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中國經濟內在矛盾:流動性過剩和通縮並存

?"
一個令人困惑的現象是,中國貨幣增速超20%,但並未推進其他各項實體經濟指標的快速上升。(AFP)

央行上海總部調研部主任王振營認為,中國經濟流動性過剩成為當前經濟轉型的深層困難。而央行前貨幣委員余永定表示,中國經濟最大問題是通縮導致的經濟衰退。這兩種觀點顯示,中國經濟結構內在矛盾突出,呈現流動性過剩和通縮並存的怪異情景。

文 _ 顧雲鶴

流動性過剩阻礙經濟轉型

在上海2015中浦藍寶石金融高峰論壇上,央行上海總部調查研究統計研究部主任王振營表示,最近二、三十年中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就是通過投資拉動,而大量的貸款引來的過度流動性成為當前經濟轉型的深層困難。

在王振營看來,中國經濟面臨流動性過剩問題,這會對中國經濟產生一系列的破壞作用。如果不推行相應改革的大措施,中國很有可能在最近幾年內爆發大規模的金融危機。

一個令人困惑的現象是,中國貨幣增速超20%,但並未推進其他各項實體經濟指標的快速上升。

這可能與過去長達20至30年來中國採取的宏觀調控措施模式有關:一旦出口減弱,就會以投資拉動的方式來彌補,而支撐這種投資的主要方式是貸款。一旦過多的貨幣被創造,各種問題就會接踵而至。

王振營解釋說,每一次信貸擴張都是為了解決現存困難而擴大投資,擴大的信貸會通過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和各種成本價格的上漲引發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上漲,這會進一步壓縮中國商品的競爭力,從而又會陷入中國商品出口的困難。

他說,每一輪的循環大約要三年時間,因此每一次擴大銀行貸款,就預示著中國經濟3年內陷於更困難的境地。

王振營表示,今年前3季度新增銀行貸款將近10萬億,預示著在一兩年內將會有更困難的境地。因為貨幣被創造之後只有兩個去處,產生需求就是CPI通脹,通脹會直接提高人民幣的有效匯率。而如果貨幣沒有推高物價,不提高CPI,過多的流動性會引發各種資產泡沫滋生,包括房價、前期的股市以及各種怪現象,包括炒作農產品甚至中藥。

通縮導致經濟衰退

過多的流動性並沒有造成經濟繁榮,卻導致生產領域的通縮現象,這說明中國經濟內部矛盾突出,也是其詭異之處。

10月27日,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在上海浦江創新論壇上表示,中國經濟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通縮導致的經濟衰退。

在這名貨幣專家看來,目前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內在通貨收縮,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已經連續43個月負增長,而這樣的情況還沒有看到非常明顯的改善趨勢。

導致通縮的首要原因就是產能過剩。產能過剩導致生產價格和企業利潤下降,令企業實際債務增加。在債務增加的情況下,企業不得不去產能、降槓桿,也就意味著有效需求的減少。

其次是出清過剩產能,導致有效需求的下降;有效需求下降本身又導致過剩產能的增加,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余永定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下,一方面要去產能,另一方面要盡可能的避免有效需求過度下降,去產能的速度必須大於有效需求減少的速度,才可以出現新的平衡。否則,中國經濟就會在低速增長區間運行,甚至會進一步下滑,形成通貨收縮所導致的經濟衰退。

中國經濟還在放緩

截至目前為止,中國各類經濟指標顯示中國生產領域通縮現象已經十分嚴峻。與此同時,中國企業負債總額已經達到GDP的170%,而且數值還在增長,財務成本增速已經大大超過企業營業收入。有外媒認為,中國式的「通縮-債務效應」已經出現。

為了避免掉進債務-通縮陷阱,央行上個月加大貨幣政策,實行了自去年11月以來的第6次減息。雖然寬鬆政策能夠克服短期困難,但長期修復還需要控制好當前工業產能過剩的風險,發展新的增長動力,並將更多資金投入到更具活力的私營企業。

自2008年以來,中國的總負債規模已經飆升了三分之二,占當前GDP的208%,而8月PPI負增長進一步擴展至-5.9%。目前生產領域的全面通貨緊縮與高債務水平的疊加已經產生了一系列問題。

比如,一些企業在資產貶值的同時,實際融資成本也在上升,然而他們在經濟下行之際也不得不借入更多的資金以維持經營,這便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衡量工廠活動的官方指標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連續第三個月出現萎縮,這突顯了中國經濟增速還在放緩。◇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