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佳鴻
據四月十日消息,近日馬英九就職前訪美的議題在美、中、台三方關係運作下,顯得暗潮洶湧。截至目前為止,美方仍沒有明確的表態。中國社會民主黨主席劉國凱和多位民運人士九日對美方可能拒絕馬表示失望,他們指出,經由民主程序選出的新國家領導人應有出訪權,阻止馬訪美使得中共黑手幕後的干預行為,再一次顯現出它才是真正的「麻煩製造者」。
中共是「麻煩製造者」
針對馬英九訪美可能遭拒,民運人士普遍的反映是「失望、憤慨」,他們表示,「馬英九去美國當然應該呀,台灣跟美國擁有共同的普世價值,就像兩個理念相同的朋友可以到對方家裏拜訪一樣,這個當然是可以的。所有認為不可以的,都是有問題的。」
「總統就應該見總統、見部長,如果總統不能見總統、見部長,都是因為幕後有黑手在威脅利誘,而這些人又與利益掛勾,或者這些人就是暫時服從於獨裁者,因為不惹它這個大流氓,而表現出來的雖然就是很遺憾,但是遺憾的背後是專制獨裁者打壓自己的百姓,用自己的軍隊殺自己人民的獨裁政權的干擾。外交邊緣化,干擾進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或到其他地區訪問,這些都是這樣。」
民運人士反映,如果馬受到打壓,就是因為共產黨接受不了台灣的自由民主和他保存的中華文化,這和中共是鮮明的對比。「他是台灣人民選出來的對於民主、自由、人權、和平等一個強而有力的聲音。包括馬、謝在選舉結果出來之後,馬上聯絡對方,謝長廷還恭喜馬英九,或是陳水扁接見馬英九共商國事等這些民主風範的表現,就是共產黨最害怕的。共產黨害怕馬英九代表著華人價值、保存中華文化的這種光輝讓中國老百姓知道。打壓他,是一個害怕中國老百姓知道真相的做法。」
中國社會民主黨劉國凱主席也對中共打壓馬英九訪美表示憤慨。他指出,馬英九當選後「中共鬱悶煩惱、民運喜上眉梢」。如果謝長廷執政,中共正好利用情勢打反台獨的民族主義牌,因為中共形象已破產、失去政權的合法性,就只有依靠民族主義,「好像他是維護國家名義,來轉移民眾的視線,消解國內民眾與它的矛盾。」
中共進退維谷 有苦難言
然而令中共失望的是,馬英九贏了。「表面看來馬英九態度平和,應不難打交道,其實不然。馬英九也搞『台獨』,而且是最難對付的『台獨』。馬英九是對中共「獨」。馬英九說:『六四不平反、統一不要談』。對扁、謝的獨,中共可以厲聲叫罵,大陸的那班『憤青』會為中共的叫罵喝采。但馬英九對中共的「獨」,使中共難以叫罵。它甚至都不敢把馬英九的『台獨』公佈出來,因為那樣一定會在大陸引來一片對馬英九的叫好擁護之聲。」
劉國凱稱,馬當選後,中共煽動民族情緒的機會變少了,海峽兩岸成為真正的民主與獨裁、和平與暴力的對比。從這個角度來說,台灣的民主選舉就是台灣人民的勝利,也是民主、和平的勝利;失敗的不是民進黨與謝長廷,而是共產黨跟胡錦濤。「故對馬英九勝選,中共十分鬱悶。雖然不像從前那樣面臨阿扁屢次探底的麻煩,但馬英九的民主牌可對它的政權會造成威脅。」
據了解,馬英九在美留學期間就積極加入反共運動,在哈佛就讀博士班時,他擔任學生通訊報《波士頓通訊》的主筆與主編,並曾以「王紹陵」、「葉武台」、「李南橋」等筆名撰寫專論、社論、雜文十萬餘字,絕大多數為反共文章。「也正如此,對馬英九在國際舞臺的活躍,中共是最無法忍受的。」海外民運人士一致如此表示。

美國國務院前主管兩岸事務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四月四日在華府表示,他個人完全贊成台灣總統當選人馬英九在正式就職前訪問華府,但他質疑馬英九能否成行。
台美關係加溫 前景可期
根據華府內幕消息的「尼爾森報導」四日報導,目前正在印尼訪問的美國國務院亞太助理國務卿希爾曾透露,「布什總統已經對台灣總統當選人馬英九在就職前訪問華府的要求說不。」但美國務院的立場一向被視為與北京較為接近。「尼爾森報導」還說,現在大家關注的焦點已經集中到白宮將如何為其順從北京的作為補償台灣。
國親兩黨駐美代表袁健生表示,馬英九訪問華府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重建台美互信。袁健生的這番話被解讀為,訪美不是優先工作,馬英九在就職前訪美的機率不高。
但國親駐美副代表張大同表示,台美雙方目前還在洽談出訪事宜,「洽談中氣氛都非常好,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怎麼樣使台美關係再往前推進。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結論。」至於張大同這番話是否在暗示,雙方還在洽談任何其他可能的訪問方式,如訪問華府以外的其他城市,前國務院主管兩岸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表示,的確有此可能。
薛瑞福表示,他完全贊成馬英九在就職以前訪問華府,但他懷疑馬英九是否能成行。薛瑞福說,如果就職前馬英九確實無法親自到美國,其實還是可以透過電話或視訊會議與美方對話,另一個選擇是馬英九在上任前出國訪問,利用過境的機會訪美。
目前最新消息指出,美方表示,馬英九上任後,將有機會在下半年出訪中南美邦交國,屆時他將可名正言順地過境美國作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