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談節說文》 祭祖踏青 寒食清明(第四十二集)|#新紀元

                                                             
                                                               
 明 仇英《清明上河圖卷》局部。(公有領域)圖片編輯:陶文
                                             

2021年4月4日是清明節。

清明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鬥指乙,或太陽黃經達15°為清明節氣,這一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

 清明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

清明這日,各地還有一些食俗。通常,清明節早上吃青團、麥仁、清明餜、雞蛋、單餅,玉米仁或高粱米稀飯等等。這又與寒食節有關,寒食節是用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的。

有詩為證:

清明祭祖人紛紛 ,

禮敬祖先懷感恩。

戴柳踏靑悅心身,

寒食青團念忠魂。

清明節與中國新年、元宵節、法輪大法日、中秋節、端午節等都是現在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今天的《談節說文》第四十二集,我們一起來聊聊《祭祖踏青 寒食清明》。

下面我們還是先來說說熱點新聞: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局部)。(公有領域) 圖片編輯:陶文
                                            

超級行動:美歐英加32國聯合對中共新疆人權惡行實施制裁

3月22日,美國、歐盟、英國與加拿大等32個國家對新疆大規模侵犯少數民族人權的中共官員和一家實體進行制裁。這是美國歐盟等西方國家自北京89年六四慘案後首度針對北京採取這類協同行動。

這次協同做法是美國透過外交努力、聯合盟邦對中共採取一致行動的初步成果。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中聯合盟友是核心要素。

美國政府高級官員曾表示,他們每天都在就中國相關問題和歐洲各國政府聯繫,他們稱之為「歐洲路演」。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本星期在布魯塞爾與歐盟和北約部長會晤,他在聲明稿中表示,「在日益受到國際譴責的情況下,(中共)繼續在新疆犯下種族滅絕和危害人類罪。」

加拿大外交部表示,「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中國當局有系統地實施由國家主導的侵犯人權行為。」

維權人士和聯合國人權專家表示,新疆再教育營中至少關押了超過100萬穆斯林。維權人士;和一些西方政府人員指責中國使用酷刑、強迫勞動和絕育措施。

在中共報復性制裁後,3月23日,歐洲議會取消了《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的審議會議,以示抗議。

目前包括美國、加拿大、法國、澳洲、瑞典、英國、歐盟在內,全球已經有32國陸續制定類似的法律,授權該國政府針對外國違反人權與腐敗的個人或組織實施制裁,除凍結其財產交易,亦禁止其入境。 

千呼萬喚:川普推出新官網與大眾互動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30日報導,45office.com的主頁上展示了川普在擔任總統期間與妻子梅拉尼婭、軍方成員和世界領導人在多個活動中拍攝的照片。官網還允許公眾給前總統和第一夫人發信息,以及預約他們在活動中的亮相,並請求來自他們的問候。

網站主頁上的信息寫道:「川普辦公室致力於保存川普政府的宏偉遺產,同時推進美國優先議程。」

新成立的網站還包括一些其它聲明,其中談到了保留川普的總統遺產。「通過公民參與和公共活動,川普辦公室將努力為各行各業的美國人提供信息、教育和激勵,因為我們正在尋求建立一個真正偉大的美國未來。」

「通過這個辦公室,川普總統將繼續為我們這個偉大國家的勤勞的男人和女人,以及他們在安全、尊嚴、繁榮與和平中生活的權利,提供不懈的支持。」

該網站還有一個「關於」欄目,讚揚了前總統在關鍵政策上的遺產,包括:處理COVID-19大流行病、解決南部邊境危機、增強北約和其它國際聯盟以及確保中東和平協議等。

駭人聽聞:大陸紅火蟻肆虐 蔓延至12省435縣市

中國紅火蟻傳播至12個省份,擴散區域比2016年高出1倍。

據大陸農業農村部消息,近日紅火蟻已傳播至中國12個省份,涉及435個縣市區。值得注意的是,紅火蟻不僅對農業生產嚴重威脅,對人更具有很強的殺傷力。

紅火蟻為農業及醫學害蟲,源自於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拉丁名意指「無敵的螞蟻」,因難以防治而得名。其具有食性複雜、習性兇猛、繁殖迅速、競爭力強大等特點,被列為全球100種最具破壞力的入侵生物之一。2004年,紅火蟻首次在中國報告發現。

