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與美歐衝突 中共是最大贏家
美歐之間對於處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長期意見分歧,而隨著俄羅斯轉向靠攏中國,中共在與俄羅斯的商務往來中處於更有利的優勢地位。對中共來說,大打兩面牌是很好用的手段。
編譯 _ 李清怡
2月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會面時,宣布兩國將聯手解決烏克蘭衝突。奧巴馬猶高調云:「俄羅斯的武力擴張只會加強美國、德國與其他歐洲國家之間的聯盟。」真是這樣嗎?全球政治風險諮詢機構「歐亞集團」(Eurasia)創辦人布瑞莫(Ian Bremmer)在《時代雜誌》撰文表示,美歐之間對於處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長期意見分歧,已經使得跨大西洋結盟處於緊張的態勢,而且使得中共成為最大的贏家。
美歐制裁普京僵持不下
在最近召開的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上,美歐雙方都試圖淡化彼此之間的分歧。
美國國務卿凱瑞堅稱,美國與歐洲之間只是在制裁手段上有不同,但在謀略上並不存在歧異。這些話不過是泛泛之談。事實上,雙方都認為俄羅斯是衝突的主事者,目前已經造成5000多人喪生,150多萬人背井離鄉;雙方還一致認為俄羅斯應當歸還克里米亞,並停止向頓巴斯戰區派兵和輸送武器。雙方也一致認為,俄羅斯必須尊重烏克蘭的領土主權及其加入歐洲聯盟的權利。
但是,俄羅斯並無意接受這些看法,也就是說,「手段」成了決定全局的關鍵,如何讓普京做出讓步,這才是美國與歐洲之間的僵局所在。
當務之急在於是否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奧巴馬政府、英國和加拿大都在考慮之中,美國政府官員中也有人在力推此事,如亞利桑那州參議員約翰.麥凱恩,不過目前歐洲外交政策中發聲最強的德國,則持反對態度。
懲罰俄羅斯等於是懲罰歐洲
雙方的分歧暴露了更深層的矛盾,美國策略的焦點並不是要保衛烏克蘭,而是要制裁俄羅斯。華盛頓當局可以不在乎與莫斯科之間關係搞糟所帶來的經濟影響,2013年,俄羅斯是美國第23大貿易夥伴,僅占美國總貿易額的1%,但是,同年,俄羅斯卻占歐洲貿易額的10%,是歐盟第三大貿易夥伴,歐洲許多國家在能源及銀行、金融、農業等方面都依賴俄羅斯的支持,所以懲罰俄羅斯等於是懲罰歐盟。
其實,無論是協商還是制裁都無法讓普京做出讓步,至少無法很快消除給烏克蘭造成的巨大損失和痛苦。
但是,隨著烏克蘭衝突的加劇以及要求採取行動的呼聲高漲,美國與歐洲很可能開始著手各行其是,這樣一來,對雙方可都不是什麼好事。
中共才是真正的得利者
一旦美國與歐盟之間針對俄羅斯的策略無法達成共識,誰將是最大的贏家呢?當然不是普京。他執意入侵所獲得的成果不過就是一個分裂的烏克蘭、與西方國家關係破裂以及一個破碎的經濟,中共才是真正的得利者。中共一開始就不同意大部分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入侵做出強力的反應。隨著俄羅斯轉向靠攏中國,中共很謹慎的與美歐之間保持關係,同時也在與俄羅斯的商務往來中處於更有利的優勢地位。對中共來說,大打兩面牌是很好用的手段。
普京驟然轉向中共 不利全球
不久前,俄羅斯拿到了向中國出口4000億美元天然氣的訂單,與中國簽署了245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就此打開了中國參與俄羅斯基礎建設項目的大門。歐洲理事會外交智庫(European Council for Foreign Relations)訪問學者葛布茲(Alexander Gabuev)認為,普京最初對中國經濟的崛起可以說是非常擔心,而從去年俄羅斯受到西方和美國的制裁後,普京便驟然轉向了中共。
葛布茲寫道:「俄羅斯不得已靠攏中共的狀態持續越久,其造成的後果就越加重要。一些關鍵性因素可能成為不可逆,如武器交易、中國對俄羅斯重要能源礦藏的控制,以及對俄羅斯、歐洲利益及全球安全造成長期的影響,可能在普京下台後,影響仍會持續。」
中俄交好將導致經濟制裁失效
華盛頓自由燈塔(Washington Free Beacon)網站Daniel Wiser也刊文稱,北京與莫斯科的關係日益密切,頻頻交易,可能令西方對普京的制裁無濟於事。
近期由於油價大跌,加之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引起西方制裁,致使俄羅斯經濟惡化,儘管中俄雙方長期以來一直是競爭對手,莫斯科還是轉向北京,尋求支持。
中國海關的一月初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從OPEC的原油進口量大跌,而從俄羅斯進口的原油量竟然飆升了36%,與此同時,中國從沙特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的原油進口量分別下降了8%和11%。
從上述數據看來,俄羅斯因製造烏克蘭危機而受到西方國家的制裁,普京因此轉向中國尋求經濟拯救,也促使中國進口結構發生了變化。
中俄兩國數十年來一直在亞洲相互較勁,現在看來,情勢是對中共有利,而中俄日益緊密的關係,可能導致美歐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失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