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逐步撤出「世界工廠」
據日媒報導,因為勞動力成本持續上漲,在中國開設工廠的成本越來越高,使得很多日本公司重新審核其經濟策略,開始考慮降低對中國的依賴。日企正逐步撤出號稱「世界工廠」的中國。
編譯 _ 李清怡
《日本經濟新聞》近日報導,現在看來,號稱「世界工廠」的中國日益顯露出搖搖欲墜的趨勢,因為勞動力成本持續上漲,在中國開設工廠的成本越來越高,一旦將生產力與其他因素納入考量,就連日本的生產成本優勢也不遜於中國了。
放緩的經濟增長
目前的狀況使得很多日本公司重新審核其經濟策略,開始考慮降低對中國的依賴。
神戶鋼鐵公司已經決定推遲在中國增加產量的計畫,該公司原計畫在2015年秋季增加40%鍛造鋁合金汽車自動懸掛部件的產量,但後來決定,還是將計畫往後推遲12個月左右,這一決定是對中國新車市場增長放緩所做出的反應。同時,神戶鋼鐵公司還將投資70億日元(相當於5630萬美元)將其在美國的部件生產力提升80%,以配合美國穩固的新車銷售。
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曾一度出現迅猛增長的趨勢,但是,到了去年,智能手機在中國的市場似乎也達到了飽和,這種狀態對智能手機生產商和相關產業也是一個衝擊。
日本津上(Tsugami)公司目前每月在中國只生產300至400套精密機床,部分原因是智能手機部件的生產廠商需求疲軟,該公司2015年春季每月生產800套,就這800套的數量也遠遠低於其1500套的月生產能力。
勞動力成本增高
除了需求減少,勞動力成本的提高也促使日本公司減少了對中國生產工廠的依賴。
擁有Global Work和其他服裝品牌的日本公司Adastria,目前在中國的生產量占其生產總量的90%,在未來5年內,該公司將逐漸減少在中國的產量,目標是降至70%。在這個過程中,涉及到將生產轉向東南亞國家(如越南),運輸成本也會因此增加,但是,之後所支付的低工資將彌補這一損失。這意味著總成本預計將減低約10%。
經營Uniqlo品牌的日本頭號服裝公司Fast Retailing之前在中國的產量占其總量的90%,如今已經減少至60至70%。
班師回朝
有些日本廠商甚至將生產轉回了日本。
日本大金工業(Daikin)計畫在本財政年度削減其在中國20%家用空調的產量,即減產15萬臺,與此同時,該公司還將其在日本草津市工廠的產出增加20萬臺,從而使得總產出達到100萬臺。
多年來,日本TDK株式會社增加了其在中國與亞洲國家電子零部件及材料的生產,但是,隨著日本與其他亞洲國家之間的勞動力成本差距日益縮小,目前則呈現出倒轉的趨勢。TDK總裁上釜健宏(Takehiro
Kamigama)說:「我們會在日本生產,以提升我們的競爭力,我們不會再去尋找低成本的新區。」TDK現在正在日本秋田縣的由利本莊市和日本其他地區興建新的生產基地。
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以每年約10%的速度持續增長。據日本對外貿易組織數據顯示,北京地區工廠的員工月平均工資為566美元,上海地區為474美元,但是,與日本同類工人2000美元的月工資比起來,還是要低得多。
但是,對比兩個國家勞動力市場的人均勞動力成本,也就是按每單位產出的勞動力成本來計算,就會得出一個完全不同的結論。
SMBC日興證券估計數據顯示:1995年,以美元計算的日本人均勞動力成本比中國的勞動力成本高出3倍多,但是,差距逐漸在縮小,到了2013年,中國人均勞動力成本高出了日本,到了2014年就高出更多了。
自從2012年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臺以來,日元兌人民幣跌了40%, 這是日本勞動力人均成本降低背後的一大重要因素。
SMBC日興證券的高級經濟學家Hiroshi
Watanabe表示:「在日本生產變得更具優勢,尤其是對於高附加值的產品,因為需要勞動生產率高的工人。」當然,匯率可能會變化無常,很多經濟學家相信: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日本的人均勞動力成本將低於中國。
日本OEM松下電子表示,2015年早些時候,松下就已經開始著手關閉其位於北京附近的工廠內鋰離子電池的生產,並裁掉了1300名員工。
三星電子的一分支機構正投資30億美元,增強其在越南顯示部件生產廠區的生產能力。據美國服裝業協會研究顯示:美國品牌的廠商從27個國家選址建廠,中國被認為是最不想去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