累中。

估算中國真實GDP 不足美國一半?

綜合以上各國金融智囊們的智慧結晶後,我們或許可以試著粗略估算下,中國GDP的真實數值。

就以2017年的中國GDP為例。中共數據是82.7萬億元人民幣(13萬億美元)。我們可以用簡單的剔除壞帳的方式來估算。因為在中國經濟中,企業的虧損大部分最終還是體現在銀行業的貸款上,所以可以用銀行業的貸款壞帳來大致推算GDP中的水分。

截至2017年底,中國銀行業各項貸款餘額為129萬億元。金融智囊們對於中國銀行業壞帳率的估算,從15%到34%不等。假定中國銀行業的壞帳率近年來沒有大的改變。用最保守的15%來推算。2017年中國銀行業約有19.35萬億元(129X15%)壞帳。以其抵銷當年GDP官方數值,可以估算擠出水分的GDP約為63.4萬億元人民幣,縮水23%。

如果用最大34%來計算,2017年真實的GDP將比官方數值縮水53%,約為39萬億元。

因此,按照抵銷壞帳方式推算中國2017年真實的GDP,可能約為中共數據(82萬億元人民幣)的47~77%;大約是美國去年GDP(19萬億美元)的32~53%。

估算年均增長率推算真實GDP

如果從經濟其他方面來衡量真實的GDP,那麼可以試著通過估算出的中國GDP更為真實的年均增長率,進而從更長期和更廣泛的角度,來探索中國GDP的真相。

還是以2017年為例。假定近年來經濟學家們對於中國GDP真實增長率的估算機制,也適用於推導過去25年中的年均增長率。那麼,可以此推算出25年來更真實的總增長倍數,再與中共數據進行對比,最後可能大致推導出更真實的GDP。

用中共發布的GDP增長率計算出的,GDP年均增長率為9.6%。由此計算出,25年來總增長倍數為9.89倍(基於中共數據)。那麼,經濟學家們對於2015、2016兩年中國GDP增長率的估算值(3~4%),與官方數值(6.7~6.9%)對比,可以倒推出中共GDP增長率可能被拔高了2.7~3.9%。

再由此在官方數據計算出的年均增長率(9.6%)基礎上,擠出這些水分,可以推導出過去25年中,中國GDP更為真實的年均增長率,可能介於5.7~6.9%之間。

如果用最小的5.7%增長率來推算,25年來總增長倍數應為4倍。與官方9.89倍相比,可以推算出,2017年真實的GDP可能約為官方數據(82萬億元人民幣)的40%,約為美國GDP的28%。

如果用最大的6.9%增長率來推算,25年來總增長倍數應為5.3倍。與官方9.89倍相比,可以推算出,2017年真實的GDP可能約為官方數據的54%,約為美國GDP的37%。

運用年均增長率估算出2017年的中國GDP,縮水更大,大約不到官方數據的一半,美國GDP的三分之一左右。

這種更為宏觀和長期的分析,估算結果可能會更加粗略,但卻能通過與官方數據的巨大反差,揭示出中共GDP數據中不為人所注意的一個漏洞:30多年來,中共階段性預先制定出中國GDP的增長率,會對如今的GDP總量造成多麼大的影響。◇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