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貿易戰阻礙經濟增長 摧毀中共執政合法性


近期全球新興市場動盪不一,主要原因是人民幣表現疲軟,投資者擔憂人民幣會進一步貶值。圖為墨西哥證券交易所大樓的電子螢幕顯示比索的匯率。(AFP)

眼看7月6日中美貿易就會正式開戰,但貿易戰對中國經濟的傷害已經呈現出來了,不但近期可能會引發金融恐慌,長期來看,必定阻礙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從而使中共喪失執政的合法性,促使中共垮臺。

文 _ 齊先予

大陸股市匯市連連暴跌影響其他國家

受貿易戰的影響,在歷經數天的拋售後,6月29日人民幣和中國股市周五小幅收跌。人民幣兌美元創下1994年匯率統一以來的最大月度跌幅,下跌了3.3%。而中國股市從今年1月以來一直處於下行趨勢,6月更是創下2016年1月以來的最大月度跌幅,深滬指數本月雙雙下跌8%。

與此同時,6月,韓元兌美元下跌了3%,這是自2016年11月以來的最大月度跌幅。此外,還有阿根廷比索兌美元下跌了11%,南非蘭特下跌超過7%,巴西貨幣下跌近4%。

專家稱,新興市場貨幣貶值的原因之一是美國利率上揚的預期。美聯儲在6月13日宣布提高短期利率,並暗示未來幾個月有可能加速升息。利率上升使美國對偏好高收益的投資者更具吸引力,此舉將扭轉過去全球利率較低、投資者湧向新興市場的動向。

其次,造成近期全球新興市場的動盪不一另一個主要原因是人民幣表現疲軟,因投資者擔憂人民幣會進一步貶值,這一預期加劇了對新興市場會進一步波動的判斷。

英媒:中國內需放緩比貿易戰危險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美、中將於7月6日向對方340億美元商品實施25%的關稅。儘管華府和北京間的關稅威脅是熱門話題,但是多位分析師表示,內需放緩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威脅更甚於中美貿易衝突。

中國經濟增長的核心驅動力不是出口,而是固定資產的投資及國內消費,不過近幾十年來,這兩個項目的增長加速放緩。特別是6月底那一周,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匯率創下六個月新低,6月分上海綜合指數下跌10%。

為活絡經濟,中共央行持續採行寬鬆的貨幣政策,下調存款準備金率(Reserve Requirement Retio,RRR),向市場注入7000億元人民幣(約1070億美元)的流動性,並將從7月5日起生效。

光大證券資產管理公司(Everbright Securities Asset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徐高(Xu Gao)表示,外部有貿易風險,內部現信貸增長緩慢,「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相當沉重」。

雖然中共央行進一步向市場釋出資金,但是投資人仍然擔心經濟增長放緩,導致股市持續下跌。對於人民幣的狂跌,麥格理集團(Macquarie Group)中國經濟學家拉里.胡(Larry Hu)認為,如果中共把人民幣貶值作為貿易報復手段,那麼這次的貶值預期將重演2015年迅猛速度,這對中共央行來說,是最糟糕的情況。

專家分析,中國境內近期的投資放緩,大部分起因於中共各級政府的政策。舉例來說,由於中共中央政府開始控制地方政府的失控借貸,造成地方政府急劇減少對基礎設施的支出,成為固定資產投資下滑的主因。

研究機構Trivium China的經濟學家波爾克(Andrew Polk)表示,大部分經濟疲軟數據,主要來自地方政府的支出減少,而導致地方政府減少支出的始作俑者則是中共中央政府的政策。

內憂外患 總債務占GDP的250%多

也有分析認為,人民幣匯率的快速貶值和股市跌入「熊市」是「外患」和「內憂」疊加的結果,表現上是「外患」導致,也就是美中之間的貿易戰,而實際「內憂」才是導致股匯市下行的根源。

《金融時報》的文章認為,美中貿易戰將長期處於膠著狀態,這會對股匯市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根本的核心問題不在外部,而在於內部,就是中國經濟自身。換句話說,美中之間打不打貿易戰,股匯市本身都有壓力,這是中國經濟的癥結造成的。

中國近幾年的經濟增速比較快,持續地擴張,但經濟學者卻普遍認為,中國的經濟是脆弱的,因為產出增長是以增速更快的債務增長為依託的。《金融時報》文章分析,這種狀況自從金融危機以來尤其突出。

金融危機爆發以後,中國加快了基礎設施、房地產和其他固定資產的建設,大幅增加了債務助燃的投資。有估計中國的總債務已經達到了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50%以上。

其實令人擔心的還不僅是債務數量,還有質量。中共實行的對內政策是鼓勵人們存款,這可以使它保持一個較高的儲蓄。不過銀行卻人為地壓低利率,想盡辦法盤剝老百姓的存款,而這些儲蓄又被中共引導到了它重視、卻難以評估信用質量的企業和項目上。

從長期看,中國資產的投資回報率決定了股匯市。2008年以前,資產回報率還是在10%以上,而現在已經降到了個位數,表現在金融市場就是資產荒。短期看,是貿易和外匯儲備的壓力帶來的影響。

截止到5月底的數據,中國的外匯儲備只有31106萬億美元,比去年年底降低了293億美元。《金融時報》認為,即使美中之間不打貿易戰,這兩方面的壓力已經很大了,只不過貿易戰增加了這個壓力。

