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典範孫運璿 找回失落的感動
時下弊案重重,對於「清廉自持」、「勤政愛民」的宿昔典範——孫運璿總統資政,不禁勾起深深的追憶。藉回顧孫資政當年棄私利,全忠孝的典範,找回遺失的「廉」和「能」的政府。不管歷經多少歲月的更迭,感動的故事永遠不會被遺忘。
文 _ 趙芷菱
臺灣在蔣經國總統時代,包括孫運璿、李國鼎、趙耀東等一輩人才皆因勤政幹練、為官清廉而深受百姓的愛戴與敬仰,也讓臺灣從抗日勝利、光復後的農業型社會,一躍成為世界經濟一大港口,成功地打造了舉世佩服的「臺灣奇蹟」!
在蔣經國總統時代,包括孫運璿(右一)等一輩人才皆因勤政幹練、為官清廉而深受百姓的愛戴與敬仰。(中央社)
前行政院長郝柏村讚譽孫運璿是公務人員與政治人物的典範,是身繫國家安危的關鍵人物,「當年他若沒中風,今日臺灣不會是這樣!」像孫運璿這樣有能力又廉潔的天生領導型人物,至今人們依然懷念、不斷提起,有媒體民調,孫運璿被選為歷年品格操守最佳的臺灣政治人物。
郝柏村說:「經國先生擢拔人才,首重其個人的才識、人品;與孫運璿非親非故、無任何淵源,而孫運璿確也不負經國先生的識人之明,他的施政績效與具體事蹟,永為後世楷模。」
孫運璿那一輩的人,一心為國付出,不會為黨營私,積聚黨產。不意後來接手的官員,卻開始變調,如今的「國發基金」前身「開發基金」,被批是「國庫通黨庫」的「高速公路」,兩次的政黨輪替,「國發基金」依舊是黑紗罩頂,皆未能除此弊害,只是換另一批人當提款機而已!
藉回顧當年政治清明的時代,找回遺失的「廉」和「能」的政府。不管歷經多少歲月的更迭,感動的故事永遠不會被遺忘。
一生沒買房 先他人之憂
時任行政院長的孫運璿因腦中風住院醒來後,他對家人的第一句話是:「我擔心沒有地方住了!」令聞者心酸。他帶領臺灣創造經濟奇蹟,一生卻沒有任何房產。長女孫璐西以當時的時空背景來解釋父親沒有置產的行為,她認為,父親只想全力拚工作,從未想過要為自己留後路。但與孫運璿感情甚篤的表妹劉冰琦認為,「沒考慮買房子,是因為他沒有錢買。」
劉冰琦跟著孫運璿一家人來臺,在孫家住了十多年,還有孫運璿的弟弟身體不好,三個小孩也由他養;妹夫早逝,妹妹和孩子也是他在照顧,光吃飯就有近20張嘴,而孫運璿的母親身體一直不好,昂貴的醫療費就扣掉了大半薪水,剩下的薪水還要養活一大家人。
儘管囊橐蕭瑟,但孫運璿對清廉卻很堅持。一位老工程師哽咽說道:任交通部長時,孫先生將特支費全分給貧寒的部屬繳子女學雜費。當年臺電開放老員工認購宿舍,孫運璿在臺電服務18年,當然有資格配置。老部屬知道後,特別到交通部奔告此事。孫運璿一口回絕:「我已當到部長,有官配宿舍,何必和年輕人搶?」老部屬再勸他,這可是有產權的宿舍和官配不同,可以留給孩子們;孫運璿聽了不但不感激,還揮手略帶責備:「我的孩子對臺電沒半點貢獻,他們憑什麼分宿舍?」
棄私利 全忠孝
前行政院副院長邱創煥說,孫運璿一生不貪不取,除了本身堅守原則之外,孫夫人是最大的後盾,「有人要向孫夫人關說什麼,她只會回答『公家的事,我一概不管,我只做好家庭主婦的本分。』」孫運璿的公私分明,表現在很多小細節上。孫運璿於1964年任臺電總經理時,為拓展國家外交,奉命受世界銀行聘請,前往非洲奈及利亞,從事協助該國發展電力的工作。在奈國期間,只要是私人信件,他一概自掏腰包買郵票,不花公家一毛錢。「我敢說,孫資政的操守,清白無瑕。」
