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事典《黃帝內經》乃聖者之書
文 _ 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黃帝內經》普遍被中醫界奉為中醫之源頭,行醫之圭臬。但醫界實際應用《黃帝內經》之內容少之又少,最常用的有如臟象學說、經絡學說與養生等醫味較濃的部分,其他的總之一句話:看不懂。各家的注釋不乏其人,但很多看了仍是似懂非懂,真正的涵義到了近代可說是無人能掌握。《黃帝內經》的作者是誰呢?不容易看懂的書又為何很多人要研究呢?
《黃帝內經》由《素問》和《靈樞》兩部書組成。《素問》之名,出於唐代醫家《素問》整理者王冰之手;《靈樞》之名,出於宋代醫家《靈樞》整理者史崧之手。自古以來,均稱《黃帝內經》為黃帝時成書。西元三世紀,魏晉人皇甫謐據《針經》、《素問》和《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部古醫書編纂了《針灸甲乙經》,他在書序上說:「《黃帝內經》十八卷,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又有《明堂孔穴針灸治要》,皆黃帝岐伯選事也。三部同歸,文多重複。」《針經》,原稱《九卷》,後又有《靈樞》等名。「皆黃帝岐伯選事」,即認為三部書都是黃帝和岐伯的醫論,其書自然是黃帝時作。五百年後的唐人王冰,九百年後的宋人史崧皆與皇甫氏之說皆同。
北宋年間奉敕校正醫書的高保衡、林億等人均堅持黃帝時成書的看法:「或曰《素問》、《針經》、《明堂》三部之書,非黃帝書,似出於戰國。曰:人生天地之間,八尺之軀,臟之堅脆,腑之大小,穀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十二經之血氣大數,皮膚包絡其外,可剖而視之乎!非大聖上智,孰能知之?戰國之人何與焉!大哉《黃帝內經》十八卷,《針經》三卷,最出遠古。」(《新校正黃帝針灸甲乙經序》)
考據風行 聖人之書也敢質疑
這種看法一直延續到明清的眾多醫家學者,一直到了近代。但這段話也帶出了一個問題,已有不少人開始懷疑《黃帝內經》為黃帝時成書的說法。為什麼會這樣呢?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書中多黃帝與岐伯、伯高、雷公等臣子問答之語,深奧之語只能出自聖人,而上古聖人又非三皇五帝莫屬。但宋朝時流行考據之風,因楚霸王項羽一把火將阿房宮燒了,把最後僅存官方先秦書籍皆付之一炬,後藉漢代的獻書才將先秦文化又保存了下來,但獻書就有獻假的,文史學者看書常看得一頭霧水,越看越火大,就想要辨明書的真偽,知道這書是真的還是假的,就開始了書的考據之風。
宋代的理學家邵雍和二程兄弟(程顥、程頤),史學家司馬光等因著當時流行的考據風氣,率先對《內經》是黃帝書提出了質疑。程顥說:「觀《素問》文字氣象,只是戰國時人作,謂之三墳書則非也。」司馬光說:「謂《素問》為真黃帝之書,則恐未可。黃帝亦治天下,豈終日坐明堂,但與岐伯論醫藥針灸耶?此周秦之間,醫者依託而取重耳。」
此後元、明、清各代學者接踵而論者不乏其人。直到現代,標準答案竟變成了:《內經》一書,其材料來源久遠,撰述者眾多,匯總成編為一書的時間大約在西元前一世紀的西漢中後期。
中國醫術是來自神仙教授
這種混亂總而言之,是因為文化道德的沒落,忘記了道統傳承原理,才會搞不清楚。中國古代把醫術又稱為「岐黃之術」,岐黃是指岐伯與軒轅黃帝。岐伯是上古時代的醫家,他曾隨廣成子、赤松子、中南子等仙人學醫,醫術是來自神仙的教授。當年黃帝在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時,中南子向黃帝推薦了岐伯,岐伯便做了黃帝的大臣。黃帝常與岐伯、雷公等人坐而論道,亦有探討醫學問題,其中的很多內容便記載於《黃帝內經》這部書中,使《黃帝內經》成為中醫藥學理論之源。
《黃帝內經》本是道家修煉之書,其中包括有醫道的部分,《滕王閣序》的作者,唐代才子王勃,曾跟隨方外之人曹元學習過六年醫學祕術。曹元教會王勃後,也告知王勃「陰陽之道,不可妄宣也。」王勃之後勤學五年,就能「升堂睹奧」,學有所成,可以元神離體,神遊太虛,摒除俗穢,達致清明殊勝的神仙境界。後來王勃在《黃帝八十一難經序》中透露了醫道傳承的道序:從岐伯→黃帝→歷九師→伊尹→商湯→歷六師→姜太公→文王→歷九師→醫和→歷六師→扁鵲→歷九師→華佗→歷六師→黃公→曹元。
真正的醫道是神傳給人的,在傳承的過程中,能得「神技」者鳳毛麟角,得道的醫者是通過上師口傳密授和自己艱苦的修煉,才得以洞見人體之奧祕,發揮和運用人自身之功能,懷慈悲大善之心,達濟世救人之願。這些神技就遠非醫藥配方、經驗總結之皮毛,而是岐黃術之精要。師父選真傳徒弟則是要看其根基和德行的。如曹元收王勃為徒時,手撫摸其頭讚道:「無欲也。」因為只有有德之士才是可造之材,修成了才能真正造福蒼生。
作者之爭,真正的原因是:失去了道統,就搞得很混亂了,就連聖者之書都可以說由數千人共同寫成。《黃帝內經》若非成書於黃帝,就稱不上道家修煉之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