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價值觀不是開會「建」的

本月下旬,北京即將開六中全會。

中共的中全會,大約有這些特點。一中全會當然是選出政治局和總書記;二中基本是緊接著就開,確定政府換屆;接著三中全會會談具體政策,比如大的改革措施等等;到了四中全會,新領導班子會有一個新理論、新目標和新方針,突出新領導核心等等;五中全會通常和經濟議題有關,比如確定五年規劃;六中全會則務虛比較多,理論比較多,但實際上是為下一屆人事定調子;七中全會通常就是新一任人事討價還價的最後關頭,總結過去經驗,提出新的設想等等。

今年10月下旬,中共18大的六中全會,據說將審議《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兩個黨內規章。從過去的經驗看,這樣的黨內規章多是花樣文章。但有消息說,今年的六中全會,也有可能「虛變實」。一個重點是,是否要實行「陽光法案」,即公布黨內高級官員和親屬的家庭財產。如果真的推出公布黨政高官家庭及親屬財產的規定,對在位的許多官員,都將是一個巨大考驗。

實際上,中共18大之後的幾次中全會,最後都並未真正落實,三中全會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決定」,四中的「依法治國」,到現在看來都並未真實實行。三中全會大改革措施六十條,不但沒有推進,有些地方甚至還退步。而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甚至提出依憲治國等,但在具體措施方面,不但沒有推進,反而大幅度退步。

18大以來唯一真正落實的,只是反腐和打老虎。

習近平上臺後確實採取了一些政治上的大動作,但這些大動作多反映在權力層面,而幾乎未惠及基層和普通民眾。這一點,習遠遠不及鄧小平。鄧小平70年代末否定「文革」,平反冤假錯案,撤銷所謂「地富反壞右」五類分子,緩和中共建國之後積累起來的社會矛盾,然後才有經濟改革和後來的開放措施。鄧小平個人權威遠遠超過習近平,而他仍然必須通過否定「文革」,清算「文革」當權的所謂「三種人」,才能牢牢把握權力。

目前中國最大的問題是缺乏社會共識,這也是當局要高調地「構建核心價值觀」的原因。只是,缺乏中國普通民眾參與的由上至下「構建」的價值觀,其實是當權者的價值觀,而不是社會的價值觀,永遠不可能形成所謂共識。

六中全會,按照中共的慣例,通常是要在「價值觀」上下些功夫。但現在的情況,中共官僚系統和社會富裕階層,並不真的認可現在中共中央的「社會主義」價值觀。一個形神不一,貌合神離的政治運作體系,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次,每當朝代進入中後期都是如此。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也稱熵定律),一個封閉的體系,必然是一個內部崩塌的體系。中共焉能逃脫?◇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