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危機 普京的朋友和敵人
中共期待普京揮師進攻烏克蘭,進而在遭受西方嚴厲的經濟制裁後,在經濟上普京只能越來越依靠中共。圖為烏克蘭軍人於2月12日在切爾尼戈夫地區進行晝夜行軍戰鬥訓練。(Handout / Armed Forces of Ukraine / AFP)
從2021年3月至今,烏克蘭危機牽動全世界。普京在俄烏邊境屯兵15萬,北約和俄羅斯的戰爭一觸即發。美國多次警告俄羅斯集結軍隊或對烏克蘭發動軍事攻擊,但俄羅斯卻多次否認。
究竟普京意欲何為?在中國與美國、北約與烏克蘭、印度與日本、哈薩克斯坦與白俄羅斯等國之間,俄羅斯扮演什麼角色?
文•方天亮
從2021年3月至今,烏克蘭危機一直是國際社會關注的重點。
從2021年3月至今,烏克蘭危機一直是國際社會關注的重點。圖為2022年2月12日,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武裝部隊,在與波蘭、立陶宛接壤的格羅德諾地區舉行聯合軍習。(Leonid Shcheglov / BELTA / AFP)
也許是冷戰的歷史慣性,拜登總統上臺後,依舊把俄羅斯當成敵人。曾經以制約蘇聯和東歐為目的而成立的北約,在東歐巨變後依舊不斷東擴,還準備把從蘇聯獨立出來的烏克蘭也納入北約。
為此,老謀深算的普京,故意在俄烏邊境屯兵10萬。北約以為普京會像2014年那樣閃電入侵烏克蘭,搶走克里米亞。吸取七年前的教訓,美國和北約這次比較強硬,堅決反對俄羅斯藉機提出的烏克蘭不會成為北約成員國、不吸收原蘇聯加盟共和國加入北約、北約減少在東歐的駐軍等要求。
在僵持階段,美國和歐洲多國宣布撤離外交人員,同時美國派遣的幾千士兵也抵達了烏克蘭。
擁有眾多核武的北約和俄羅斯,好像戰爭一觸即發,有人將這場危機類比美蘇冷戰時的古巴導彈危機,還有人將其視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誘因之一,有媒體甚至稱,一旦開戰,歐洲格局將從此徹底改變。
毫無疑問,普京不是拜登的朋友。就在開戰前的談判期間,普京為了給習近平捧場,還專門參加了北京冬奧運開幕式,成為唯一到場的大國領袖。
不少西方專家把普京稱為習近平的朋友,但是,真正讀懂普京所作所為的人都明白:普京既不是習近平的朋友,也不是美國和北約的敵人,他只是想在中國與美國、北約與烏克蘭、印度與日本、哈薩克斯坦與白俄羅斯等國之間自由遊走,找準時機為俄羅斯撈取好處。
印俄結盟防共 普京釜底抽薪
西方媒體往往把俄羅斯當成中共的盟友,把普京當成習近平的小夥伴,但真實情況未非如此。
2021年12月6日,普京率領代表團旋風式訪問了印度。這是自疫情爆發以來普京第二次出國訪問,也是他三年內第二次前往新德里。
印俄是傳統友好國家,這次普京出訪,雙方簽署了28個協議,俄羅斯對印度輸出包括了S-400反導系統、AK-203卡拉什尼科夫突擊步槍、蘇-30MKI戰機、T-90C、T-72M1坦克及「普魯斯特」輕型兩棲坦克等一系列先進裝備。
這些武器都是中共害怕的,比如S-400防空導彈系統,中共比印度提早四年就向俄國申請購買,但卻是印度先到貨。據說S-400具有可以捕捉中共殲-20隱形戰機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雙方簽訂了一個「互惠後勤交換」條款(RELOS),允許印俄軍隊互相使用彼此的基地和後勤支持設施。這意味著印俄已經結為事實上的軍事盟友,俄羅斯正在全面武裝一個更加強大的印度,而且其矛頭直指中共。
