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傳統跪坐端莊大氣 體現漢唐古風

?"
跪坐(正坐)是華夏古人的傳統坐姿,講究的是心性內涵,以及通過坐姿達到一種修身養性。圖為西漢的坐跪俑。(維基百科)

跪坐是華夏古人的傳統坐姿,正確的跪坐姿勢優雅,體現出中華文明端莊和謙恭的儀態。跪坐不僅體現出一種修養和風韻,從養生角度看,對人體健康也大有益處。

文 _ 鄭孝祺

跪坐(正坐)是華夏古人的傳統坐姿。正確的跪坐姿勢優雅,體現出中華文明端莊和謙恭的儀態。歷史上先秦、漢、唐的人們身穿寬大飄逸的服裝跪坐於地,有一種大氣的美韻。從「促膝談心」和「舉案齊眉」等成語,可看出古人的文化。跪坐不僅體現出一種修養和風韻,從養生角度看,對人體健康也大有益處。

跪坐是一種對對方表示尊重的坐姿,也叫正坐。正確的姿勢就是席地而坐,臀部放於腳踝,上身和腰部挺直,雙手規矩的放於膝上,端莊大氣,目不斜視。有時為了表達說話的鄭重,臀部離開腳跟,叫長跪,也叫起。樂羊子妻勸丈夫拾金不昧時,就用這個姿勢說話。


古代行武之人是在左側佩劍的,所以坐下來前,成單腿跪姿態。圖為秦始皇的兵馬俑。(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古代行武之人是在左側佩劍的,所以坐下來前,成單腿跪姿態,隨後再彎曲右腿,膝蓋距離一拳寬度;站起來時,先起右腿,再起左腿。文人的坐法是先彎腰,成鞠躬姿態,身體重心降低,隨後雙膝著地;坐後和女子一樣,是雙膝蓋併攏,雙手平壓在前面。平日起居,可以用前一種,但是祭祀、跪拜必須用後一種。

始有禮儀之正 方有心氣之正

在古代中國號稱是禮儀之邦,「坐」也不例外。內在禮儀就是外在禮儀的深層體現。古人凡事講「正」,講中和之氣。「故始有禮儀之正,方可有心氣之正也」。當人們端坐時,也是自身內在修養的一種體現。

在古代,「君視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君臣之間很講究禮儀。當臣下禮拜君王的時候,君王嚴肅恭謹的正坐,是一種最合乎禮節的表達,端莊嚴肅,表現中華古人的處世嚴謹。若不跪坐,則是對大臣的不敬。

《史記》卷七十九〈范睢蔡澤列傳〉載:秦王跽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有閒,秦王復跽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史記索隱》關於「跽」的解釋是:音其紀反。跽者,長跪,兩膝枝地。其中「跽」(音計),即跪坐。

可見,在這裡,秦王跽而請,范睢拜,秦王亦拜,雙方都以禮相待,非常儒雅。唐代畫家閻立本所畫的唐太宗接見西域使團的畫中,也是如此。跪坐是一種恭謹虔誠的方式。


閻立本的〈步輦圖〉,描繪唐太宗正坐接見吐蕃使者,以禮相待,儒雅教化。(維基百科)

跪坐講究心性內涵

在古代,兩個人跪坐在地上的蓆子對坐談話,談得興起,不知不覺會靠得越來越近,甚至膝蓋都碰到了,這就叫促膝談心。有時蓆子比較大,可以坐幾個人,而割席就是絕交的意思。

古書對於標準有禮的坐姿有一些記載,如西漢時士大夫宋忠、賈誼,有一次聽卜者講解卜筮,由於這位學識淵博的卜者侃侃而談,順理成章,二人不由得肅然起敬,於是「獵纓正襟危坐」,即整理冠帶,正一正衣襟;危坐,就是挺直腰板,端正地坐好,以表示對這位學者的尊敬。

古時君子、士大夫十分重視自身道德禮儀的修養,所以即使平時閒暇之餘,也會做到約束自身的言行,如東晉的陶侃便是「職事之暇,終日斂膝危坐」。

先秦時期,坐姿不標準或是亂坐都屬不懂禮儀的行為。孔子的老朋友原壤,就曾因亂坐而被孔子斥責。一次,原壤張開兩腿,坐等孔子,被孔子批評,並用手杖輕敲其小腿,即「原壤夷俟」一說。

跪坐講究的是心性內涵,以及通過坐姿達到一種修身養性,提升自身氣質,內外調合,和氣護身,尋求的是一種身心的協調統一,擁有中華傳統文化內涵和獨特氣質。而正坐的文化也體現出古人對待天地的態度。跪坐於地,表達了對天地的敬畏。

跪坐漸失 改變中國人氣質

唐之後胡風盛行,才漸漸改為高坐,也就是「胡坐」,就是垂足而坐。宋之後跪坐被逐漸取代,中國人一直到清朝還保有跪坐,這種坐姿並沒有徹底消失。跪坐在古代被流傳到日本,並被保留至今。


跪座在中國逐漸被取代,古代跪坐流傳到日本,保留至今。(Getty mages)

從「跪坐」到「椅坐」,甚至到現在的「立體」起居,徹底改變了中國人的心理和精神氣質。古人跪坐在席上,雙膝相依四目相對,談話的雙方身體距離與心理距離都離得很近,很容易坦誠相待相互交心。

現代人對話已經習慣面對面坐在椅子上談,若改成「促膝」談話,反而會覺得彆扭,旁人看來也許覺得不倫不類。人與人原來誠摯地正面相對談話,現在演變成坐在椅子上側身相顧,或是隔著桌子拉開了距離,坦誠、信任的內涵從此漸失。

因跪坐禮儀的逐漸消失,中國人的精神氣質也由端正平穩變成了歪斜不定,原本的典雅變成了慵懶散漫。曾經有過的先秦的深邃、魏晉的靈睿、盛唐的雍容大氣,漢唐漢民族的精、氣、神也從此漸漸消失。

跪坐有益養生

跪坐不僅體現出修養,從健康的觀點來看也是一種利大於弊的坐姿,同時更是一種鍛鍊,對身體存在諸多好處。習慣跪坐能減少駝背的發生,另外膝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也比較低。

從中醫的觀點,膝蓋是筋之府,也就是說膝蓋是筋藏身的房子,是筋的匯聚點。《黃帝內經》又說「肝主筋」,「肝開竅於目」,所以,跪膝法還具有養肝護目的效果。

跪坐可以刺激人體的胃經、脾經以及肝經,保持其通暢。這幾條經絡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即便是身體虛弱的成年人,脾胃不好,以及肝火太旺,還有普遍存在亞健康的人群,都可以通過跪坐來逐漸改善健康。

跪坐還可以刺激到小腿胃經,使血液充盈到足三里這個穴位。足三里堪稱人體第一要穴,刺激這個穴位可以達到養生的效果。很多人對足三里這個穴位的刺激並不敏感,這就是中醫上所說的「血不下行」造成的。這個情況可以通過跪坐來解決。◇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