「後來奈及利亞要支雙倍薪水,希望他繼續留任,但為了信守和總統的承諾,也認為應將所學專長,貢獻給自己的國家;還有母親在臺灣,不能盡人子之孝,他執意回國。」世新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程玉鳳認為:「當時家擔沉重的孫運璿,能不為金錢所動,是很難得的操守。」在當時國家窮困,外交飄搖情勢下,經國總統讚孫運璿是「以實際行動實踐忠孝之道的人!」
一病舉國痛惋 復健毅力過人
孫運璿回國後,被派任交通部長,後又任經濟部長。1978年,蔣經國當選總統時,孫運璿被提名為行政院長。由於蔣經國非常賞識孫運璿,1984年正月,民間傳言:孫運璿將被提名為副總統,但結果卻是李登輝,孫運璿仍留任行政院長,大出國人意料。其中原由據郝柏村表示,經國總統曾對他說「讓孫先生再任六年行政院長,歷練更豐厚些,之後就可以選總統,於國於民都是最好的福祉。」
誰知過不多久,該年2月24日孫運璿因積勞成疾而中風,給予經國總統及國人的打擊都非常大。郝柏村表示:「孫運璿的毅力過人!中風期間,他憑藉驚人的意志力積極復健。」22年後2006年1月30日病逝,享壽93歲。醫生說,通常像他這樣重度中風患者,最多存活五、六年,孫運璿是個特例。
孫運璿,2006 年 2 月 15
日病逝,享壽93歲,軍禮中送別。孫曾前後擔任臺電總經理、交通部部長、經濟部部長與行政院院長。他的無私、奉獻精神,最為後人所傳頌。(中央社)
郝柏村說:「令我最感動、慶幸的是,1986年亞洲理工學院頒贈榮譽博士學位給他,他堅持站著以英文演講,演講之理路、秩序好極了!除了行動不便外,他的智慧、思維與記憶力完全不受中風影響,真是了不起。」
孫運璿中風後,蔣經國總統為了感念他為國家的付出,特別指示一定要讓他受到最好的照顧。同時聘他為有給職資政,至李登輝、陳水扁,三朝元首皆予以聘任。資政本無官舍配置,但三任總統都給予特別照顧,除薪水外,有司機、護士、安全人員的配置。
1990年郝柏村任行政院長時,常向孫運璿請益,孫運璿常說:他在行政院長任內,只注重經濟建設,文化建設起步太慢,導致當前社會物質富有,精神上卻極為貧乏的亂象。在推動六年國建時,孫運璿指點郝柏村要結合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同時注重硬體和軟體建設,他希望六年國建能順利達成。「孫運璿也提醒:憲法修改,行政院的副署權不能修改!所以在執政黨修憲策劃小組中,我特別堅持這一點。」郝柏村表示。
贏得外賓敬重 對外交影響深遠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表示:「重視輿情,可以說是孫運璿的施政風格之一,身為行政首長的他,對於當年由我主持的新聞局各項業務格外關切,時時叮嚀,要保持與媒體的充分連繫,並做好政府與民眾之間的溝通橋樑。
孫先生言之有物,態度真誠,從善如流,得到許多外賓的友誼和尊敬,有助提升政府的國際聲望和形象。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孫先生與當時沙烏地王國王儲法赫親王和國防部長阿部都拉親王以及南非的波塔總統,都建立了深厚的個人友誼,對我國外交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明智果斷 消弭金融風暴
宋楚瑜說:「有次亞洲信託公司發生資金周轉困難,引起客戶擠兌,媒體大幅報導的結果更增金融連鎖危機,孫先生當機立斷,以他多年累積對經濟事務嫻熟的經驗,立即召開緊急會議,作了適切的處理,一夕之間使平息了擠兌風潮,消除了一次可能空前的國內金融風暴。此事件,足見孫先生的勇於任事與擔當。」