2021年12月6日,普京訪問印度,雙方簽署協議,允許印俄軍隊互相使用彼此的基地和後勤支持設施。這意味印俄已結為軍事盟友,其矛頭直指中共。(Money Sharma / AFP)
為了對抗中共,印度在一年多前的2020年10月就和美國締結了軍事盟友的關係。也就是說,印度在對抗中共時,背後同時得到了俄羅斯和美國的支持,這是習近平不想看到的局面。
2022年1月17日,印度和菲律賓正式達成協議,印度將向菲律賓提供三套布拉莫斯(BrahMos)反艦巡航導彈系統,部署在面向南中國海的西海岸地區。
布拉莫斯導彈是印度最先進的超音速反艦導彈,而且第一次出口,就給了與中共在南海衝突最頻繁的國家之一菲律賓。
更為關鍵的是,這款導彈的核心技術完全來自俄羅斯,如果沒有俄羅斯點頭,印度恐怕是沒法單獨做決定把這款導彈直接賣給美國的盟友。
《經濟學人》:西方從普京學到的
2019年10月,《經濟學人》發表文章稱,2012年普京參加20國集團(G20)會議時,發現自己形單影隻,因俄羅斯被指控吞併克里米亞、入侵烏克蘭東部以及擊落一架載有荷蘭和澳洲乘客的客機,他被排除到文明世界之外,俄羅斯也被趕出七國集團並遭受制裁。受到冷落的普京,早早離開。
五年後的2017年,普京大搖大擺地重返世界舞臺,斡旋中東衝突,與中國建立戰略聯盟,離間北約盟國。2019年10月22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前往索契磋商有關敘利亞的重大問題,而不是去特朗普的莊園。10月23日,約40名非洲領導人飛抵索契,尋找武器和資金。
普京還與中國建立了密切關係,中國將俄羅斯同行視為幫助中國發揮日益增長影響力的資產。普京承諾幫助中國建立早期核預警系統,這項協議將有助於使全球力量平衡朝著有利於中國的方向傾斜。
文章還說,「普京發現,西方國家不願使用武力造成了權力真空。他可以入侵烏克蘭,派遣軍隊占領美國以前的勢力範圍,轟炸敘利亞的平民和軍事目標,相信西方不會冒險去報復。面對俄羅斯的侵略,西方傾向於退縮。這是一個錯誤。」
「如今普京希望西方解除制裁,默許他無限期掌權,但是西方不應該鼓勵他的冒險主義。最好有選擇地向普京學習:支持你的盟友、發揮你的優勢、不要在壓力下屈服,也不要製造可以被競爭對手填補的真空。西方需要強有力的外交政策來對付這個世界上的新強人。」
俄出兵哈國 與北京爭奪宗主國
在烏克蘭危機過程中,還有個小插曲,1990年唯一反對蘇聯解體的哈薩克斯坦,爆發了類似烏克蘭發生過的顏色革命。
2022年1月2日,哈薩克斯坦一夜間爆發大規模民眾抗爭。起因是官方取消補貼後,液化石油氣的價格漲了兩倍多,於是民眾開始抗議,出現了大規模集會,並與警方爆發激烈衝突。5日許多地區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但仍有成千上萬的民眾走上街頭抗議。
短短幾天,抗議者的訴求已經從簡單的民生議題,發展到公開提出民主化的政治訴求,如要求政府改革、地方州長要直接選舉、回歸限制總統任期和權力的1993年憲法、停止迫害公民活動人士、允許與當前政權無關的人士擔任權力職位等。
俄羅斯外交部一度在1月5日發表聲明,強調外部勢力不得干預,但第二天突然改口,聲稱應哈薩克斯坦總統的要求,將以獨聯體集體安全防務條約組織名義展開「維和行動」,立即向哈薩克斯坦派遣多達5000人的空降兵部隊,協助哈國政府軍鎮壓抗議者。
習近平也致信說,堅決反對外部勢力蓄意在哈薩克斯坦製造動盪、策動「顏色革命」,堅決反對任何破壞中哈友好、干擾兩國合作的企圖。
俄羅斯與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2015年啟動了三國歐亞經濟聯盟,形成了擁有1.7億人口的統一市場。同時,俄羅斯還在哈國租賃了著名的拜科努爾航天中心;俄核能主要原料也來自哈國,而且俄軍方租賃了哈西部的沙干靶場,俄的幾款最新式的洲際彈道導彈的測試,就是在這個靶場完成的。
