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臺灣的起源與歷史概況

?"
在17世紀漢人移入前,原住民族廣泛居住於整個臺灣。(維基百科)

1582年因一場船難擱淺於「Formosa」岸邊,歷經75天後脫困由兩位西班牙神父與一位葡萄牙耶穌會士,寫出了三篇相關見聞。而世界上最早有關於臺灣的文獻記載,就由此開始……。

文 _ 趙芷菱

自有文字記載以來,臺灣曾歷經荷西時代(1624至1662年)、明鄭時代(1662至1683年)、清朝時代(1683至1895年)、日本時代(1895至1945年),到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期間自1991年起,臺、澎、金、馬四地之公民,用選舉方式決定全數國會議員席次;1996年起由公民直選總統(被認為是合法政權之始);2000年歷經首次的政黨輪替,在民進黨執政8年後,2008年再次由國民黨執政至今。

3萬年前最早有人類 原住民起源

據查,臺灣本地開始有文獻記載且較為可信的歷史,大約從1624年荷蘭進據臺灣開始。但在文獻記載之前,臺灣早已有人類活動和國家政權的出現。

考古學家發現,臺灣迄今最早的人類化石,是在3萬年前之舊石器時代,臺南市左鎮區被發現的左鎮人,認為係由歐亞大陸遷徙至臺灣。而較晚近的新石器時代,則係屬南島民族和南島語系(Austronesian),臺灣位處南島語族的最北端,屬馬來人種。

人類學者研究分析,臺灣原住民族的屋架建築、火墾、吃檳榔、紋面、皮衣製作、輪舞等文化習俗,都與傳統的南島文化相近,即和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和大洋洲等的南島民族有密切關聯。

目前關於臺灣原住民族的起源說法有二:一是主張原住民族的起源地應是大陸東南沿海之南島語族;另一認為臺灣是南島語族的「祖居地」,此為較新近之論述,不過此說法還有待進一步研究確認。

在17世紀漢人移入前,原住民族廣泛居住於整個臺灣,已有大約8000年之久。現今則主要分布在臺灣本島山區與東部地區,且由數個語言及生活方式不同的部族構成,目前已有16個部族獲官方認定地位。截至2015年3月,總人口數為54萬1494人,占臺灣人口總數的2.31%。

臺灣原住民沒有自身的文字,因此其歷史大都仰賴與之接觸的外來者記載。幾世紀以來,臺灣原住民受漢人統治與同化,加上族群的遷徙與現代生活的影響,導致很大幅度的文化、語言和族群認同的消失。

原民遭遇與意識覺醒

18世紀清朝使用「生番」此名詞來定義不服從清政府的原住民族,而「熟番」則是願服從清政府且履行繳付人頭稅者。至19世紀晚期,清政府又以「平埔番」和「高山番」兩個新名詞和「熟番、生番」交替使用。

臺灣在日治時期,日本的人類學家仍沿用這些稱謂。但1898年,人類學者伊能嘉矩首度提出了臺灣原住民族的分類體系,將臺灣原住民族分為「4群8族11部」,並說明各族的分布區域與文化特質;1890年代初期,日本以「平埔族」代換先前的「平埔番、熟番」,及以「高砂族」代換「生番」。


臺北方面圭武卒社的平埔族群,攝於1897年。(維基百科)

據自日本統治時期所沿襲下來的戶籍資料顯示,1960年代以前臺灣原住民(含平埔族)極少和漢人通婚,因此並不存在臺灣原住民和漢人廣泛通婚的情況。

直接導致臺灣原住民人口急遽減少的原因,根據清朝官員和日本臺灣總督府的相關文獻記載:從17世紀至20世紀前期,臺灣原住民曾遭到早期漢人移民大肆的屠殺和掠奪,甚至被漢人當成野生動物般捕殺。

部分倖存的臺灣原住民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下,不得不淡化或放棄原有的民族身分認同而被迫同化,但和漢人依然存在明顯的隔閡。

在1980年代以前,臺灣政府並無所謂「原住民問題」,對山地或山胞的政策主要是「同化」。後原住民運動於1980年代興起,在民主化以及國際原住民族運動的洗禮下,原住民族權利的發展才在臺灣政治中展開新的一頁。

有鑑於過去「番」、「蕃」等歧視性的稱呼,1984年早期原運領袖便選擇以「原住民」自稱,作為促進原住民意識的覺醒。

部分原住民人士取法國際法中的民族自決理念,要求成立各民族自治政府,擁有獨立財政與教育文化權利,各族與中華民國之間則定位為「國與國的關係」。

在政府與主要政黨方面,1999年競選總統前,民進黨曾與各族原住民代表發表《原住民族與臺灣新政府新的夥伴關係》條約,使得原住民族自治於2000年以後成為民進黨政府選舉時的主要口號。

