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遊澎湖 海味正濃
澎湖群島傍晚美景。
時序入秋,但南洋的豔陽仍將大地晒得紅通通。 出了機場,撲面迎來的不是熾熱的天氣,而是當地人待客的熱情。
澎湖多漁港,夜間萬點漁火流動,被譽為臺灣八景之一。 幾次造訪澎湖,發現「討海人」的真性情是此島最美的風景。
文、攝影 _ 徐曼沅
蒸騰的海味
嵵裡晒魚的壯觀景象,空氣中瀰漫海的氣味。
趕在東北季風來臨前,漁船捕撈了大量的沙丁魚,靜謐的澎湖馬公嵵裡漁村,午後加工廠裡的婦人雙手不歇,「趕上今年秋老虎,可以晒上季末魚乾。」
澎湖魚乾因新鮮、日照充足,所以風味獨特,漁產加工業曾是當地重要的經濟活動之一,但因工作辛苦,近年已越來越少年輕人願意從事。家族企業第三代的漁產加工行負責人蔡先生說,他的童年記憶都與沙丁魚撈捕船相關,每逢5月中至中秋前,馬公港上迎來送往無數漁船,當時還都是用手搖為動力。
蔡先生的漁產加工靠的仍是「手工」,日晒後的魚乾要一尾一尾親手觸摸、判斷濕度,這是將要失傳的技藝。「過去整個村裡幾乎都在做漁產加工,而現在只剩下十幾家。」
小管魚乾配啤酒是澎湖人最常見的吃法,這些「日晒漁獲」是風土、陽光與漁民共同醞釀出的滋味。嵵裡漁村空氣中瀰漫著魚乾香,每口空氣都是蒸騰的海味。
「我家牆是用珊瑚砌的」
二崁聚落擁有豐富的閩式建築群,都是用珊瑚化石──咾咕石砌成。
陽光、沙灘、仙人掌,在校園民歌〈外婆的澎湖灣〉裡應該還有「咾咕石」牆與用縣花「天人菊」製成的薰香。二崁聚落是澎湖西嶼保存最好的古老建築群,這裡咾咕石牆與天人菊香讓人印象深刻。
咾咕石是珊瑚骸骨隨時間推移、沉積而成的化石,石材上有天然的珊瑚紋路。二崁人說自己住的房子是用珊瑚砌成的一點也不假。
造訪二崁時是個天晴的好日子,屋頂上有三個工人在從事補建。這些三合院都是用咾咕石與牡蠣殼燒成的灰築成,修復工法很繁瑣,但這也是二崁保存完整建築聚落的原因。據當地人說,因建料大部分來自外地,需船運,縱使是就地取材,牡蠣殼與咾咕石也得來不易,所以當時在臺南蓋十棟房子的經費,只能在二崁蓋一座三合院。
怎麼都是陳先生?
二崁聚落復原的舊式學堂。
二崁聚落裡的褒歌,以傳唱表達情感與思想。
二崁居民用天人菊等澎湖產的香草製成薰香。
約莫三百餘年前,金門陳家渡海到澎湖,最後落腳在西嶼二崁開枝散葉,形成了整個村莊幾乎都姓陳的奇觀。
走在二崁街頭、路上遇到的每個人都是陳先生。當時宗族為了讓陳家子弟能夠識字讀書,特別從唐山(大陸)請來了教書先生,用簡單的童蒙讀本、傳統詩歌讓學童識字。當地還保存了特殊的「褒歌」文化,一種以傳唱表達情感與思想,格律類似古詩的歌謠,至今許多老一輩的二崁人還會唱。這些歌謠保存了當時的社會情境與生活樣貌。
二崁聚落協進會的理事長陳怡碩表示,聚落村民中早年有許多人來到臺灣各地的中藥行當學徒,或是從事中藥材買賣,即便後來產業沒落、村民外移,但代代相傳、耳濡目染的漢藥知識根深蒂固。
十幾年前政府輔導聚落保存及社區再造,陳怡碩的父親便研發出用艾草、山芙蓉、天人菊為原料製成的薰香,此香有驅蚊避邪的功能,因沒有任何化學添加物,多數靠手工製作,產量不大,卻成了當地的一大特色。
製香是看天吃飯的工作,天晴時才能「晒香」,儘管澎湖夏季陽光熾熱,但東北季風一來,也只能歇業。
海上牧場 鮮蚵燒烤兼試釣
海上牧場的活化石「鱟」。
澎湖漁業有遠洋、近海以及海上養殖之分。海洋牧場是以海為田、放牡蠣為牧,將海上養殖魚場設計成觀光休閒區,讓遊客體驗海上垂釣,同時還能嚐到新鮮牡蠣。
從「南海遊客中心」搭乘小船出海,約莫十分鐘就到了名為菜園的地方,這裡的星光海上平臺──在海上搭建的浮排非常平穩,遊客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另類牧場,可以盡情享受海風及吃不完的現烤鮮蚵。
工作人員提醒,烤鮮蚵的湯汁可不是什麼精華,就是天然海水,遊客們千萬不要喝。烤熟的牡蠣會自己打開,鮮嫩肥美的滋味在陸地上可是很難嚐到。在這還有小管麵線、鐵板小管、海鮮粥等選擇,絕對可以大快朵頤。當然在海上不會只有美食,邊品嘗美食還可以邊玩長知識,體驗釣小管、餵食魟,還有觸摸河豚、鱟等,若有學齡兒童來,也頗寓教於樂。
