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中文大學研究了中共肺炎患者的糞便,發現所有患者都有腸道菌群失衡的現象,腸道中益菌減少,惡菌增多。即使病人康復出院,這種微生態失衡的情況依然持續|#新紀元
#新紀元 #傳統 #價值 #真實 #大陸 #禁聞 #中共肺炎
#支持我們 👌訂閱👍按讚🔔小鈴鐺
最近,香港中文大學研究了中共肺炎患者的糞便,發現所有患者都有腸道菌群失衡的現象,腸道中益菌減少,惡菌增多。即使病人康復出院,這種微生態失衡的情況依然持續。 内容: 香港中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在今年2月至3月,研究了15名香港中共肺炎患者的糞便樣本。這15名患者中,7名男性,5名女性,症狀從輕微到高危都有。在他們住院直到出院,每星期收集2至3次他們的糞便樣本,並與15名健康人的糞便樣本進行比對分析。
研究發現,23種腸道細菌與中共肺炎的嚴重程度有關。 中大醫學院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秀娟介紹,新型冠狀肺炎(中共肺炎)病毒透過細胞膜表面受體,也就是ACE2受體入侵人體,而ACE2受體主要分佈於肺部與消化道。
她說,腸道的微生態對於ACE2受體的表達有影響,可能是造成新冠肺炎(中共肺炎)病毒感染及病情嚴重程度的關鍵。 黃秀娟又指,新冠肺炎(中共肺炎)重症患者缺乏某些特別的益菌。即使在他們康復出院後,這種腸道微生態失衡的現象仍然持續。研究也發現,四種擬桿菌可以抑制病毒載量及ACE2受體的表達。她指出,腸道中這些益菌的數量多,能抑制ACE2受體的表達,從而減少病毒與ACE2受體結合而攻擊人體的機率。
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補充說,除了新冠肺炎(中共肺炎)病毒與腸道菌群失衡有關,過去的研究也顯示流感病毒、輪狀病毒感染的嚴重性都與腸道細菌有關係。 人的腸道中居住著38萬億的細菌,細菌的微生態除了影響消化系統,也與免疫系統息息相關。
據中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主任陳基湘介紹,當我們提到人體中的微生物時,有兩個概念,一種是單一的致病細菌,例如沙門氏菌會讓人腹瀉;另一種則是「微生態」,指的是許多微生物構成的生態環境。 陳基湘說,人體中最多細菌生活在腸道內,佔人體中微生物總量的95%,其中多數都是有益菌,如果稱量一下,這些細菌的重量達到1~2千克。 為甚麼腸道可以容納這麼多細菌呢?
因為腸道彎彎曲曲,表面凹凸不平,因此腸道表面面積很大,相當於兩個網球場大小,有400平方米。 陳基湘很幽默地說:「細菌在這裏住得很開心,不像香港人住在細小的蝸居裏。」
陳基湘說,這些腸道內的微生物對人體生理機能起到巨大作用,重要性猶如一個「器官」。不同於人體其他器官心肝脾肺腎,每個人腸道內的細菌品種有很大差異。影響微生態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人的遺傳基因、居住環境,甚至是出生方式,剖腹產還是順產都會影響體內的微生物。而生活習慣、飲食、運動、壓力等等都有很大影響。
影片製作:fx
畫面來源:香港大紀元
國語配音:BN
責任編輯:Vion Lo
《百國聯軍復仇 港台成爆點》新紀元6月號
👉 購買網址:https://bit.ly/2Xma3V0
-----------------------------
支持《新紀元周刊》請 follow #新紀元周刊
🔔 官方網站 ➡️ https://www.epochweekly.com
🔔 購物商城 ➡️ https://shop.epochweekly.com
🔔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newepochweekly
🔔 Line@ ➡️ https://line.me/R/ti/p/%40epochweekly
🔔 YouTube ➡️ https://bit.ly/2T8nQe8
🔔 Twitter ➡️ https://twitter.com/newepochweekly
🔔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newepochweek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