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與病毒】中共肺炎屢現反常傳染致病模式比伊波拉與薩斯更危險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2月11日發表,黃色為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下的新冠病毒,藍色和紫色是皮膚。樣品來自美國一個感染了新冠病毒的病人。(AFP)
中共病毒傳染源、致病機理至今仍迷霧重重;潛伏期變化不定,屢現反常傳染模式;病理顯示,患者肺脾心腎腦皆受損。專家警告,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危險性比伊波拉病毒更大;中共肺炎傳染力比薩斯強20倍;致命性是流感的23倍。
文:韓雲鷺
中共肺炎患者14大典型症狀
世界衛生組織(WHO)2月28日發布《世衛及中國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聯合專家組考察報告》(WHO-China Joint Mission o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這份40頁的英文報告匯整自2月16日至24日考察結果。
報告有多項發現,其中認為,2019年冠狀病毒(實為中共病毒)特性屬於新發現病原體(pathogen),人類尚無已知的免疫力。這項病毒在人類冠狀病毒中獨一無二,具有高傳播性,且對某些高風險人群具有致命威脅,將造成巨大的社會和經濟破壞。呼籲國際必須以假設全球人口均容易感染病毒來制定應對措施。
此外,報告認為,經對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比對後顯示,與蝙蝠攜帶的冠狀病毒關係最近,同源性為96%,蝙蝠似乎是這項病毒的宿主,但中間宿主尚未查明。由於不確定來源關聯,因此已發生疫情的地區必須考慮病毒復發的風險。
報告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症狀並非是特定的,從無症狀到嚴重肺炎和死亡。到2月20日為止,所搜集的共5萬5924例實驗室確診病例中,發現患者14個典型跡象和症狀,包括:
發燒(87.9%)、乾咳(67.7%)、疲勞(38.1%)、有痰(33.4%)、呼吸急促(18.6%)、肌肉或關節痛(14.8%)、喉嚨痛(13.9%)、頭痛(13.6%)、發冷(11.4%)、噁心或嘔吐(5%)、鼻塞(4.8%)、腹瀉(3.7%)、咯血(0.9%)、結膜充血(0.8%)。
患者肺脾心腎腦皆受損
中共國家衛健委3月4日公布「第七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新增了「病理改變」部分。根據這部分的內容,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不僅會導致肺臟發生嚴重病變,包括脾臟、肺門淋巴結和骨髓、心臟和血管、肝臟和膽囊以及腎臟等其他器官,也會發生病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
新版診療方案指出:依「目前有限的屍檢和穿刺組織病理觀察結果」,顯示死者肺臟呈不同程度的突變,脾臟明顯縮小,心肌細胞可見變性、壞死,間質內可見少數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和(或)中性粒細胞浸潤等多器官病變。
據新版診療方案的「病理改變」部分介紹,新冠肺炎患者的肝臟和膽囊的病理改變中表現為:肝臟體積增大,暗紅色。肝細胞變性、竈性壞死伴中性粒細胞浸潤;肝血竇充血,匯管區見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細胞浸潤,微血栓形成。膽囊高度充盈。
在患者的腎臟病理改變中,腎小球球囊腔內見蛋白性滲出物,腎小管上皮變性、脫落,可見透明管型;間質充血,可見微血栓和竈性纖維化。
在骨髓的病理改變中,發現骨髓三系造血細胞(粒細胞、紅細胞、巨核細胞)數量減少。
其他器官則表現為腦組織充血、水腫,部分神經元變性;腎上腺見竈性壞死;食管、胃和腸管黏膜上皮不同程度變性、壞死、脫落。
此外,3月4日國務院在聯防聯控機制記者會上公布第七版診療方案,修改內容提及發現患者出現腦組織充血、水腫,部分神經元變性,證實病毒會入侵病人的中樞神經系統。
《柳葉刀》:新冠早期危重患者死亡率超60%
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論文,指出武漢新冠疫情早期危重患者死亡率超60%。這一研究的樣本是武漢金銀潭醫院收治的52例危重患者。
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論文,指出武漢新冠疫情早期危重患者死亡率超60%。圖為1月18日一名患者被送進金銀潭醫院。(AFP)
研究表明,這52名患者中,截至2020年2月9日,已經有32名去世。這些去世的患者進入重症加護病房後,一般在七天左右就死亡了;在52名患者中,死亡率達到61.5%。