儘管哈俄關係密切,但近些年哈國與中共關係升溫,先後建成了號稱「絲綢之路第一管道」的中哈原油管道、中哈天然氣管道等60多個合作項目。
時事評論員唐靖遠分析說,為什麼俄羅斯這麼快出兵干預,因為這不僅涉及俄羅斯很多實際利益,更是俄羅斯重新強化自己「宗主國」地位的絕好機會。
2022年1月6日俄羅斯出兵協助哈薩克鎮壓抗議者。時評分析,俄快速出兵干預,是因為這是俄重新強化自己「宗主國」地位的好機會。圖為集安組織維和人員離開哈薩克斯坦。(Vyacheslav Oseledko / AFP)
而習近平的那番話是說給普京聽的,弦外之音就是「你出兵維穩可以,但不要影響了我的利益」,而且習近平擔心,一旦普京掌控了哈國的能源控制權,等於是在「一帶一路」的咽喉要道上修了一道閘門,平時沒事的時候普京就等著收買路錢,一旦局勢有變了,隨時可以翻臉,讓「一帶一路」變成斷頭路。這會讓習近平非常被動。
一旦普京掌控哈國的能源控制權,等於在「一帶一路」的咽喉要道上修了一道閘門,隨時可讓一帶一路變成斷頭路。圖為2021 年9 月17 日,中哈連雲港物流基地跨境貨運班列。(Raul Ariano /Jiangsu Information Office / AFP)
拜登嚴重警告普京
美國總統拜登1月19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俄國如入侵烏克蘭,將會面臨非常嚴厲的經濟制裁。
他說:「如果俄羅斯入侵,它將被追究責任。如果只是一個輕微入侵,那是一回事,然後我們要為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而爭吵。」
他的言論引發了人們對美國可能如何應對俄羅斯入侵的疑問。
而普京則表示自己不會襲擊烏克蘭。他說自己只是回應烏克蘭的挑釁,並要求獲得保證北約不會東擴以及停止在俄國附近部署進攻性武器。
普京為何要這樣做呢?唐靖遠分析說,表面上看,普京在幫中共的忙,分散美國注意力,讓拜登兩線作戰顧此失彼。但實際上,普京是在充分利用習近平吸引美國絕大部分火力的有利條件時,用調兵來當作外交槓桿,迫使美國阻止北約東擴。
俄外長打臉北京 中俄不是盟友
1月17日,俄羅斯官方衛星通訊社報導,俄外長拉夫羅夫分別與美國、北約及歐安組織「三個平臺」舉行了第一輪談判後,對記者表示,俄中關係「沒有受到任何形勢的影響,其發展不取決於我們西方同行的看法。我們沒有用與中國交好來反對任何人」。
大陸黨媒對俄羅斯這個表態基本上都保持了沉默,因它等於又給了中共一記響亮的耳光,而且這記耳光還是當著美國和北約的面打的。
俄羅斯公開稱「中俄交好關係沒有用來對抗西方」,這等於再次明確告訴美歐,俄中關係並非軍事政治同盟,俄羅斯並非想拉攏中共來對抗美國及西方,也不會藉此損害美國及西方的戰略利益。
普京透過俄外長稱「中俄交好關係沒有用來對抗西方」,表態中俄並非盟友,澄清中共渲染的「不是盟友勝似盟友」的中俄關係。圖為2019年6月5日,習近平訪俄期間與普京出席莫斯科動物園熊貓館開館儀式。(Alexander Vilf / Sputnik / AFP)
這個聲明等於同時在對歐美和中共交底:一旦中美出現某個關鍵時刻,俄羅斯將會保持戰略中立。
唐靖遠分析說,為什麼普京不怕這樣的表態會得罪習近平,有兩個原因:一來中共爭霸的戰略意圖已經暴露殆盡,把西方得罪到了死地,沒有了退路,中共已經失去了與俄羅斯翻臉的本錢,只能不求中俄聯手,但求美俄不要聯手。對這一點,普京洞若觀火。
