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失敗主義」困境
3月31日,一批清華大學校友發起致清華大學並邱勇校長的公開信,要求立即恢復許章潤教授工作。到4月3日早晨為止,已有273名清華校友、322名非清華校友簽名。這封公開信歡迎加入簽名,永久開放,持續更新。簽名電郵是:[email protected]。
這次公開信活動十分重要。它再次證明了:
一、言論自由的意義深入人心,得到了相當廣泛的認同;
二、爭取和維護言論自由,相對而言,仍然是風險最小的:公開發表像許章潤教授那樣的言論也許有較大的風險,但公開發聲維護許章潤教授的言論自由權利的風險就小多了,一般人都能承受;
三、即便在今天這樣嚴峻的形勢下,一定的表達異議的空間仍然是存在的,一定的爭取和維護言論自由的空間仍然是存在的。
因此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站出來,運用這種空間,為許章潤教授、也是為我們每個人自己,爭取和維護言論自由。
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參加這場公開信活動的人還很少。有很多很多人,他們完全認同言論自由原則,認同公開信的理念,也知道在這樣的信上簽名並不至於給自己帶來不可承受的風險,但是他們仍然不會參加簽名,因為他們認為沒用;他們認為當局不可能讓步,我們的呼籲不可能成功。
既然這場公開信活動注定要失敗,為什麼還要參加呢?為這樣一種注定失敗的活動付代價,哪怕代價很小,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他們不參加。
這就是失敗主義。什麼是失敗主義?失敗主義是一種因為認定未來注定失敗,而放棄一切改變現狀的行動的思想。失敗主義不是憑空產生的。失敗主義往往產生於失敗之後。但是,單純的失敗並不至於產生失敗主義,唯有當人們普遍認定失敗是不可避免、是命中注定時,才會產生失敗主義。失敗主義的問題不在於認定未來注定會失敗,失敗主義的問題不是對形勢評估的問題;失敗主義的問題也不是害怕行動會招致重大風險,失敗主義的問題也不是缺少勇氣的問題。失敗主義的問題是放棄本來可以採取的行動,放棄明知正確、本來完全可以採取、而且也知道不會有多大風險的行動。
我們知道,非暴力抗爭取得成功的唯一訣竅是規模,是參與者的數量。對非暴力抗爭而言,失敗主義是一種可怕的惡性循環,是一種致命的自我實現預言。因為失敗主義的蔓延,很多人不參加抗爭,因為很多人不參加抗爭,致使抗爭形不成巨大的規模,構不成足夠的壓力,故而難免於失敗,失敗又反過來強化了失敗主義,導致更多的人不參加抗爭,導致抗爭更不可能獲勝。越失敗越不參加,越不參加越失敗。於是,專制統治就這樣得以維繫下來。
專制統治的維繫和垮臺,在很大程度上是個心理學的問題。心病還需心藥醫。為了成功,我們必須克服失敗主義。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
新紀元周刊 第632期
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機場書店
香港機場、新加坡樟宜機場、台灣松山機場、台灣桃園機場、台灣高雄機場、台灣台中機場等。
一般書店
香港田園書店、台灣誠品書店、台灣三民書店、台灣建弘書店等。
其他販售處
請逕洽各國服務處或地方書店。( https://goo.gl/h1s2eA )
新紀元暢銷書籍《中國大變動系列叢書》世局突變在即,且看中國企業家們如何保財保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