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談節說文》正月十五元宵節知多少(第三十九集)|#新紀元

2021年2月26日是元宵節。元宵節也叫上元節、元夜、元夕、小正月、小年或春燈節等。

自漢興起的元宵節,是把傳統節日習俗體現得最為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有詩為證:
法輪環宇轉,天官賜福來。
春風含夜梅,明月逐人來。
燈樹千光照,億家燈謎猜。
放焰如花市,真相擺春台。
     
                                                                                圖編  新紀元陶文

今天的《談節說文》專欄第三十九集,我們來說說中國的傳統節日正月十五元宵節。

黃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節,在傳統文化裡,是個天上人間交會的美好日子。

元宵節歷史久遠,內涵豐富。關於元宵節的來源與習俗的形成,說法頗多,多與對神的祭祀相關。

這一期我們就來探一探元宵節賞花燈和吃元宵的起源,探一探隱藏在其起源背後的精神根源為何?

  • 元宵節與神

元宵節也稱為「燈節」,這一天燈會場通宵張燈,樂音助興,供人玩賞。那麼在中華文化中元宵賞燈到底是從何時開始的呢?相傳這種做法開始於漢朝,而且不僅一種說法。

比較有史據的說法源自漢武帝對太一神(泰一神)的信仰。太一神是天神中最尊貴的。《史記》記載,漢武帝接納方士謬忌上書建言,禮敬祭祀太一神,於是在甘泉宮修建了太一祠壇,用最高等級的太牢禮舉行大祭,當黃昏天光微微暗下來時,祭壇就燃起盛大的燈火,徹夜通明;祭祀中常見流星劃過祭壇的上方。(《史記.樂書》)彼時天人共會,非常殊勝。當年是在年初的上辛日舉行的,後來成了元宵節燃燈賞燈的起源。

另有一種傳說:元月十五日夜張燈賞燈與佛教儀典有關,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永平年間(西元58—75年)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說印度是以正月十五為參佛的吉日良辰。(《大唐西域記.卷第八》)提倡佛法的漢明帝於是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一律「燃燈敬佛」,從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元宵夜張燈結綵的風俗。

第三種傳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傳說之四也是源於漢朝,說是戡平「諸呂之亂」這一天是正月十五日,之後每逢這一天漢文帝都感謝上天的恩典與民同樂。因為正月十五夜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夜,就稱之為「元宵」,白晝裡興市集,夜間燃燈賞月,熱鬧非凡。

第二,元宵節習俗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爲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今陝西西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室的推動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唐玄宗(685年-762年)開元盛世的時候,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唐玄宗在皇宮專設了觀禮臺,與羣臣百官賞燈看戲,唐玄宗的元宵燈會上,有歌舞、雜技、魔術等百戲,也有胡旋舞、霓裳羽衣舞、龜茲樂、天竺樂等樂舞,還有琵琶、笙、笛、箜篌、拍板等組成的伴奏樂團。

京城的匠人毛順,給唐玄宗在上陽宮做成了二十座燈樓,每座高一百五十尺。金光璀璨,極爲壯觀。(韓鄂,《歲華紀麗.上元燈樓》)唐朝的元宵節歷時三天,非常熱鬧,官員、商人、老百姓幾乎會傾巢而出,甚至是一些沒有軍事任務的士兵都會參加活動。已發展成爲全民性的狂歡節。

宋代,元宵燈會在規模、燈飾的奇幻精美方面甚至勝過唐代。宋朝沿襲了唐朝的習慣,上元節及其前後各一天,城中張燈,大內正門結綵成了山樓,掛起燈籠,搭起露臺,宮廷樂隊演出各種劇目。

正月十五皇上到道觀上香,然後帶著太子、后妃和宮人們登上宣德樓,觀賞御街的燈籠,宴飲大臣。皇城的內城牆上都掛滿了燈籠。搭起山棚供人表演觀看。搭起的山棚正對著宣德樓。遊人湧到御街上來看熱鬧,「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聲嘈雜十餘里。」 (《東京夢華錄》)

晚上,把舊城門打開一直到天亮,讓百姓盡情觀看,後來增加到了正月十七和十八兩天。到了宋徽宗政和年間,下詔放燈五天。正月十八謂之收燈。燈的樣式繁複多樣,那時還興起了猜燈謎,這種娛樂益智的活動受到人們喜愛,廣爲流傳。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

