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就職演說 對台海局勢的影響
2024年5月20日,在台北總統府舉行的就職典禮上,民眾觀看屏幕顯示台灣總統賴清德(中)和副總統蕭美琴(右)與即將離任的總統蔡英文(左)一起揮手致意。(Yasuyoshi Chiba / AFP)
5月20日,賴清德就任中華民國總統。在美中貿易戰升級、中俄軸心成形的新冷戰下,賴清德的520就職演說,強調不卑不亢、維持現狀,提出民主共同體、和平共同體,定位台灣是「世界和平的舵手」、希望打造「第二次經濟奇蹟」「經濟日不落國」,釋放哪些信號?如何影響國際情勢?
文•寧海鐘、駱亞
賴清德5月20日發表作為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的就職演說,表示要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台灣,不卑不亢、維持現狀,追求兩岸和平共榮。就賴清德有關兩岸關係的表述,多位旅居海外的中國學者對賴清德的演講發表見解。
台灣新總統賴清德2024年5月20日在台北舉行的就職典禮上發表演說。(Annabelle Chih / Getty Images)
在兩岸議題上,賴清德表示將秉持「四個堅持」,不卑不亢,維持現狀。他呼籲大陸方面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停止對台灣文攻武嚇,致力於維持台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確保全球免於戰爭的恐懼。
他呼籲兩岸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進行合作,可以先從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台就學開始,一起追求和平共榮。」同時他提醒國人「不能有幻想」,在中共尚未放棄武力犯台的情況下,「即使全盤接受中(共)國的主張、放棄主權,中(共)國併吞台灣的企圖(也)並不會消失。」
賴清德在演說中提到9次中華民國、3次中華民國台灣,提到一次中華民國憲法,但並未提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他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1996年的今天,台灣第一位民選總統宣誓就職,向國際社會傳達: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主權在民。」
強調台灣的主體性
法律專家、獨立時評人虞平表示,賴清德這一次演講,主軸就是強調台灣的主體性。「我剛剛算了一下,他大概『台灣』用了88次,當然有個別和『中華民國』混在一起用的,但是『中華民國』他只講12次(含3次和台灣一起用)。」
虞平認為賴清德對大陸的立場比較強硬,沒有把台海危機降低;而蔡英文在2020年當選時演講,對大陸相對來說是比較軟,智慧地爭取了很多時間。
澳洲悉尼科技大學副教授馮崇義則表示,賴清德的演說在兩岸關係上還是務實的。
「他還是講民主和平繁榮、和平無價、戰爭無贏家,還是不卑不亢維持現狀,這是他的口號。他最後的一個願景,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跟中華民國共存共榮,強調以對話來代替對抗。他並不想跟習近平對抗,但是習近平不給他對話。」
馮崇義認為,賴清德還是遵從蔡英文的基本基調。「你要對話,門開著,但是你要讓我投降,你想不戰而屈人之兵,門都沒有,我想這還是相當務實的立場。」
賴清德在演講中表示,將持續與民主國家形成民主共同體,又強調台灣位居「第一島鏈」的戰略位置。
馮崇義認為,台灣的最大挑戰是中共的文攻武嚇。但台灣的機遇是大於挑戰的,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民主自由世界國家的越來越有力的支持。台灣人民抗共保台的信心,國際上形成美國為首的盟友圈,震懾中共,打破了習近平的春秋大夢。
虞平表示,賴清德繼續蔡英文路線,就是融入民主國家聯盟,這非常好。台灣要想真正成為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必須要團結世界民主國家,共同抗拒中共。
台灣人需要團結
在賴清德發表就職演說之前,美國兩個智庫分別發布報告,指出中共更可能採取不費一兵一卒的方式奪取台灣的行動。
賴清德在演講中提到,面對來自中共的「各種威脅滲透」,要提升全民保家衛國的意識,健全國安法制,並且積極落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等等。
馮崇義表示,台灣的學界對中共統戰的威脅,已看得非常清楚。現在值得憂慮的是朝野在立法院的衝突。美國的共和和民主兩黨打得不可開交,但是大家對打擊中共政權有相當大的共識,台灣還做不到這一點,這是一個隱患。
賴清德在演講中多次強調國家歸宿感,「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或是台灣,皆是我們自己或國際友人稱呼我們國家的名稱,都一樣響亮。」
馮崇義認為,這是賴清德演講中最亮的亮點,他希望所有台灣人都能夠團結起來,包括藍營和綠營,還有白營的民眾黨,應該聯合起來,共同盡力對付中共的威脅,「這種務實精神,是我感受最強烈的地方。」
獨立時評人蔡慎坤表示,蔡英文內斂,賴清德坦誠,在兩岸關係問題上,蔡英文保持模糊立場,賴清德尊重兩岸現狀,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中華民國是台灣,彼此互不隸屬。
他認為賴清德接下來會進一步強化台灣主權意識。而因為中共對台灣的統戰滲透會越來越公開化、軍事威脅會越來越頻繁,不排除兩岸發生重大衝突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