為了消弭族群間的歧視,《中華民國憲法》亦於2000年第6次增修時,於增修第十條〈基本國策〉中,將山胞改為「原住民族」,並賦與其民族自治權之憲法依據。立法院則於2005年1月通過《原住民族基本法》,確認原住民自治權。

最早被中國發現 稱呼多及由來

臺灣是世界第38大島嶼,現今人口約2300萬,由「原住民族」與「漢族」兩大民族所構成,或可分為:原住民族、河洛人(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新住民等五大族群,其中河洛人為最大群體,約占七成臺灣人口。

據考,「臺灣」原只是今日臺南市安平一帶的小地名而已,安平是臺南外海一連串沙洲的一座,認為係源自原住民西拉雅族的稱呼。 

此地是外來人最早接觸臺灣的地方,有福建來的漢人、北方來的日本人及西洋來的荷蘭人,於是就以「臺灣」這個小地名作為全島的代號了。而明末文獻有「大員」、「臺員」、「大圓」、「大灣」或「臺灣」,皆Tayouan 閩南音的不同書寫而已。


《大員港市鳥瞰圖》,收藏於荷蘭米德爾堡哲烏斯博物館。(維基百科)

此外,臺灣還有東蕃、東鯤、東夷、海夷、東鯷、埋冤、琉球、島夷、夷州、大宛、毗舍耶等稱呼。為何近在咫尺的中國對臺灣有如此多的稱呼?究其原因,漢族是陸權國家,對海洋是排斥的,到了16、17世紀,漢人仍不知地球是圓的,尚無經緯度的觀念。因此海圖的製作會因記述人的不同,而各取其名,也無法認定同屬一島。

從史書記載得知,漢人更早發現臺灣。三國時代東吳之孫權在黃龍2年(西元230年)派兵萬人,渡海尋求夷州,並擄掠數千人而還,被認為是中國經營臺灣的開始。但夷州是否就是臺灣,並無直接證據,只能算是史家的推測而已。

宋、元時代,泉州地方的漁民與海盜渡海來到澎湖,當時稱臺灣的北部為琉球,南部稱「毗舍耶」。「毗舍耶」它可能是菲律賓群島的一個海島及其原始族的名稱。但也很有可能是指在臺灣南部所稱為「傀儡蕃」之名,也就是今日的「排灣族」。

而澎湖在元朝末代皇帝順帝(1335年)時被收入大元版圖,設巡檢司,徵收鹽稅,是中國最早在澎湖設置政府機構的紀錄,當時的名稱為「平湖」。明朝繼承之,自此之後,澎湖成為中國的固有領土。

明太祖時琉球群島,被稱為大琉球,臺灣稱為小琉球。明中葉以後對臺灣又有多種不同稱呼——小東島、小琉球、雞籠(山)、北港、東番等。

從孫權派兵征討夷洲,歷經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至明末的一千多年間,臺灣不斷地出現於中國的史書,但名稱不一,頗難確認為指臺灣。這也顯示一千多年來中國人對於臺灣的地理位置其實是相當模糊的。

明朝中葉起橫行於中國東南沿海的海盜,其中較著名的海盜顏思齊及鄭芝龍,都曾以臺灣為根據地。

大航海時代 Formosa躍上世界舞臺

相傳在15、16世紀,東方盛傳遍產黃金與香料,當時航海及造船技術最發達的葡萄牙、西班牙與荷蘭等歐洲諸國,被吸引到此探勘。而臺灣位處日本(金銀島)與香料群島(東印度群島)之居間位置,是最理想的國際航線轉運站,自然無法避免的順勢捲入了世界的舞臺。臺灣以「Formosa(福爾摩沙)」之名,躍上了國際視野。

而世界上最早有關於臺灣的文獻記載,就由此開始。1582年因一場船難擱淺於「Formosa」岸邊,歷經75天後脫困,由兩位西班牙神父與一位葡萄牙耶穌會士,寫出了三篇相關見聞。

此三篇內容略指:1582年7月6日,一艘由澳門之葡萄牙當局派往日本、搭載300人及貨物之船隻,因途中遭遇到颱風與颶風襲擊,在海上飄盪3、4天後,於7月16日擱淺於Formosa的蠻荒海岸,眾人千辛萬苦登岸後,選擇在某條河岸築草寮當臨時居所,並準備用原船木另造船隻脫困。

島上的原住民發現海上漂流著船難的貨物,如布匹等,隨即過來撿拾。剛開始,原住民試圖和平的與船難人員進行交易,但雙方溝通不睦,互有殺傷。這些船難人員就在防禦狀態中度過將近75天,於9月30日成功離開,返回澳門。