二來中共頻頻厚著臉皮要把中俄關係渲染成「不是盟友勝似盟友」,這已經影響到西方對普京的態度,給美俄關係的實質性進展造成了負面效果,如果普京不表態,很可能會被視為默認,所以普京不得不予以澄清,說白了就是提醒習近平,你不能拿著我的名頭去得了彩頭然後回頭還要壞我的好事,不能吃飯砸鍋。
普京不想打 藉土耳其調停下坡
2022年1月22、23日,烏克蘭危機突然升級,美英德比等多個國家宣布開始啟動外交人員或登記在烏克蘭的僑民撤離等行動,同時美國的軍事援助也抵達了烏克蘭。
到了1月28日,烏克蘭的局勢看起來似乎依然戰雲密布,俄羅斯一直持續不斷向烏東邊境調兵,烏克蘭也一直持續不斷地在接受各國支援的各種武器。一時間,烏克蘭地區劍拔弩張,大有戰爭一觸即發的態勢。
其間俄羅斯也積極與各方會談。儘管會談沒有明確結果,但美國和北約以先暫退半步的方式,給普京遞了一個臺階,然後普京給出了一個暫時按兵不動的暗示。
作為北約成員國之一的土耳其,在烏克蘭危機中多次公開強調應尊重烏克蘭領土完整、不承認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在這樣的僵持情況下,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出面居中調解,他宣布說自己將於2月訪問烏克蘭,協助化解雙邊的緊張關係。
俄羅斯方面馬上表示,普京將於2月結束北京冬季奧運會行程返國後,再宣布訪問土耳其的具體時間。
唐靖遠分析說,普京這次迅速回應土耳其的邀請出訪,甚至日期都還沒定下來就提前宣布,流露出普京的真實心態,他要穩住美國和北約,避免局勢被動惡化,因為現在是美國這一方的動作明顯更大,不停地撤離僑民、不斷地援助軍備,還不停發布各種嚴厲的制裁方案。
時評分析,普京迅速回應北約成員國之一的土耳其的邀請出訪,透露了普京的心態,要穩住美國和北約,避免局勢被動惡化。圖為2022年2月1日,頓涅茨克地區一個防空洞裡的烏克蘭士兵。(Anatolii Steoanov / AFP)
此時普京的戰略重點,已經不是打不打或什麼時候打了,而是傾向於防止打,防止事態突然失控惡化把自己拖入不得不打的處境,因為現在對他來說,已經處於相對有利的位置了。
傳習支持普京開戰 普京就坡下驢
1月27日,美國政治媒體POLITICO披露北京外交界圈子內流傳的一個內幕,說習近平私下表達了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支持,只是要求普京將入侵烏克蘭的行動推遲到冬奧會結束後。
這種消息很難得到證實,不過這符合習近平的利益。唐靖遠分析說,一方面習近平面臨內外交困,急需有人為其分擔壓力,他內心深處非常希望普京出面為他擋刀,去坐西方頭號敵人那把交椅;另一方面,如果俄烏開戰,這不但是牽制美國力量的絕佳機會,也是他全面考察美國及其盟友如何應對一個核大國發動武力進攻的絕佳機會,這種圍觀對他當然是利大於弊。
想當年,中共就是靠了圍觀蘇聯解體,才得了韜光養晦之計,為中共延壽了30年;也正是靠了圍觀美國及盟友群毆薩達姆,才有了信息時代作戰的基本概念。
以普京的精明,他大概不會陷入中共的借刀殺人之計。於是,習近平說開完冬奧會你就幹吧,結果普京馬上就提前宣布說,開完冬奧會我準備去土耳其轉轉,先談談再說。
由此看來,如果沒有特別意外的事件發生,烏克蘭危機基本上是打不起來的,普京會就坡下驢、見好就收。
不過,這也算是對拜登政府交鋒的第一大回合。俄羅斯與北約與美國自己的恩怨情仇還沒有了結,估計日後還會出現類似衝突和危機,除非西方社會不再把俄羅斯當成敵人。
中情局稱俄將入侵 普京否認揣測