這些患者以中老年男性為主,平均年齡達59.7歲,67%是男性;其中21位有慢性病,98%有感冒症狀。研究還指出,新冠病毒(中共病毒)對醫療資源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死亡率高與此有關。
這項研究是由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和金銀潭醫院的研究人員共同作出的。
美專家:中共病毒一旦入肺 即達致命「臨界點」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專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對於大多數感染者來說,如果病毒停留在鼻腔和咽喉,只會引起咳嗽。而病毒一旦侵入肺部,感染者就開始進入危險狀態,接近致命性「臨界點」。
NIAID病毒發病機理和進化科負責人陶貝伯格(Jeffery K. Taubenberger)稱,感染通常從鼻子開始,一旦進入體內,病毒就會侵入保護呼吸道的上皮細胞。如果病毒在上呼吸道中就得到遏制,通常會導致不太嚴重的疾病。但如果病毒沿呼吸管向呼吸樹和肺組織的周圍分支蔓延,則可能引發該疾病的更嚴重階段。
陶貝伯格表示,病毒不但直接造成肺炎損害,還會導致人體過度免疫反應造成的繼發性損害。
陶貝伯格說,病毒進攻時,人體會立即試圖修復肺部損傷。但在某些更嚴重的感染中,人體自愈的努力可能過於強大,不僅攻擊被感染的細胞,還破壞健康組織,導致氣管和支氣管的上皮受損,令產生保護性粘液的細胞、將髒物和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出肺部的細小毛髮或纖毛喪失,無法將威脅擋在下呼吸道之外,肺部因此容易受到侵襲性繼發細菌感染。
繼發性細菌感染是一種特別致命的威脅,它可以殺死使組織恢復活力的關鍵呼吸道幹細胞,使肺部無法修復。而受損的肺部會使重要器官嚴重缺氧,從而損傷腎臟、肝臟、大腦和心臟。
1月30日武漢一家醫院的醫生正在看肺部掃描結果。(AFP)
NIAID所長高級科學顧問莫倫斯(David Morens)表示,一旦經過了關鍵臨界點,一切都會開始崩潰,「你無法將其恢復」。
曾有武漢前線醫生在網上爆料,呼吸衰竭的病患最後是被大量粘液阻塞肺部,無法呼吸,像「溺水」一樣意識清醒地被「淹死」。而且,病人一旦進入重症室,只有10%能救活,大部分都只是「安慰性治療」。
病毒專家:新冠病毒比伊波拉更危險
鑒於新型冠狀病毒(中共病毒)的迅速傳播,一名頂級病毒專家警告說,這種病毒的危險性比伊波拉更大,甚至連英國都可能面臨疫情「大爆發」。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院長彼得.皮奧特教授(Peter Piot)說,鑒於每天出現的「大量」病例,新冠病毒很可能成為大流行病。
皮奧特教授還與人共同發現了伊波拉病毒和非洲的愛滋病,他告訴《星期日泰晤士報》,他認為這種病毒比伊波拉病毒的威脅性更大,令他「越來越感到震驚」。
「由於其傳播的方式,威脅性更大。」他說:「傳播的可能性非常大(傳播的途徑很多)。如果被感染的人數巨大,那也會導致許多人死亡。」
曾經擔任過聯合國副祕書長的皮奧特教授補充說:「您知道國民保健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簡稱NHS)已經負擔很重,如果肺炎或輕度呼吸道感染病例突然大幅度上升……NHS幾乎不可能照常運轉。」
他說,雖然健康專家和科學家們正在日以繼夜地研究疫苗,但在疫情爆發結束之前,疫苗「不太可能」問世、不會有解藥。
曾擔任聯合國副祕書長的皮奧特說,在疫情爆發結束之前,疫苗「不太可能」問世、不會有解藥。(AFP)
他還指出,此次疫情中有些受感染的人沒有任何症狀,與2003年的薩斯大流行相比,此次爆發更像是H1N1(豬流感)傳播。
美國學者:中共肺炎傳染力比薩斯強20倍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研究人員2月15日刊載於生物學論文預印本文獻庫bioRxiv的論文說,薩斯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中共病毒)有同樣的宿主細胞受體——血管收縮素轉化酶2(ACE2)。但是與薩斯相比,新冠病毒與人類ACE2結合的親和性約莫高出10到20倍。這可能造就該病毒能更輕易人傳人。新冠肺炎的死亡病例數也已超越當年的薩斯。
美研究人員發表論文說,與薩斯相比,新冠病毒與人類ACE2結合的親和性約莫高出10到20倍,更輕易人傳人。(AFP)
該研究還發現,儘管新冠病毒的受體結合區域(RBD)在結構上與薩斯相類似,但新冠病毒與三種薩斯的RBD的單株抗體(mAbs)的結合力卻不佳。單株抗體會鎖定病毒上的特定蛋白質,抵消病原體感染人體細胞的能力。研究人員說,這暗示這兩種病毒RBD之間的抗體交叉反應可能有限,對抗薩斯的單株抗體,用來對抗新冠病毒時不見得有效。
此外,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2月18日發表了中國301醫院醫生等學者的一篇論文。其中指出,淋巴細胞減少症是COVID-19患者的常見特徵,可能是與疾病嚴重程度和死亡率相關的關鍵因素。淋巴細胞是人體重要的免疫細胞,淋巴細胞減少會導致免疫能力下降甚至喪失。
論文指,通過一例疫症死者的解剖發現,死者體內CD4和CD8 T細胞的數量大大減少。其肺部雙側瀰漫性肺泡損傷伴細胞纖維黏液樣滲出物,肝臟也有明顯損傷。