文獻中西班牙Alonso Sánchez神父也提到:1542年葡萄牙人在一次航往日本與琉球途中,經過一座不知名的島嶼,船上水手們遠眺島上一片林木蓊綠、高山峻嶺,甚是美麗,不忍驚呼「Ilha Formosa!(Formosa:美麗,Ilha:島)」。

此段文字未直接明指「Formosa,福爾摩沙」為葡萄牙人所冠稱。但大約40年來,葡萄牙人搶占先機,往返於澳門、日本之間,雖經過臺灣,卻宛如視而不見。至1582年的這場船難,才讓葡萄牙人登上臺灣島。


1571年葡萄牙人所繪福爾摩沙——臺灣與鄰國。16世紀前的臺灣均被描繪為三塊分開的島嶼。(維基百科)

1554年,葡萄牙製圖家羅伯歐蒙(Lopo Homem)繪製標有「I. Fremosa」的島嶼,後人推定Formosa係Fermosa之轉訛,他是最早將臺灣島畫於世界地圖上之人,此地圖因標有經緯度,之後西方人再訪臺灣時,皆以Formosa為稱呼。此圖尺寸為149×230公分,係由8幅羊皮紙所併成,現藏於義大利佛羅倫斯考古博物館。

當時的葡萄牙人將重心放在中南半島,因此對待臺灣,只是一個路過的美麗景點,但「Formosa」這個名稱卻被日後的荷蘭人沿用至今,所以到現在仍有許多人喜歡將臺灣寶島稱之為「福爾摩沙」的由來。

歐美世界早期通常以Formosa(福爾摩沙人)即美麗島上的居民,稱呼臺灣原住民。在1603年,明朝陳第的著作《東番記》中,將臺灣原住民族稱為東番(意:東方的未開化民族);而在臺灣殖民的荷蘭政府,則是依據先前在現今印度尼西亞殖民的經驗,將臺灣原住民族稱為Indias或Blacks。

荷西治臺與大肚王國

荷蘭於1579年從西班牙的統治下獨立,建立荷蘭王國,並採行聯合英國的政策,快速取代了西班牙及葡萄牙的海洋霸權。雖已晚於葡西兩國50年,到1604年時,荷蘭人開始接觸臺灣,並一一記錄航線及繪製地圖。而當時明帝國實施海禁。

在17世紀上半葉,荷蘭及西班牙分別在臺灣西南部及西北部進行殖民統治。臺灣中部則由數個原住民族聯合建立「大肚王國」之本土政權。


臺灣荷西時期時,大肚王國領土(橘色)位置圖。(維基百科)

1622年,荷蘭入侵澎湖,曾引起明、荷軍事對峙,最後雙方各自讓步,荷蘭人承諾退出澎湖,明朝則默許荷蘭人取得臺灣。1624年荷蘭人將西班牙人趕走,統治臺灣西部的大部分地區。

1625年荷蘭舵手雅各.埃斯布蘭特松.諾得洛斯(Jacob Ijsbrandtsz Noordeloos)所繪的一幅稱《Packan(北港)》之臺灣地圖,是第一次將臺灣島繪成一個島的正確輪廓地圖,也是臺灣的另一個稱呼。此前,歐洲出版的東亞地圖多把臺灣誤繪成三個大島。

漢人成優勢族群 第三勢力的崛起

1661年4月,明朝鄭成功(父鄭芝龍)率2萬5000名將士及數百艘戰艦攻克臺灣,迫使荷蘭在1662年2月1日簽約投降,南臺灣進入鄭氏王朝時期。此期間漢人開始大量移入臺灣,逐漸成為臺灣主要構成人口。

1683年,鄭克塽(鄭成功之孫)歸順清王朝後,臺灣進入清治時期。自從漢族移入後,同化部分原住民族,並最遲在19世紀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優勢民族。

 1894年,清日甲午戰爭的爆發,1895年清敗與日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之後日本人雖多以「殖民統治與資源開發」為開發臺灣之導向,但也進行包括衛生、教育、法治、工商、基礎建設在內的多項改革措施。


1945年10月25日 ,日軍投降代表諫山春樹將投降書呈送給中國受降主官陳儀將軍(右)。(維基百科)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元帥命令在臺之日軍向盟軍將領蔣介石將軍投降,蔣介石委派陳儀將軍於該年10月25日赴臺接受投降並軍事接管臺灣。1949年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敗退至臺灣,自1950年起,臺灣為中華民國政府所實際管轄的疆域。

1996年起,由公民直接選舉產生中華民國總統,並歷經二次政黨輪替。臺灣已是全球華人社會中,民主和自由程度最高的國家。近幾年,第三勢力崛起,公民透過街頭運動、網路論壇等方式,號召民眾積極參與公共政策,儼然形成一股潛在的政治力量。◇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