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史辯系列(一) 以中華傳統史觀論誰是民國國父
孫中山是中華民國國家體制的創立者,在革命階段的功勛和歷史地位是無可動搖的。圖為一名遊客參觀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Liu Jin / AFP / Getty Images)
90年代後,中共在喉舌媒體上利用御用學者攻擊孫中山、吹捧袁世凱。受到中共拋出的假歷史資料的影響,網路上出現了徹底否定孫中山並將袁世凱奉為中華民國國父的觀點,中華民國的歷史出現了空前的大混亂。
文•惠虎宇
中國是世界上擁有最完整信史紀錄的古老國家,中國人記載歷史的一個重要功能是以史為鑒,讓後人能從中借鑒修齊治平的經驗與教訓,因此,準確描述歷史事實和維護看待歷史的傳統價值觀,對中國人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春秋時代,齊國史官為了真實記載大夫崔杼殺害國君的事件,一天之內接連有三位史官被崔杼殺害,而第四位史官依然堅持如實記載這次弒君事件,最終崔杼被這種精神所折服,放棄了對史官的干涉。
孔子整理《春秋》不是為了普及歷史知識,而是在禮崩樂壞的時代梳理歷史事件,給予正確評價,重塑華夏的正統歷史觀。「春秋大義」隨後沉澱為華夏民族看待歷史的集體價值觀,「春秋筆法」也因此成為獨立於王權之外的道德評判權,是上至君臣、下至黎庶,人人都敬畏的輿論力量,也是中國人信奉的天道法則在世間的一種體現。毛澤東一生肆意胡為,不願受任何約束,但是在三年大饑荒餓死數千萬人後,劉少奇對他說「人相食,要上書的」(被記載進史書),毛澤東也很忌憚,後面的經濟政策不得不有所鬆動和讓步。
另一方面,搞亂中國人對歷史的集體記憶和傳統史觀,也是亂臣賊子們試圖逃避史書譴責的一貫作法,中共正是這樣的亂臣賊子,也是中國歷史上篡改歷史最嚴重的一個偽政權。
1949年中共武裝叛亂推翻了合法的中華民國政府後,這個外來的馬列邪教政權為了將自己樹立為正統,隨後對中國歷史進行了一系列的歪曲和篡改,尤其是對中國近現代史進行了徹底的顛覆。中共將中華民國描述為一個黑暗的舊中國,而將中共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定性為新中國。與此相伴隨的是將孫中山從創建民國的革命導師貶低為革命的先行者,將孫中山的革命理論「三民主義」偷梁換柱,編造出一個並不存在所謂「聯俄、聯共、輔助工農」的「新三民主義」,認為自己是孫中山革命路線(新三民主義)的真正繼承者。
進入90年代後,中共在喉舌媒體上利用御用學者對孫中山進行了三波攻擊,第一波是否定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和歷史地位;第二波是公開否定孫中山、吹捧袁世凱;第三波是造謠抹黑,直接對孫中山進行人身攻擊。
在中共喉舌的這三波輿論攻擊中,受到中共拋出的假歷史資料的影響,網路上出現了徹底否定孫中山並將袁世凱奉為中華民國國父的觀點,中華民國的歷史出現了空前的大混亂。
從創建中華民國的革命階段 看孫中山的歷史地位
孫中山晚年照(1924 年)。(公有領域)
誰是一個國家的國父,這並不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就中華民國而言,只需看看誰對創立中華民國做出了最主要的貢獻,這些貢獻包括提出推翻滿清、建立中華民國的革命綱領,組建推翻滿清的主要革命組織,擬定推翻滿清建立中華民國的革命路線,對中華民國國家體制的構建提供理論框架和可行性操作程序,並且最終獲得了成功。很顯然,在中國近代史上只有孫中山一人是符合以上標準的。
1894年11月24日孫中山在夏威夷的檀香山成立了興中會,提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政綱,這是近代中國第一個反清的革命黨。1895年10月26日,興中會舉行了第一次廣州起義,打響了晚清革命黨武裝推翻清政府的第一槍。1905年興中會與華興會、光復會及其他革命黨在日本合併為同盟會,孫中山任同盟會總理,成為晚清最大革命黨的領袖。同盟會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政綱,這是中華民國這個國號的來源。與此同時,孫中山在同盟會刊物《民報》發刊詞上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三民主義從此成為創建中華民國的理論綱領。1906年12月,孫中山於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慶祝《民報》創刊一周年的紀念會上,第一次提出「五權憲法」的概念,這是對民權主義的具體化。
在推翻清政府建立中華民國的革命階段,孫中山無疑是這場革命的領軍人物,他既是革命黨的創始人,也是革命綱領和革命理論的創建者,是中華民國國號的註冊人,也是中華民國國家體制的創立者。孫中山在革命階段的這些功勛和歷史地位顯然是無可動搖的。
從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看孫中山的歷史地位