乖巧勤奮不畏艱苦 成績永遠第一
孫運璿1913年出生於山東蓬萊縣農家之長子,從五、六歲開始幫做農事,祖父在北平開設一家米店,大伯、二伯都在做生意,祖父覺得做生意不是長久之計,就讓最小的兒子——孫運璿的父親孫蓉昌去讀書,後來當上法官,對孫運璿的影響很大。
他的大伯生意越做越大,龍口粉絲就是由孫家開始經營的,但孫運璿並沒受到庇蔭,因父親在學,祖父早逝,祖母中風癱瘓在床,要靠大伯和二伯接濟,生活特別艱苦。他見瘦小的母親,每天不停的穿梭在祖母病榻、廚房、灶下和弟妹房間,備覺心疼,所以從小就乖順、勤奮,深得長輩喜愛,也想為家裡爭光,以報母恩。
父親言教 所學為國所用
從小父親對孫運璿的敦促與教導,影響他日後投身為國盡獻心力。
那時,他最盼望過年和夏天,因在北平朝陽大學的父親會回鄉。每次父親總問孫運璿讀了什麼書,並對他講忠孝節義的故事,如文天祥、岳飛等。六歲上小學,也是他唯一接受本國教育的六年,國文、算術、英文的底子都是當時打下的。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能周旋於國際政治領袖間,英語對答如流的孫運璿,只在小學受過兩年的英文教育。
為替媽媽爭氣,孫運璿很用心讀書,連續六年班上第一。他時常讀課外書,更喜歡寫文章,一心一意嚮往進大學讀文學。但父親很不同意,說:「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讀了就要為國家做事,現在國家有兩件事需要你,一是我們缺少俄文人才,英文人才已夠多,跟我到哈爾濱去學俄文;二是我們需要工程人才,學文學、耍筆桿的人太多了,要學些實在的本事。」就這樣,他聽從父親的話成了他一生的轉捩點,成為一位重科學邏輯的工程師。
12歲的孫運璿跟著父親到哈爾濱外縣市,寄住父親朋友家。三、四年時間的磨練,孫運璿學會如何忍耐、克己,「俄文課本看一遍不懂,看十遍就會懂了,遇到困難,就要想辦法克服。」幼年時,仰靠大伯、二伯臉色,青年時,又寄居世伯家裡,使他比一般孩子早熟、獨立,能替對方著想,接觸的人多,使他學會察言觀色,應對得體,對他日後人際相處幫助很大。
聰明不死讀書 看書做事抓重點
他14歲時考上哈爾濱工業大學,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理工學院。大學七年(預科三年),再度成為風雲學生,孫運璿的課業成績幾乎每年都得滿分(五分)。每學期孫運璿都拿獎學金,他省吃儉用,每月還把剩下的錢寄給媽媽。由於俄國人在哈爾濱趾高氣揚,看不起中國人,也是支持他用功讀書的另一股力量。
1934年孫運璿的畢業論文由19位俄國教授輪流發問,每位教授都認為他論文寫得好、口試也答得好,五分實在是不足以表示好的程度,但是又沒有六分可打,於是決定給他五分加,孫運璿以第一名畢業。
孫運璿老是考第一,除了聰明外,他不會死讀書,他主張腦筋清醒時才唸書,唸書要抓重點,看一遍大概先決定重點,再加以熟讀或仔細研究,這種遇問題先抓重點的思考方式,一直持續到老。
臺電紀念孫運璿百歲,2013年12月3日舉辦「鑿一道希望的光」紀念會,前副總統蕭萬長致詞,勉勵臺電人繼續發揚孫運璿的精神。(中央社)
孫運璿是建設臺灣的重大功臣,他的無私、奉獻精神,最為後人所傳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