這篇論文部分印證了早前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彭志勇對財新網透露的內情。他說,武漢新冠病毒最大的危害是攻擊人的免疫系統,導致淋巴細胞下降,肺功能受損,從而呼吸衰竭而死。也有很多病人因為免疫力下降,導致多器官併發症,多器官衰竭而亡。
彭志勇通過在中南醫院的臨床觀察發現,新冠病毒的發作周期一般是三周,病人如果熬不過三周就會死亡。
美國CDC:中共肺炎致命性是流感23倍
美國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CDC)的最新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死亡率為2.3%,比美國的流感死亡率高23倍。
據《紐約時報》報導,CDC分析了4萬5000名確診新冠肺炎患者的數據,截至2月11日,超過1000人死亡、81%確診者症狀輕微、14%症狀嚴重、5%危殆。美國的季節性流感死亡率為0.1%。
外界分析,美國CDC的研究主要是基於中共官方通報的數據,而外界一再質疑中共提供的數據真實性,重大突發事件中,漏報、瞞報和少報傷亡數據是中共一貫做法,所以真實死亡數據會遠遠高於美國CDC的統計。
很多出院患者復發
3月3日,中共官媒《人民日報》刊文,文章引述中共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的話稱,武漢方艙醫院已經做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頭」。但武漢市江岸方艙醫院一名負責人3月4日向澎湃新聞證實,江岸方艙醫院發布了一份《緊急通知》:根據市防疫指揮部最新通報,近期出院患者中復發者較多,導致患者重新入院治療。
武漢志願者揭方艙醫院休艙真相是九成出院帶病毒,出院患者中復發者多,又重新入院治療。圖為武漢方艙醫院3月10日已全部清空。(AFP)
報導稱,江岸方艙醫院決定從3月5日開始對所有在艙擬出院病患抽血加做病毒抗體Ig-M與Ig-G的檢查。
不僅在武漢,出院患者「復陽現象」也在其他地區頻現。早在2月21日,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公告表示,一名居住於錦江區望江錦園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回家隔離期間,接受核酸複檢的結果再次呈現陽性。
2月25日,廣東省疾控中心也稱,廣東14%的中共肺炎出院患者出現「復陽現象」。
2月27日,江蘇徐州的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後再做核酸檢測呈陽性。三天前為他出院舉行歡迎儀式的鄰居們全部被隔離,波及至少65人。
新冠病毒具有重新感染的神祕能力 二次感染症狀更嚴重
從中國廣東省醫院康復的新冠病毒患者出院後,再次對該病毒進行了檢測,14%的患者再次呈陽性。在此之前,一名日本婦女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兩次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日本大阪市的一位40多歲的女性導遊第二次新冠病毒(COVID-19)檢測呈陽性。新冠病毒明顯具有重新感染的神祕的能力。
廣東省醫院二次對康復出院的新冠病毒患者進行病毒檢測,14%的患者再次呈陽性。圖為一名康復的冠狀病毒患者再次接受檢測。(AFP)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宋鐵說,目前,科學家們不知道感染為什麼會再次發生以及這些曾經的患者是否仍然具有傳染性。以前,有醫生談到過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的可能性,因為該菌株仍然是新奇的,科學家無法說出免疫力能持續多長時間。
根據國家衛生委員會的新冠病毒(COVID-19)指南,在兩次連續的檢測中,如果咽喉和鼻拭呈陰性,肺部CT掃描呈陰性,無發燒或其他症狀,則認為患者已康復。宋鐵認為,患者可能仍在抵抗肺部感染,尚未完全康復。
英國在線醫生紮瓦(Zava)博士表示,專家們正忙於從那些被感染的人那裡收集信息,以了解他們的免疫系統是如何反應的以及免疫力會持續多長時間。
另一種理論是,最初的測試結果顯示患者已經完全康復是錯誤的。
與其他冠狀病毒一樣,新冠病毒在宿主中產生有限的免疫力。幾天到幾周後,宿主的免疫系統完全忘記了如何抵抗它。而且,第二次感染比第一次感染要嚴重得多。一個嚴重的事實是在某些患者中,第二次感染將嚴重破壞動脈內膜,並導致急性心臟病發作和猝死。在病毒世界中,造成這種動脈內膜損傷可是獨一無二的。◇
新紀元月刊第669期
新紀元月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機場書店
香港機場,新加坡樟宜機場,台灣松山機場,台灣桃園機場,台灣高雄機場,台灣台中機場等。
一般書店
香港田園書店,台灣誠品書店,台灣三民書店,台灣建弘書店等。
其他販售處
請洽各國服務處或地方書店。( http://bit.ly/349PpJ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