星光海上平臺的負責人分享了許多海釣的祕訣,例如小管潛伏得比較深,垂釣線要放很長;海鱺的力氣很大,不要和牠硬碰硬,得收收放放才有機會釣起來。在海上牧場釣到的魚須返回大海,老闆會贈送飲料一瓶以資鼓勵。但觀察許久,似乎鮮有遊客試釣成功,或許真是術業有專攻吧。
每月淨灘 浮球造景
合橫國小的浮球裝置藝術。
合橫國小師生淨灘,利用棄廢瓶蓋布置校園。
從馬公本島過跨海大橋到西嶼,不久就能望見合橫國小。這座鄰近海洋的小學,師生每個月到海邊淨灘一次。他們將撿回來的浮球廢物利用,老師配合不同年級設計勞作課程,讓學生做出許多精美的裝置藝術。
每年東北季風吹來的海漂物,都成為藝文創作的好素材。每一位學生習慣親海、玩海,創意十足,浮球經過彩繪,搖身一變成為可愛的小動物。
「集愛工坊」 天使慢慢飛
「集愛工坊」學員販售自製的糕餅麵包。
在澎湖有一群需「特殊需要教育」的青少年,他們就像墜落凡間的天使,有純淨簡單的心靈,卻因各種不同的原因,只能慢慢飛。
「集愛工坊」成立至今五年,當初是為了遲緩兒的未來發展做規劃,由70幾名家長及各界協辦組織成立,目前有20位學員散居在澎湖縣各地。協會的學員在社工及老師的陪伴下,學習工作技能及適應社區生活,這群身心發展遲緩者逐漸可以烘焙蛋糕、製作滷味,還能做各種手工點心。
「集愛工坊」的茶葉蛋不僅入味且不會太硬,嚐起來蛋黃也不乾澀,是經過三天製作而成的平價美味,很受澎湖當地人喜愛。
南寮乘牛車與踩牛糞
在南寮還可體驗乘牛車的樂趣,阿嬤輕鬆駕著牛車,車上可乘載四、五名乘客。
早期農村中,牛是很重要的務農夥伴。南寮的居民會收集牛糞作為燃料。他們將牛糞保留在石窖裡,好天氣時製作成牛屎餅。遊客現在也可體驗戴著斗笠赤足踩牛糞的樂趣──首先在牛屎中加入適量水分,赤腳踩踏揉製,接著置於欖仁葉上壓扁,貼在石牆上晒乾。等兩、三日完全乾燥後,就能揭下當燃料,成為天然資源。
在南寮還可體驗乘牛車的樂趣,名叫歐採茶的阿嬤輕鬆駕著牛車,車上可乘載四、五名乘客。老太太笑著說:「不論你多重,我的小黃(牛)通通拉得動。」
天津來的媽祖
澎湖天后宮是全臺最早的媽祖廟。此廟大殿位置稍高於廟口大埕,所以人們進廟門前需彎腰低頭爬坡,當初建築師立意是要人們「未進門先鞠躬」,表示對神靈的虔敬。
因澎湖島上潮濕,廟宇的地基都是石頭,上半部才是木造建築,以避免水氣侵蝕,而這些石塊則都是當年行船的「壓艙石」。
在後殿有一尊來自「天津」的媽祖神像。中國大陸文革時期,古蹟、古物遭焚毀破壞殆盡,這尊神像奇蹟般地躲過一劫,輾轉漂流到「香港」,最後遷到澎湖安置。據澎湖當地老人說,當時廟方的主委與官員費了不少周折,終於將這尊神像請回澎湖安置。
看什麼像什麼 七美島傳說
七美島的小臺灣。
李白云:「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一點不假,天工造化,七美島上的磊磊石塊都化為居民口中的傳說。「望夫石」是個等待丈夫遲遲不歸的孕婦,最後她跳海殉情,屍體浮出海面成為望夫石;至於這石頭到底像不像一個孕婦躺在海平面上?見仁見智囉。
在七美島上,看什麼像什麼,例如小臺灣、龍埕、大獅,還有原為捕魚而設的「頂隙滬」,成為眾所周知的拍照景點。無論是日落或旭升,這的潮汐都能拍出「雙心石滬」美景。
七美島上的雙心石滬。
當地居民說,澎湖本島與周邊島嶼共有400多個為捕魚而堆砌的「石滬」,每個都是心形,但只有在七美島看得最清楚,經口耳相傳,成了知名的觀光點。
七美原名為大嶼。明代海盜倭寇猖獗,某日襲島,有七位女子因不甘受辱,為保貞節而投井自盡,後來衣冠塚上長出七棵香樹,此樹終年長青,會在春秋兩季開出小白花,飄有清香,當地人又稱它為「香花樹」。七美島也因此得名。
七美島還有一個特殊的景點──港口附近的肉粽店──包了30年粽子、高齡76歲的老阿婆手腳仍很麻利,她說自己一個半小時就可包200顆粽子,淡季一天約賣出五、六百顆,旺季的時候一天可賣一千多顆。其他島上的居民來到七美,也會帶幾顆回去與家人分食。到七美島別忘了嚐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