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澳大利亞企業領袖人才培訓專家戴斯.潘尼
2013年度最佳企業領袖獎(Best Business Leader)得主、培訓公司Proteus Leadership的創辦人戴斯.潘尼(Des Penny),與《新紀元》周刊分享20多年來培訓企業管理傑出領袖人才的歷程,並透露成為優秀將才的祕笈——善待他人;永遠保持樂天派的心態,把糟糕的境遇變成有趣。
文 _ 劉珍、馬穎慧
度過了愜意的聖誕新年假期,對於中小企業的運營者來說,在新的一年給自己充電——提升管理素質、領悟團隊領袖的藝術——通常都是實現新的夢想不可或缺的計畫之一。
找出讓事情做得更好的途徑
被尊為「管理大師中的大師」、「現代管理學之父」的彼得.德魯克(Peter F. Drucker)對於管理和領導,曾經精闢的總結道:「管理是把事情做對,而領導則是做對的事情。」從20年前創辦培訓公司之初,潘尼就懷著一個不變的信念——總能找到讓事情做得更好的途徑。
在上世紀90年代,身為人力資源部門的經理,戴斯.潘尼(Des Penny)有感於當時政府、高校或民間機構難以提供令人滿意的企管培訓,堅信能以更正確有效的途徑幫助企業家創建積極樂觀的工作場所和企業文化,於是他從自家的臥室起步,為學員提供自我發展課程,常收到反饋表示其課程可以「改變人生」。20年後公司發展成為培訓中心遍及澳大利亞五省、頗具威望的Proteus Leadership,其教授的管理領導技巧適合各個行業——製造業、健康醫療、IT、零售以及政府機構等,也為不同水平的學員量身訂做培訓內容。如今潘尼被認為是領導力以及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最樂觀、技巧可操作性最強的培訓專家。2013年獲澳大利亞唯一的中小企業管理專業月刊《我的生意》(My Business)評選為年度最佳企業領袖獎(Best Business Leader)得主。
潘尼的座右銘來自聖雄甘地:如果你希望看到世界改變,那麼第一個必須改變的就是自己。
除了將獨特的領導理念,通過舉辦各種講座、會議和社交活動,以風趣幽默的演講傳遞給學員,潘尼還是全國發行的季刊《Proteus Life magazine》的編輯和撰稿人,出版了著作《生活的眼睛》(Life Eyes–the gateway to who you really could be),同時,每周定期更新博客optimisticdisturber.com,與更多網友分享經驗。
天道酬勤,在獲得2013年度最佳領袖獎之前,潘尼於2008年取得南澳小企業冠軍獎(Small Business Champion Awards in SA)中的最佳教育服務公司(Best Educational Services company)以及南澳年度企業家(South Australian Entrepreneur of the year)的兩項殊榮。
將心比心 用不同的方式思考
「關心照顧好你的團隊,他們會用心照顧好你的生意。」潘尼在公司的網站上如此強調。幾乎快被現時中國人遺忘的「將心比心」,是潘尼認為優秀企業領袖獲得團隊凝聚力的精髓。
採訪表情豐富、幽默風趣的潘尼是一個令人愉快的經歷,語速和緩,沒有艱深的詞彙,但能體驗到一個傑出企業領袖的感染力。
戴斯.潘尼(Des Penny)接受訪談。(Proteus Leadership提供)
在分享成功經驗的時候,潘尼介紹了公司培訓課程的特點——花費很多時間考察和研究一個人應該如何獨立發展自己的優勢,以及改變思考方式,完全以積極正面的心態去應對。他說:「所以當我的學生結束培訓後,都覺得並不僅僅是學了一些新的管理技巧和理論,也學到了如何活用這些理論,以及如何可以改變自己原來的觀點,用一種不同的方式思考。所以他們能夠找到一種合適的方式來運用他們自己的技能。」
「在這方面我們公司團隊本身就有很多例子,Tamara女士本來只是從事兼職的列印工作,但是現在她是我們公司的高級主管。Maso先生原本也只是兼職,但現在他是我們企業服務部門的主管。對我而言,從事主管工作的人並不需要多聰明,而在於他們看待問題的方式,以及他們是否有熱情為別人工作和服務。有的人可能是非常優秀的生意人,但是如果這個人無法善待別人,那他的優勢也將無法長久。」
「所以只要學員回到各自的崗位中適當活用這些理論,他們都會成功。不但改變了自己思考問題的方式,也改變了他們的生活。」
「樂觀騷擾」 打破安逸心
為什麼將自己的博客命名為「樂觀的騷擾者」(The Optimistic Disturber)?潘尼解釋說:「我希望挑戰自己的學生。這種以積極的方式打破人的安逸心的方式很好,所以我開始撰寫這個博客。」
「目的是鼓勵他們採取行動,而不是被動的坐等天上掉餡餅。」「當人們來到我們公司的時候,他們在其他地方要花費三、四年學習的東西,在我們這裡六個月就領會了。」
在《生活的眼睛》一書中,潘尼在理論中揉合許多小故事:「我的寫作方式很簡單,就如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一樣。創辦經營企業的這20多年間,我們企業發生了很多很有趣的事情,別人認為很糟糕的事情在我這裡可能都很有趣,我喜歡與人們交流這些事情。」他說,讀者往往在閱讀中或者開心一笑,或者感動落淚,但之後都會從故事中被引導到各種理論的探討,比如最佳服務、領導與成員如何建立更好的關係等問題。
「我也經常提醒學員,要像孩子一樣保持好奇心,樂於去探索,不要老是抱怨甚至不願和自己不喜歡的同事或者客戶接觸,所以我的部分工作是改變他們對自己工作的態度。我們有很多轉變後樂於工作而感恩的例子。」
「人的快樂無法持久,對我而言,領袖往往缺乏的不是智慧、證書,甚至也不是工作能力,而在於觀察力。市場是怎麼想的,客戶是如何想的?你應該對於這些問題進行觀察,還是你僅僅堅持自己的方式,不肯改變?所以我就側重觀察力這一點,幫助客戶和學生對自己和企業有獨到的觀察和謀劃。」
給中國移民企業家的建議
隨著越來越多的大陸中國人加入移民潮,其中不乏在中國事業有成的企業家,那麼如何能在澳大利亞快速立足呢?潘尼表示:「我建議移民應該融入當地的社區,而不要僅僅聽從他們的中國代理的建議,他們應該與當地的企業進行跨行業的實質性的討論。」
「兩年前,我考慮過與中國合作,將我們在這方面的管理經驗介紹給中國,所以我去了上海。我從自己的經歷中學到的是,很多我們認為在澳大利亞可以實施的,獲得成功的東西無法適用於中國大陸,就是不行的,因為,中國的制度與澳大利亞完全不同。雖然當時我原本是有企業計畫,希望能在中國的上海或香港發展,因為,在我而言,亞洲的文化非常偉大令人嚮往,但是,我無意於批評誰,我們認為如果要去做什麼就應該以一種正確的方式運行,但是在那裡我們做不到。」
「我們在澳大利亞的業績很好,非常成功,希望不遠的將來我們的培訓服務能夠以某種方式進入華人社區,因為我們確實有很多東西可以提供和介紹給剛到澳大利亞的移民。」
想要更貼切地服務華人社區,他認為首先應該更深入了解中華文化。他說:「我熱愛中華文化,我們的項目也與文化相關,我希望能更多的了解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