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中醫的學術爭鳴時期

?"
宋元時期醫分門戶,百家爭鳴。(新紀元合成圖)

文 _ 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北宋醫界爭鳴

北宋政壇活躍,雖不似春秋之時的百家爭鳴,卻也爭論得很厲害,學術上理學的爭論,也是互見長短。

宋朝王安石變法,當年遭到很大的反對聲浪,如反對派中堅人物,御史中丞呂海,上表辭官之時,諷刺王安石實是庸醫,變法把國家弄得積重難返:「臣本無宿疾,遇值醫者用術乖方,妄投湯劑,率情任意差之指下,禍延四肢,浸成風痺。非只憚風痺之苦,又將虞心腹之變。雖一身之微,固不足恤,而九族之托,良以為憂。」呂海彌留之際,司馬光來探視,呂海強視曰:「天下事尚可為,君實勉之!」

學術界的爭鳴也影響到醫界,當時的醫家都是儒醫,一股創新之風「信古不泥古」吹襲而來。當時醫界崇拜醫聖張仲景,所謂業醫不讀《傷寒論》,猶如儒生不讀五經;醫門不遵張仲景,猶如儒門不尊孔夫子。宋徽宗大觀年間令太醫局編纂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定配方手冊,當時又有了焦泥印刷術,大批印製,對證索方,於是「官府守之以為法,醫門傳之以為業,病者恃之以立命,世人習之以成俗」,醫門多了便利,但也少了創造,《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如同《傷寒論》一般,藥多香燥溫熱之品,常無法對症,療效有時很差。

醫之門戶分於金元

宋徽宗徵集當時民間及醫家所獻大量醫方,編纂了《聖濟總錄》,給醫界起了個好兆頭。到了金元時期,一般醫家已不認為《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不二法門,如張元素就說道:「運氣不齊、古今異軌,古方今病不相能也。」醫家張從正提出:「疾去則止藥。若果欲養氣,五穀、五肉、五菜,非上藥耶?亦安在枯草死木之根核哉?」他還提出:「無病不可補,有病不可補。」其實也就暗指《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太補了。朱震亨認為:「今乃集前人已效之方,應今人無限之病,何異刻舟求劍,按圖索驥。」他們並非否定傳統,而在反對生搬硬套,反對古方醫理成不變教條。

《四庫全書》提要中說道:「儒之門戶分於宋,醫之門戶分於金元。」自金元開始,有四大醫學流派形成,即寒涼學派、功邪學派、滋陰學派與溫補學派,史稱「金元四大家」,醫道仍是相同,但強調有所不同。

寒涼學派,又稱河間學派,代表人物劉完素,代表著作為《宣明論方》。劉完素生於乾燥的北方,人們體質剛健,喜食腥燥,如牛羊乳酪、膾炙醇醴,即使外感風寒,也容易化燥化熱。《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大多香燥,不易對症,需用寒涼攻其有餘方能改善,因此劉完素特別強調,六氣皆從火化,五志過極都生熱病,因此突破框框,自創新方,藥多寒涼,常用辛涼解表、表裡雙解、急下存陰、養陰退熱等方法治療熱性病,因此後世都說「熱病用河間」。

攻邪派的主要人物是張從正,代表著作是《儒門事親》,繼承了寒涼學派善用寒涼藥物的特點,在另一方面就是善於攻邪,使用「汗、吐、下」三法,並提出一系列攻邪的理法方藥,主張「治病重在驅邪,邪去則正安」,有時運用心理治療法。

滋陰派代表人物朱丹溪,代表醫學著作是《格致餘論》。朱丹溪是南方人,根據南方人的體質特點與南方的氣候特點,宣導「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創陰虛相火病機學說,善用滋陰降火的方藥,並由此引伸為:氣常有餘血常不足,故主張順應陰陽之理,提倡男三十、女二十而後娶嫁,把理學的「主靜」、「收心」、「養心」說與《內經》的「恬淡虛無,精神內守」說結合起來,用澄心靜慮的方法防遏相火妄動。

朱丹溪認為《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把很多疾病都視為寒冷,濫用溫熱香燥藥物,還有醫者不知變通,「一方通治諸病」。應該臨病制方,對於汗、吐、下的驅邪方法,應該慎用,以免傷到正氣。朱丹溪也認為飲食、戒色慾是養生重要方法,反對服食丹藥。後世稱為「丹溪學派」。

溫補派的代表人物是李杲,號東垣老人,後世多稱為李東垣,代表醫學著作是《內傷辨惑論》。李東垣處於連年戰亂時期,患者多因戰爭而飢餓勞役,生活不安,胃氣虧乏,內傷成病,因此臨床上主張溫養補虛,認為脾胃為元氣之本,人身生命動力來源,強調脾胃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李東垣脾胃論的核心是:「脾胃內傷,百病由生。」

醫分門戶是中國醫學史上的大事件,留芳千古。百家爭鳴成了這一時期的醫道特色。

宋元的醫藥衛生出版

宋代還出現了最早的醫藥衛生出版機構,在1507年,北宋成立了「校正醫書局」,對《素問》、《傷寒論》、《金匱要略》、《金匱玉函經》、《脈經》、《針灸甲乙經》、《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等古代醫書,進行校訂並印刷出版,對於醫學的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1247年南宋醫學家宋慈寫了一本《洗冤集錄》,是世界最早的一部完整的法醫學專書,在序言中說道:「獄事莫重於大僻,大僻莫重於初情,初情莫重於檢驗。蓋死生出入之權輿,直枉屈伸之機括,於是乎決法中。」他不斷告戒審案人員不能輕信口供,認為:「告狀切不可信,須是詳細檢驗,務要從實。」

1330年,元代的忽思慧寫作了中國最早的營養學專著──《飲膳正要》,內容包括各種食物原材料、蔬菜、水果的介紹,也包括醫療衛生以及歷代名醫的藥方,是中國古代第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較為系統的飲食衛生與營養保健專著。◇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