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節說文》雨水時節:春回大地(第三十八集)視頻|#新紀元
2021年2月18號是雨水。
寒冬隱匿,春回大地,盎然春意,心頭洋溢,雨水節氣,佳音送你。
雨水是進入春天的變奏曲,今天的《談節說文》第三十八集,我們就來談談《雨水時節:春回大地》
圖編新紀元陶文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雨水是全年的第二個節氣,緊隨著立春的腳步而來。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因此,雨水時節,春風遍吹,冰雪融化,空氣濕潤,雨水增多,自然界處處呈現出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
雨水典故
「詩經」中有一篇標題為「鴟鴞」的詩,描寫一隻失去了自己小孩的母鳥,仍然在辛勤的築巢,其中有幾句詩:「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此下民,或敢侮予!」意思是說:趁著天還沒有下雨的時候,趕快用桑根的皮把鳥巢的空隙纏緊,只有把巢堅固了,才不怕人的侵害。
後來,大家把這幾句詩引伸為「未雨綢繆」,意思是說做任何事情都應事先準備,有備無患。
雨水民俗
雨水一到,全年的農業週期正式開始。可謂「春雨貴如油」。越冬作物開始返青,古人這時都很注意土地保濕,及時灌溉。而與雨水相關的民俗活動,除了離不開農事外,也有很多有趣的習俗。
占稻色:
「爆米花」裡說豐年,占卜收成以農為本,古今同一,於古為烈。雨水節氣期間「占稻色」就成為一種試圖把握農事的傳統習俗。自宋代開始,吳、越民間便有正月十三、十四「卜穀」的習俗:通過爆炒糯穀米花,來占卜稻穀收穫的豐歉情況,「爆米花」白花花的越多成色越好,預示著這年稻子將會高產。
罐罐肉:
雨水有個重要習俗:女婿贈送岳父母一個典型禮品就是「罐罐肉」:用砂鍋燉了豬腳和大豆、海帶,再用紅紙、紅繩封罐口以表敬意。如果是新婚的女婿送節,岳父母還要回贈雨傘,寓意遮風擋雨,也有祝願女婿人生旅途順利平安的意思。
另外,女婿登門拜訪岳父母。送節的禮品通常是兩把籐椅,上面纏著一丈二尺長的紅腰帶,這稱為「接壽」,象徵著健康和長壽。
撞拜寄:認門乾親好成年 見誰「撞」誰
「拜寄」在北方也稱「認乾親」,南方多稱「認寄父」「認寄母」等。古代自然條件、醫療條件都較差,這種在民間廣泛流傳的保育習俗,就是希望聯合社會與自然的力量,共同呵護兒女成長。
雨水養生
雨水節氣到,天氣在變暖,心情在變好,衣服在減少,春裝在走俏。乍暖還寒時,不要穿太少,注意要保暖,小心患感冒,莫讓友牽掛!
雨水過後人身體也感到生機和暢,更願意多去室外活動,但要注意防風保暖,避免風邪和倒春寒的侵害。此時節勿冒冰凍,也別捂得過於溫暖造成陽氣鬱結,養生要早起夜臥,以緩形神。
雨水養生有3個具體小貼士:
春寒保暖
倒春寒通常出現在雨水時期,需要額外呵護應對。此時天氣多低溫潮濕,過早脫下棉衣會導致體熱外泄,濕寒滯留體內,易傷骨關節致病。此外,年老體弱者和孩童勿用冷水洗漱。
祛濕護肝
春季肝氣旺盛,雨水時節需注意肝氣的疏泄條達。固護肝脾可以多食紅棗、淮山、蓮子、韭菜、菠菜、柑橘、蜂蜜、甘蔗等;少食狗肉、羊肉等溫熱之品;忌食花椒、茴香等辛熱之品。此外,粥類素來有健脾利濕的功效,在雨水節氣服用養生粥,對潤和脾胃、調理肝氣大有益處。
喝水勤煉
雨水時節空氣濕潤,風邪漸增,常會出現皮膚、口舌乾燥等現象。平時應多吃新鮮的果蔬補充水分,儘量多喝溫水,不宜輕易飲用涼茶,以免導致虛火更甚。此外,冬天運動量較少導致大腦供血不足,很容易
圖編新紀元陶文
「春困」,起居方面宜順應天時,多加鍛煉以達到疏通經絡、神清氣爽的效果。
該事先準備,以免臨時手忙腳亂。
雨水諺語
1、雨水落雨三大碗,小河大河都要滿。
寓意:這是湖南地區的諺語。是說雨水節氣裡降雨,今後的雨會很多,以小河大河都要滿來形容雨水多。
2、雨水陰,夏至晴。
寓意:雨水日陰天,會一直陰天,直到夏至才會放晴。
3、冷雨水,暖驚蟄;暖雨水,冷驚蟄。
寓意:雨水日天氣寒涼,到了驚蟄天氣就會變暖;雨水日天氣暖和,到了驚蟄還可能會降溫。
4、雨水節氣南風緊,則回春早;南風不打緊,會反春。
寓意:這是湖南地區的諺語。雨水節裡南風刮得緊密,說明天氣暖得快;雨水節裡南風少,很可能會出現「反春」現象,即天氣會轉冷。
5、早晨落雨晚擔柴,下午落雨打草鞋。
寓意:這是湖南地區的諺語。即早晨下雨當天停,下午下雨會連續不斷。
6、雨打五更頭,午時有日頭。
寓意:雨水節裡五更(凌晨3~5點)下雨,到了中午時候天就會放晴。
今天的節目就說到這裏,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校對審稿:張姬英
圖片編輯:陶文
責任編輯:Jorda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