1911年10月10日晚上,辛亥革命爆發,武昌起義獲得成功,推翻了兩千年歷史的帝制。圖為武昌起義中的起義軍炮兵。(公有領域)
1911年10月10日晚上,辛亥革命爆發,同盟會發動的武昌起義意外獲得成功,第二天上午,戰鬥結束,武昌城落入同盟會之手,但是領導起義的都是低階軍官,起義軍面臨群龍無首的嚴重問題。在11日由蔡濟民(大概是排長級別)主持的會議上,大家達成一項共識:大意是武昌起義初戰告捷,當務之急是通電全國讓各省響應,但是我們必須得找一個能讓各省信服的領袖來號令天下,否則其他省份會認為我們的革命只是一場普通士兵的兵變,我們就無法在道義上立足,革命軍就會因為群龍無首而會陷入內亂並瓦解。最終革命黨人「脅迫」黎元洪來主持大局,黎元洪這位湖北清軍的第二號人物就這樣被迫成為武昌義軍的領袖。11日晚上,革命軍宣布成立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鄂軍都督府,宣布廢除清朝宣統年號,改國號為中華民國。
從武昌起義的這段歷史可以看出,軍人在前線衝鋒陷陣與擁有一位能號令天下的革命領袖,都是一場革命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領袖的重要性在隨後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中再次體現出來,並將孫中山在創建中華民國過程中的歷史地位進一步彰顯。
武昌起義成功後的二十天內,湖南、陜西、山西紛紛宣布獨立,北京附近的灤州還發生了要求清政府立憲的兵變,這極大的動搖了清政府的統治。10月底,清政府不得不再次請出已經被革職的袁世凱來挽回敗局,並給予袁世凱軍政大權。袁世凱領導的北洋軍與南方革命軍在武漢經過激烈的武力較量後形成南北對峙局面,雙方隨後展開了和談,希望不訴諸武力來達成一個在中國實現憲政的妥協方案。
袁世凱是戊戌變法之後晚清立憲派的領軍人物,作為大清的臣子,他的理想是在中國實現君主立憲,自己做掌握實權的內閣總理。但是南方革命黨最堅定的意志就是驅逐韃虜,恢復漢人江山,堅持滿清皇帝必須退位。
和談期間,革命形勢繼續發展,截至1911年底,已經有15個省宣布獨立,脫離清政府的控制。在此期間,南方革命黨也在為組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而積極籌備,其中武漢、上海、南京三個地方的革命黨實力最強,武漢的黎元洪和上海的陳其美都想讓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設立在自己的地盤上,兩人互不相讓,最後雙方達成妥協,既不是武漢,也不是上海,大家去南京組建中央政府。在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職位上,黎元洪和黃興互相爭奪,難分高下,最終,孫中山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僵局。辛亥革命爆發後,孫中山人在美國,直到1911年12月25日,孫中山才抵達上海。在回到中國的幾天後,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宣誓就職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
反對孫中山的人認為,孫中山沒有參加辛亥革命,但是摘了辛亥革命的桃子。其實,這個過程恰恰說明了孫中山的歷史地位無人能及,無論是為革命起義出生入死的黃興,還是武昌首義後領導鄂軍都督府號令天下的黎元洪,在革命陣營中,都無法成為那個最大的公約數,只有孫中山才能成為各派系公認的中華民國第一領袖。孫中山不但是中華民國國號的創立者,是建立中華民國的革命理論和革命黨的創立者,也是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真正創立者。從此刻開始,孫中山作為中華民國國父的地位事實上已經奠定。
從促成清帝退位 看孫中山的歷史地位
孫中山放棄中華民國總統職位,袁世凱放棄君主立憲下的內閣總理的夢想,最終促成了清朝的終結,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圖為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前的孫中山銅像。(Liu Jin / AFP / Getty Images)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成立,相當於在南北和談中斷了堅持君主立憲的袁世凱的退路,中華民國的共和體制已經生米做成熟飯。
有一種觀點認為,袁世凱是締造中華民國的最大功臣,因為掌握北洋重兵的袁世凱如果不同意共和體制,堅持要君主立憲的話,如果因此和南京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開戰的話,那麼中華民國一定會失敗。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袁世凱為何不揮軍南下,用武力打出一個自己理想中的君主立憲國家呢?這個時候清政府的軍政大權都在自己手上,皇權已經式微,自己夢寐以求的由內閣總理掌控政府權力的君主立憲制不是就擺在眼前嗎?