其實中共在美中貿易爭端出現以前,已經在慢慢地收緊信貸,對地方政府融資和公私投資項目也加大了監督力度。特別是公司發行人的違約數量急劇增加,喚醒了人們對中國債務的焦慮。據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的統計,截止到6月初已經有12起。

《金融時報》指出,這些信貸條件收緊和違約,最能解釋股匯市為什麼下行,也是對消費者情緒影響最大的因素。有經濟學者把「債務問題」比作是「隱藏在國際收支平衡體系之後的魔鬼」,意思是說,如果自身的經常項目無法彌補資本項下的借貸壓力,可能會帶來對經濟和幣值的衝擊。


有經濟學者把「債務問題」比作是「隱藏在國際收支平衡體系之後的魔鬼」。中國的債務問題不解決,金融危機遲早要到來。(大紀元資料室)

對於人民幣來說,由於自身經濟的結構性調整和債務負擔增加,這種貶值的壓力其實早就在孕育之中了。大陸金融改革研究所所長劉勝軍博士曾在演講中指出,中國的債務問題不解決,金融危機遲早要到來。

中國經濟 極有可能進入金融恐慌

有學者表示,雖然北京當局已經開始貿易戰的準備工作,但中共對美國的對抗,實際上是「泡沫碰鋼針」。

據自由亞洲報導,大陸金融學者賀江兵認為,中國經濟泡沫破滅的時刻已經到來。他表示,他沒有誇大中國經濟岌岌可危的現狀。就近期劇烈的市場反應來看,泡沫破裂才剛剛開始。

他表示,雖然習近平要求各省市和部委做好貿易戰全面爆發的準備,但是就連習本人也不知道如何打貿易戰。

另外,賀江兵還在文中列舉了中國經濟的三大定時炸彈,首當其衝的就是國際社會頻頻關注的中國內債問題;其次是中國樓市的瘋狂泡沫;以及人民幣貶值引發的金融風險。

6月24日,由中央批准成立的國家級高端智庫——中國「國家金融與發展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Development,IFA),也在網上發布一份內部報告〈警惕中國出現金融恐慌〉,報告認為中國已經面臨爆發金融危機的風險。


中共國家級智庫撰寫的內部報告〈警惕中國出現金融恐慌〉警告說,中國的經濟「極有可能進入金融恐慌」。(AFP)

報告中警告說,由於債券違約、人民幣貶值、流動性緊張、美聯儲加息及中美貿易衝突等因素,中國的經濟「極有可能進入金融恐慌」。

報告稱,當前中國經濟金融體系內問題不斷突顯,加之中美貿易戰不斷加碼,新舊因素的結合,很可能導致金融市場各行為主體神經高度繃緊,市場風險驟然升高,進而誘發金融恐慌。

報告建議,當局應當迅速採取強力措施,防範金融恐慌發生,但報告很快被刪除。有分析稱,這是由於當局憂慮此報告對中國經濟和社會造成極大動盪。

經濟高速增長一旦喪失中共就垮臺

中共一貫向民眾灌輸,中國今天經濟的發展靠的是共產黨的領導,其實,這是個大謊言。早在明朝和清朝,中國的GDP占世界的比重,比美國現在GDP占世界的比重還大。中國的經濟發展,靠的是中國人民的勤勞肯幹,中國人能吃苦,能在一個崗位長期幹下去,這對需要技術工人穩定的現代工業來說,就是最大的財富。

如今中共表面上光鮮,實際上內部危機四伏,最近大陸發生的各類維權事件都表明:中國社會現在各種矛盾已經到達爆發的臨界點了。

如4月底,全國近20個省份40多個城市的塔吊司機紛紛拉出橫幅、喊出加薪口號;5月1日和2日,安徽安慶市太湖縣新倉鎮上萬名村民到縣城遊行示威,抗議建垃圾焚燒發電廠;6月初,全國多省卡車司機維權;6月20日至23日,全國多省退伍老兵前往江蘇鎮江進行維權。

中共想用過去那一套,來面對現在中國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各樣尖銳的問題,這條路實際上走不通了,很多專家認為,現在國內可謂是個「高壓鍋」,只缺一個導火線,一旦爆發,中共隨時面臨蘇聯解體式的命運。

《新紀元》此前分析了,中共對中國人民的統治沒有合法性,如今中共靠強權來壓制百姓,而百姓保持沉默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國經濟呈現出高速增長,然而,一旦中國經濟減速,中共的統治就會出現危機。

中共就好比一臺自行車,它不像三輪車,哪怕靜止在那也不會倒,而自行車只有兩個輪子,人坐在上面,只有達到一定速度之後,自行車才不會倒,一旦減速,就很容易出事。


中共就好比一臺自行車,得維持一定轉速才不會倒,一旦減速,就很容易出事。(AFP)

如今中國社會已經處在大變的前夜,中共正在末路上狂奔。無論中美貿易戰無論如何進行、持續多長時間,都會對中國經濟帶來阻礙作用,一旦中國商品無法出口美國和歐盟,中國經濟增長就會逐漸萎縮,最後慢慢停止下來,那時,中共就徹底喪失了執政的合法性,中國人民就會起來推翻這個暴虐政府,從而迎來一個新世紀。◇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