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觀察 北京拒發千元鈔背後的祕密
十多年來大陸民眾飽受通貨膨脹之苦。若以滿足現金需求、減低鈔票成本的角度出發,中國也應該發行千元鈔票,但為何中共為何拒發呢?背後有何因由?
文 _ 吳明
大陸生活的百姓都知道,這十多來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了,人民幣貶值已成了不爭的共識。人民幣不但在國內的購買力下降,在國際上的兌換率也不斷變化,百姓成了通貨膨脹的受害者。大陸一度傳出要發行面值1000元的新幣,但最後不了了之,關鍵原因就是中共不願百姓清醒看到通貨膨脹的真實情況。
美國之音曾發表著名經濟學家何清漣的文章,介紹了其中的緣由。
從購買力來看,2010年的人民幣只值1950年代的二十分之一,是1980年的十分之一。《錢江晚報》2012年7月18日在〈100元究竟值多少?50年代買135斤豬肉現在僅7斤〉一文中透露,1950年代:100元=800斤大米或135斤豬肉;80年代:100元=476斤大米或71斤豬肉;2010年:100元=40斤大米或7斤豬肉。
10年前,100元的鈔票算大額的,能買回一周的日常用品,如今連去菜市場的一天花銷都不夠。按理說,這時就應該發行更大面值的鈔票了。中國的貨幣發行量在全球是最高的,據渣打銀行發布的報告,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存量高達13.8萬億美元,是全球第一貨幣大國。中國到底超發了多少貨幣?2012年的數據顯示,此前10年間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增速平均是18%,而GDP增速才9.5%;截止2011年底,中國M2與GDP比值為1.89倍。
由於耐用、防偽、美觀、防雨等設計要求,印刷鈔票的成本是很高的。比如印製1元面額的人民幣成本是9角左右,印製百元大鈔的成本約5元。從滿足現金需求、減低鈔票成本的角度出發,中國也應該發行千元鈔票了。
但中國至今沒有千元鈔票。何清漣分析說,中共「主要是基於心理因素,不願意通貸膨脹顯性化,造成民眾心理恐慌。不少人已經公開說過,中國經濟穩與不穩,在於民眾信心。」「如果有張千元大鈔,雖然方便了富人使用現金,但等於時時提醒人們:人民幣在快速貶值。尤其是對於低薪族來說,月薪為一張千元大鈔再搭上幾張零鈔,那感覺令人很不舒服。」
文章還曝光了中共建立政權之前,對國民政府金融穩定的破壞行徑。「國民政府敗退前夕曾實行法幣(俗稱金元券)改革,中共政府一直認為這是國民政府經濟崩潰的主要因素。金元券由1948年8月開始發行,至1949年7月停止流通,雖只使用10個月左右,幣值貶為發行時的兩萬分之一。向國民政府財長宋子文建議推行法幣政策的經濟學家冀朝鼎,其實是中共派遣至國民黨政府的高級臥底,由周恩來直接領導。冀朝鼎向國民政府獻策以搞垮國民政府財政之功,雖然直到幾年方才公諸於世,但毛、周、鄧等高層卻是知情者,因此一直對通貸膨脹懷有高度警惕之情。」
「周恩來在世時,對外國記者關於中國人民銀行有多少資金的提問持高度警惕之態,那『18元8角8分』的妙答被中共外交奉為『大腦急轉彎』的寶典,認為是粉碎了外記不懷好意的提問。所謂18元8角8分,是指中國人民銀行發行面額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共10種主輔人民幣合計而來。」
在國際上,像國民黨那樣因為發行新貨幣而加速政權滅亡之事也時有發生。如蘇聯盧布曾是世界上最有影響的貨幣。「1989年蘇聯宣布改革匯率體制,從原來的固定匯率制轉變為實行雙重匯率制,從而引發30年來的首次大幅波動。到1990年11月1日,外匯市場上的美元兌盧布比價從原來的1:0.6跳升到了1:1.8。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後,盧布地位已大不如前,等到了1993年俄羅斯政府發行新版盧布時,引發貨幣大貶值,1盧布從兌換2美元跌到1400盧布兌換1美元。」
另一個例子就是津巴布韋。在通脹膨脹最惡化的時期,一張1000億的鈔票與1美元等價,津巴布韋也成了世界上唯一一個「億萬富翁」都吃不飽飯的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