袁世凱沒有這麼做,恰恰是因為革命形勢的發展,使得推翻滿清已成為全國共識,不但革命黨人意志堅決,就連勢力強大的各省立憲派也要求拋棄滿清,建立共和。袁世凱如果逆歷史潮流而動,堅決要保滿清實施君主立憲,那麼袁世凱能擔保北洋軍始終跟自己站在一條陣線嗎?另一方面,15省的革命風暴,僅僅依靠北洋軍能一個個撲滅嗎?在清朝已經岌岌可危的情況下,北洋軍打仗的軍費從哪裡來?所以袁世凱面臨的局面其實也只剩一個選項,那就是接受中華民國的既成事實,將清政府作為手中的一塊籌碼,以尋求自己在未來中華民國共和體制下的利益最大化。
在革命黨這邊,南京臨時政府也面臨財政困境,為了盡早實現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的革命目標,革命黨人也不想和袁世凱開戰。退位讓賢,將總統職位讓給袁世凱,以最小代價達成共和,實現革命目標,對革命黨來說也是最優選項。
於是孫中山放棄了中華民國總統職位,袁世凱放棄了君主立憲下的內閣總理的夢想,最終促成了清朝的終結。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中華民國成為辛亥革命的最後贏家。
從辛亥革命的整個過程來看,中華民國取代大清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縱然擁有北洋軍的袁世凱也無法以一己之力進行抗拒。在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建立的過程中,袁世凱並非局勢的真正掌控者,袁世凱的最後選擇只是順應了歷史潮流。如果沒有辛亥革命爆發造成的革命形勢,如果不是因為清皇室需要一根救命稻草的話,袁世凱將一直是一個被滿清罷黜的山野閒人,將很難有機會再次出現在中國的政治舞台。另一方面,如果清政府在垮台之前沒有啟用袁世凱,清政府有可能崩潰得更快,結局也將更悲慘。袁世凱的出現使清政府得以體面下台,並獲得了優待條件。同時清政府也將自己作為籌碼為袁世凱贏得了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總統的職位,清政府和袁世凱之間實際上是互相幫了一把,互惠互利。
袁世凱要廢除中華民國、建立中華帝國的逆歷史潮流的操作,把中華民國拖入了新的內亂。圖為袁世凱於1913年10月10日正式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之後,各國駐中使節覲見合影。(公有領域)
1912年2月13日,在清帝退位後的第二天,袁世凱向南京臨時政府發電文:「共和為最良國體,世界之所公認。今由帝政一躍而躋及之,實諸公累年之心血,亦民國無疆之幸福。……從此努力進行,務令達到圓滿地位,永不使君主政體再行於中國。」
由此可見,清帝退位,辛亥革命的最終成功,並不是袁世凱的功勞,歸根溯源是孫中山的功勞。發動這場革命的倡導者是孫中山,從1894年11月24日成立興中會開始,孫中山領導的革命不斷積累力量,最終主導了晚清歷史的走向。辛亥革命是孫中山推翻滿清的革命歷程中最高潮的部分,是以孫中山為革命領袖匯集全國革命力量而造就的歷史大潮。孫中山是這股歷史大潮的開創人,而袁世凱只是順從者和助推人。
袁世凱通過出賣清政府而獲得了辛亥革命的最大紅利,但是,僅僅三年後,袁世凱就違背「永不使君主政體再行於中國」的承諾,要取消共和體制,回到自己所衷情的君主立憲政體,要廢除中華民國,建立中華帝國。這波逆歷史潮流的操作不但使袁世凱在辛亥革命中獲得的利益喪失殆盡,也把中華民國拖入了新的內亂。孫中山和袁世凱之間,安得相比,其間可容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