等到了2月11日,烏克蘭東部局勢突然有了變化。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說,俄羅斯已經在烏克蘭附近集結了足夠的軍隊,足以隨時發動大規模入侵,而且很可能以空襲開始。同時,他還敦促所有美國公民在48小時內離開烏克蘭。
此前,美國早已批准給烏克蘭的援助超過6.5億美元,並運送了很多致命武器,包括.50口徑勃朗寧機槍彈、M141反碉堡彈藥及標槍導彈系統等。拜登政府還批准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及愛沙尼亞向烏克蘭捐贈美制裝備,如標槍反坦克導彈、刺針防空系統。就連英國首相約翰遜也表示不會退縮,已準備向歐洲東部部署皇家海陸空軍相應戰隊。
德國《明鏡》周刊引述知情人的報導說,美國中情局和軍方11日通知了美國政府與其他北約國家,說俄國可能最快在16日襲擊烏克蘭,還提供了許多細節,包括入侵路線等。
於是,20多個國家公開要求本國國民迅速撤離烏克蘭,不過,中共表示駐烏克蘭大使館不會撤離。
與此同時,拜登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先後再次與普京進行了緊急磋商,結果是拜登說並未取得有效進展,而普京則對馬克龍說,指控俄羅斯計劃入侵烏克蘭是一種「挑釁性揣測」。俄羅斯官方發言人也不斷批駁入侵說法是「歇斯底里」。
這次局勢很古怪,美歐各國都釋放隨時可能開戰的信息,同時不斷向烏克蘭運送大量軍備援助,但普京這邊則不停地表態說我們想談不想打、包括烏克蘭自己也極力表示說戰爭沒那麼近。
唐靖遠分析說,這背後可能存在兩個原因:一個是俄羅斯通過某種途徑釋放了假情報,讓CIA信以為真,另一個原因,不排除美國是刻意的一種外交手法,意思就是美國在判定普京不想真打的情況下,反過來擠兌對方:我們都準備好了,你非要拿腔作勢地要打,那就來吧,一大堆制裁等著呢,我們看看最後誰吃虧。
俄烏僵局三種可能性 中共最得利
2月19日,烏克蘭軍方表示,烏東親俄分離主義分子發動炮擊,造成2名烏克蘭士兵喪生以及另4人受傷。
2月18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了專精美俄關係的專家、美國天主教大學教授基瑪吉(Michael Kimmage),他認為有三種可能性:
一是俄羅斯全面入侵,普京的三大潛在目標:一、控制烏克蘭東部大部分地區,隨著時序推移,占領領土將被俄國吸收,或成為其殖民地。二、是推動烏克蘭政權更迭,扶植親俄傀儡政權,來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三是迫使烏克蘭政府主動要求停火,並同意俄方條件,即宣布保持中立,不再與歐洲和美國展開軍事合作。
第二種可能性是採取漸進戰術,不斷進行網路攻擊,並將軍隊留在烏克蘭邊界附近。這樣,俄羅斯沒有入侵就不會有西方制裁,但對烏克蘭壓力很大,也許最終能迫使烏克蘭停止向西方傾斜。
第三種是長期施壓,普京可能無限期地重複採取此前兩個月的行動,讓各國認為戰爭隨時可能爆發,於是在談判中逼西方讓步。這樣做,俄羅斯的成本最低,但長期下來可讓西方國家感到疲憊、不耐煩,甚至引發北約和歐盟的內部分裂,最後導致北約和歐盟永久拒絕烏克蘭加入。
筆者認為,第一種的可能性很小;第二種可能必須是美國和北約讓步,但他們早已騎虎難下了,比較難讓步;因此第三種可能性最大,這樣美國和西方國家就可能陷入類似阿富汗危機那樣的困境,一直難以脫身。
這至少對美國是一種牽制,對拜登總統的決策正確率做了減法,而普京會因此獲得俄羅斯人更高的聲望,但真正得利的恐怕是中共。就像北韓核武危機一樣,中共會乘機出來調停,並從美國和歐盟索取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