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現代醫案 我認識的一個醫生

文 _ 華景珍

那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我碰到一個從事生技產品生意的人。那個人脾氣有點壞,碰到不順心的事甚至還會暴粗口,「三字經」都出來了。介紹我認識他的人告訴我,他曾經當過醫生,還經常代表國家到世界各地開國際醫學會議。我沒有辦法將眼前這樣一個「粗魯」的人與那些光榮的紀錄相連結。

後來跟他比較熟悉了。我問:「你以前當醫生是嗎?為什麼後來不當了呢?」這句話似乎深深刺痛了他。很明顯他不想回答這個問題。隔了一會兒,他還是告訴我。時間已經過去太久,無法準確地描述他當時說的話。但是,內容大概是這樣:他當時在一家大醫院當醫師,有一個女病人,他覺得病況非常危險,於是小心翼翼看護著她。

到了快下班的時候,他還特地去病房看她。並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訴接晚班的醫師和護士,這個病人需要特別特別注意。第二天一早他上班就問:「昨天那個病人怎麼樣了?」得到的回答是:「昨天晚上死掉了。」他氣死了,動粗打了同事了。他也被開除了。因此,這個具有「視病如親」的良醫離開了醫生這個行業。

聽完他的經歷。我終於能體會,為什麼以他的身分背景,卻經常聽到他用「三字經」來罵人。他的內心裡一定罵死不負責任的醫生,甚至這個不公平的社會體制。值得慶幸的是,他沒有因為這個打擊而沉倫,他在另一個領域裡嶄露頭角。

2014年4月19日臺灣《大紀元時報》刊登一則「血小板先生」伍焜玉傳記出版的報導。這位譽滿全球的血液腫瘤醫學權威35歲時與他的指導教授約翰.霍克聯手發明了血小板測量方法(Wu and Hoak Method)。作為醫生與科學家,他認為醫生這個行業,「沒有白天、晚上,半夜也要去看病人。我們養成一個習慣,任何時候都能清醒,清醒就要去工作,因為常常病人都是半夜住院,都是緊急的。」他也強調:「醫師不能用賺錢為目的,這是一定的。」「我要以病人為主,你有問題,我一定要替你解決問題,不只是他肉體上的問題。」

若要問何為良醫?伍焜玉先生這幾句話就是答案。

我是看了這則報導才想起故人,同時思考醫生這個行業。前不久,報上刊登臺灣有兩千多家醫美診所,一家診所不會只有一個醫師吧!兩千多家醫美診所,共有多少執業醫師?

我不反對醫學美容,很多先後天顏面或肢體有畸形或受傷的患者,不經過整形,他們的人生會更悽慘。幫這些人整形美容是功德無量的事。

但是就像伍焜玉先生說的:「醫師不能用賺錢為目的,這是一定的。」那為什麼那麼多的醫生投入醫美這個行業呢?沒有那麼多顏面肢體傷殘的人啊!外界的解讀幾乎一致認為賺這種錢比較多,而且沒有什麼責任。

我個人不這樣看問題,讀醫學院的人多麼優秀!求學過程多麼辛苦!難道就為了幫人割雙眼皮、墊高鼻子、隆乳……嗎?這怎麼可能?我私下認為其中很多醫生是逃離職場。至於他們為什麼逃離職場,很多政治人物和醫療行政主管認為原因是:做醫生工作太辛苦,錢太少!是這樣嗎?用這種思維管理醫療行政,醫護人員荒問題可能永遠無法解決。◇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