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中國經濟觀察 大陸推出超10萬億投資內幕

?"
中共國務院2014年底批准總投資超過10萬億人民幣的400個基礎設施,包括電網等項目;而今年的就投資超過7萬億元,顯示中共對經濟的擔憂。(大紀元資料室)

中共國務院最近推出10萬億元人民幣的基礎工程投資,意圖拉動經濟增長。 據悉,中共去年12月的經濟會議強調穩定增長, 並有消息稱,一旦跌破7%的增速,中國經濟將會失控。 而德意志銀行已將中國經濟2015年第一季度的增速下調至6.8%。

文 _ 賀詩成

基建投資超10萬億 今年開工超7萬億

陸媒「21世紀經濟報導」1月7日報導,中共國務院2014年底已經批復了總投資超過1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7大類基礎設施項目,包括信息電網油氣等重大網路、健康養老服務、生態環保、清潔能源、糧食水利、交通、油氣及礦產資源保障等。

1月6日,彭博新聞社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稱,中共國務院去年底所批准總投資額逾10萬億元的7大類基礎設施項目中,今年的就投資超過7萬億元。

彭博報導稱,總投資超過10億元基礎工程包括400個項目,這些項目將從2014年底持續到2016年。2015年開工的項目預計約300個,投資超過7萬億。這一數額占到2013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5.66%。

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情況下,這則消息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

具體項目已下發至各地方政府,有些項目去年底已經開工。

數額如此之大的基礎工程投資,目的還是為了穩定當前的經濟增長,對今年經濟起到重要的拉動作用。彭博報導認為,此舉顯示出中共對經濟的擔憂。中國大陸原本有轉向國內消費驅動經濟增長的意圖,不過,內需尚未產生足夠的增長勢頭。

在彭博報導的當日,陸媒「21世紀經濟報導」向中共發改委求證相關投資數額的真實性,但截至該媒體發稿,中共發改委尚未做出回覆。

據其了解,工程包的項目已經於去年11月26日之前上報中共國務院並下發文件,部分工程及省分的具體項目已經確定。如交通工程一共是203個項目;浙江省在7大工程包中獲得26個單體項目名額。

一旦跌破7% 中國經濟或將失控

路透社等多家媒體2014年12月12日報導,中共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表示,7%是2015年經濟增長的底線。

2014年12月9日至11日進行的中共經濟會議議題正是以穩定增長為重點的。陳東琪表示,中國經濟增長需要保持在目前略高於7%的區間,但是,如果很快破位下行,或者緩慢下行演變為快速滑坡,風險將會較大,經濟可能失控。

大陸經濟目前遭遇極大困境,要保住7%的增速將會非常艱難。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張智威在1月5日報告中將中國經濟本季度增長預期下調至6.8%,並重申呼籲人行加大貨幣刺激。

張智威向彭博新聞社表示,預計今年第一季度增長將意外下行,而政策將在2015年意外寬鬆。中國將受到房地產投資放緩和地方政府土地銷售大幅下滑的「雙重打擊」。

為了控制債務水平,中國政府此前一直通過微刺激來維持經濟增長。中國目前的債務水平已經達到2倍於GDP。人行於2014年向銀行業注入流動性,並於11月降息。

中國經濟通縮隱憂延續

陸媒「一財網」1月6日報導,2014年12月中旬公布的匯豐12月PMI初值為49.5,創6月以來新低。其中,價格指標大幅下行,這意味著中國經濟通縮效應再度加深。

而中共統計局發布的2014年11月CPI、PPI數據顯示,CPI同比上漲1.4%,環比下降0.2%;PPI同比下降2.7%,環比下降0.5%,兩組數據均低於預期。2014年9月和10月CPI均上漲1.6%,CPI漲幅連續3個月停留在「1時代」。

整理這些數據可發現,2014年前11個月平均通脹2.0%,遠低於同比上升3.5%的年度預期。此外,1.4%的漲幅已是近5年來的最低值。

多家機構認為,中國經濟低通脹格局已經確立。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2014年4季度CPI同比漲幅將低於2%,全年CPI漲幅預測下調至2%左右,2015年CPI仍有繼續下行的可能。

在經濟學界,通貨緊縮的定義通常被認為是當CPI連續3個月以上或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

從目前的數據看,中國經濟雖然還沒有真正陷入通縮,但CPI的持續下跌已經引發通縮擔憂,且多家機構預測這一趨勢將延續到2015年。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近日表示,收入下降、大量失業、負債提高、財富縮水等都是通貨緊縮可能帶來的負效應。2015年CPI有可能出現下降,因此,通縮壓力不容小看。

中共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表示,此番通縮壓力的原因是表示既有內憂也有外患,內憂是指內需不足,外患是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

姚景源強調,當下的通縮壓力與以往不同。雖然受到出口不足的影響,更多是「三期疊加」的結果,是過於依賴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結果,是經濟結構不合理所累積矛盾的集中爆發。

申國萬銀發布研報認為,通縮將放大債務,對於整體經濟尤其重資產型企業、消費型企業不利,只有部分下遊行業例如原材料加工企業和公用事業可以從中獲益。次貸危機之後,主要經濟體的挑戰都集中在通貨緊縮問題上,而中國目前面臨的形勢最為嚴峻。◇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