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談節說文》 冬至節氣 正義陽升 (第三十一集)|#新紀元

                                                                                                                         《 冬至》圖編(新紀元陶文)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大如年」,所以一般人也把冬至稱為「冬節」、「長至節」或「亞歲」。

「冬至一陽生」。《易經》中有「冬至陽生」的說法。節氣運行到冬至這一天,陰極陽生,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而發揮其滋補功效。

「今年冬至進補,明年三春打虎」。
古代養生修煉非常重視陽氣初生這一時期。認為陽氣初生時,要像農民育苗、婦人懷孕一樣,需小心保護,精心調養,使其逐漸壯大。因為只有人體內的陽氣充足,才會祛病延年。所以子時、子月在養生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轉現漸強,天地陽氣回升,所以古人將冬至視為吉日。其實天地間的萬事萬物都是融合貫通的。天人合一嘛。所以,冬至節氣與美國大選也休戚相關。
美國總統大選,在冬至前後正義力量開始湧現,正如神選之人美國總統川普說的,戰鬥剛剛開始。


今天的《談節說文》第三十一集,我們一起來聊聊《冬至節氣  正義陽升》
今天要介紹的節氣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冬至」,2020年冬至時間從12月21日18:02分開始。進入冬至後,代表北半球的冬天也真正來臨囉!冬至的「至」是「到來」的意思,也就是說這一天因為陽光直射南回歸線,造成北半球白天最短而黑夜最長的情形。

冬至由來
根據周朝的記載,民間有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動,周秦時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專門過「冬至節」是自漢代以後才有,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迴圈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後來一般新年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
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
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冬至習俗
一/餛飩麵: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麵」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凶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

二/吃狗肉: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三/吃餃子:每年黃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四/紅豆糯米飯: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冬至養生
「冬至一陽生」。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最重要的節氣,按八卦學說,此時為地雷復卦。卦象中上面五個陰爻,下面一個陽爻,象徵陽氣的初生。我國古時曾以冬至定為子月,即一年的開始。在一天十二時辰中,子時也是人體一陽初生的時間。

冬至進補要恪守三種功能:一要有保溫功能,即多吃能增加熱能供給,富含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肉類、蛋類、魚類及豆製品等。二要有禦寒功能,醫學研究表明,人怕冷與其體內缺乏礦物質有關。因此,應注意補充礦物質。中國人一般以「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冬令進補時間的選擇因人而異,有三種方法:專家認為,患有慢性疾病又屬於陽虛體質的人需長時間進補,可從立冬開始直至立春;體質一般而不需大補的人,可在三九天集中進補;冬至是數九的開始,因此民間認為,在冬至前後進補為最佳。
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節,患心臟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天冷也易凍傷。因此,在寒冬季節,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來說,要特別提高警惕,謹防發作,應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1.注意防寒保暖。在氣溫降到0℃以下時,要及時增添衣服,衣褲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軟寬鬆,不宜穿得過緊,以利血液流暢。
2.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煙,不過度勞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緒要穩定、愉快,切忌發怒、急躁和精神抑鬱。 
4.進行適當的禦寒鍛鍊,如平時堅持用冷水洗臉等,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和耐寒能力。 
5.隨時觀察和注意病情變化,定期去醫院檢查,服用必要的藥物,控制病情的發展,防患於未然。

 

撰稿:龐鐘
主持人:明月
校對審稿:張姬英
視頻製作:BN
圖片編輯:陶文
配樂演奏:劉紹姍
作曲/配器:劉紹姍 dollysdream1《正見天音網》網
相關連結: https://big5.zhengjian.org/zj/music
視頻來源:新紀元《談節說文》
畫面素材:張德容/Rich Crankshaw/https://www.pexels.com/新唐人/大紀元/pixabay

發表時間:2020年12月27日
責任編輯:Jordana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