到了元朝,大部分假期都被取消,元朝統治者認爲工作就是休息,全年假期只有16天。

永樂初年,明成祖下令在皇宮午門外紮鰲山萬歲燈,與民同樂。據《皇明通紀》中載:「永樂十年正月元宵,上賜百官宴,聽臣民赴午門外觀鰲山三日,自是歲以爲常。」

鰲山萬歲燈是一種用數千種幾萬盞彩燈摞疊成山形的大型彩燈藝術,中間用五色玉柵簇成「皇帝萬歲」,經燈火照射,五光十色,熠熠生輝。另外有數百伶官奏樂,下有百藝羣工演出。到二更時,明成祖乘小轎出宮門觀鰲山,皇后、妃嬪及大臣們隨後,此時笙歌喧闐,伎舞翩躚,花炮齊放,熱烈壯觀。待皇帝觀畢退去,百姓即如潮水般湧向鰲山。後來的燈節持續時間更長,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天,以示歌舞昇平。

進入清朝,宮廷不再辦燈會,但民間的燈會仍然壯觀。雖然燈會只有三天,但也燈火璀璨,燈也更加精緻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

具體的民俗活動有:

 1. 花燈寄寓

民間在除夕供奉老天爺時要設立「天地堂」。人們在院子裡紮一小棚,棚裡面小桌上立著「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擺著香爐、供品,還掛著一盞燈籠,燈籠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據說姜太公當年封神時,別人都封了,就是忘記了封自己,自己沒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爺坐在一起。因燈籠與神有關,所以也賦予很多象徵意義。

2. 放天燈

「放天燈」,是過去人們在躲避盜匪侵襲而四散逃逸之後,以燃放天燈為互報平安的信號。由於避難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節,從此以後,每年這一天,人們便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所以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其後逐漸演變為向上天祈福許願的民俗活動。天燈上寫滿了心裡的各種祈願,希望天燈能上達天庭,帶給人無限的希望和光明。

                                                                                                                                  圖編  新紀元陶文                       
3. 元宵花燈

元宵花燈跟唐太宗李世民鼓勵讀書有關,民間都把小孩送上學。入學的第一個節目叫「開燈」,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燈帶到學校去, 請一位博學的老先生點起來,象徵前途光明。從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稍後開學,因此開學的花燈,也成了「上元節」的點綴。
4. 元宵燈聯

元宵張燈是中國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不僅有大量膾炙人口的元宵詠燈詩,而且也留下了無數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燈聯。

南宋有個叫賈似道的人鎮守淮陰(今揚州)時,有一年上元燈節張燈,門客中有人摘唐詩詩句作門燈聯「天下三分明月夜,揚州十里小紅樓。」據說,此聯為中國最早的燈聯。此後歷代都有人爭相效仿,在大門或顯眼的柱子鑲掛壁燈聯、門燈聯,不僅為元宵佳節增添了節日情趣,也為賞燈的人們增加了欣賞的內容。
第三,元宵節食俗

元宵節當然要吃元宵,元宵在製做方法上也南北各異,南方一般的叫法是吃湯圓,北方多為吃元宵,然而生意人更多的把湯圓叫為元寶。由這些不同的叫法可以看出,一個小小的湯圓,蘊含著非凡的意義。湯圓為圓球狀,象徵團團圓圓,發財等美好寓意。一家人能團團圓圓,和氣美滿。北方的元宵多用籮滾手搖的方法,南方的湯圓則多用手心揉成團。元宵一般是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可湯煮、油炸或蒸食。 南方的湯圓是由糯米做成,口感也是香糯美味。
唐代元宵節要吃麵蠶。呂原明的《歲時雜記》提到:「京人以綠豆粉為蝌蚪羹,煮糯為丸,糖為臛,謂之圓子鹽豉。撚頭雜肉煮湯,謂之鹽豉湯,又如人日造蠶,皆上元節食也。」此外,鄭望之的《膳夫錄》:「汴中節食,上元油錘。」也記載了唐代元宵節吃油錘,類似後代的炸元宵的習俗。

到了南宋,出現了「乳糖圓子」,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了。明代直接稱這種糯米糰子為「元宵」。

清朝康熙年間,御膳房特製的「八寶元宵」,也可說是當時的創意美食,讓元宵的吃法添了新意。

元宵節的吃食,各地不盡相同,正所謂的「十里不同俗」,平地曰「十五扁,十六圓」,一天吃餃子,一天吃元宵;山區則是「十五打油茶,十六捏餛飩」。

除了元宵,傳統的食俗還有:生菜,元宵茶,油(麵)茶,油錘,餃子,棗糕,
粘(年)糕,麵燈等。

追本溯源,原來元宵節賞花燈、吃元宵,都是因敬仰天神而起,伴隨誠敬祭祀而生。「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注:隋煬帝《廣正月十五日於通衢建燈夜升南樓詩》詩句】 佛法開傳,慈悲眾生,啟悟眾生。唯有在神佛的護祐之下,人間才能有年年美好的元宵節,也唯有在誠心敬仰神佛中,堅定向善,才能得到神佛的護祐,度過危難,感受生命提昇的美好元宵。

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謝謝大家的觀看,下次節目再見。

文章編輯:林慧心
校對審稿:張姬英
圖片編輯:陶文
責任編輯:Jordana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