紅火蟻對農業生產的威脅尤為值得警惕。據了解,紅火蟻能夠直接危害大豆、粟米、蔬菜、柑橘等50多種農作物,在較為嚴重的發生區,菜種被紅火蟻搬運比率高於40%,大豆等減產可達20%以上,綠豆減產30%以上,甘藷、馬鈴薯等減產30%以上。

紅火蟻還對人具有較強的殺傷力。近年來,多地都有出現「螞蟻圍村、叮咬人畜」的情況。據悉,紅火蟻四肢有力,可支撐高於體重數倍的重量,當上顎鉗住人的皮膚後,單手很難將其甩掉,紅火蟻趁機用腹尾的螯針連續發起進攻。每次叮刺腹部時,毒囊釋放出毒液。

人被蜇刺後會產生灼傷般疼痛,隨後出現水泡並化膿,嚴重者會過敏甚至休克、死亡。

據了解,紅火蟻主要分為自然擴散和人為傳播擴散,其中人為傳播擴散的途徑更多、風險更大、速度更快。在人為傳播擴散上,紅火蟻主要隨帶土苗木、花卉、草皮等植物調運或者隨垃圾、土壤、堆肥、農耕機具設備、包裝物等物品遠距離傳播,擴張速度為每年48至80千米。而目前,紅火蟻的入侵區域仍在持續擴大,有向更北、更西的地區擴張的趨勢。紅火蟻已入侵到浙江杭州、湖北孝感、重慶渝中、四川廣元等地,最北已經接近秦嶺地區。

數完熱門新聞,我們接著談談清明節。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局部)。(公有領域) 圖片編輯:陶文

                                               
清明節,又稱祭祖節、踏青節、寒食節、行清節、三月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一/清明節氣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曆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時節,大陸黃淮地區以南的小麥將孕穗,油菜已開花,東北和西北地方小麥進入拔節期。進入四月,天氣仍變化不定,重點要注意保墒防寒。有關清明節氣與農作物種植,有詩曰:

清明雨紛紛,灌地把田耕。

清明一場雨,豌豆麥中舉。

清明已發芽,穀雨忙採茶。

清明種瓜豆,種薯正當時。

二/清明祭祖:

戰國時期,墓祭之風逐漸濃厚起來。

秦漢時代,祭掃墳墓的風氣更盛。

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

唐開元二十年四月十九日,唐玄宗下敕,對寒食祭墓之俗,作了明文規定,作為儀制,要全國臣民執行,有家廟的卿大夫也不例外。

唐代編入《開元禮》中,成為官方認同並倡導的吉禮之一。後演變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局部)。(公有領域) 圖片編輯:陶文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儘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詩人用淒清悲涼的筆觸,寫出了清明節人們用掃墓、上墳,追憶祭祀逝去親人的淒涼悲慘情景。

三/清明寒食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介子推,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所以稱為寒食節。

寒食節的源頭,應為遠古時期人類對火的崇拜。古人的生活離不開火,但是,火又往往給人類造成極大的災害,於是古人便認為火是神靈,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後再重新燃起新火,稱為改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

禁火節,後來又轉化為寒食節,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傳說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股為他充饑。晉文公歸國為君後,分封群臣時卻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願誇功爭寵,攜老母隱居於綿山。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願為官,躲藏山裡。晉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樹下。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於是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

民以食為天。清明這天,各地都有一些食俗。通常,清明節早上吃雞蛋、單餅,喝麥仁、玉米仁或高粱米稀飯。

清明節,老百姓所吃的食物具有特定的時節性,祭祖過後的食物更是具有獨特的文化含義。因此,清明的飲食習俗包容著歷史的、地域的、民族的等方面的內涵。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的關係,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

各地都有獨特的清明食物,如江南一帶清明時節有吃青糰子的習慣,而廣東各地則比較流行清明吃祭祖過後的燒豬肉。除此之外,廣東三大民系還各自習慣在清明節做些地方特色的食物。這些節日食物,不是注重祭祖所帶來的祈福心理,就是側重時令特色給人們帶來的保健作用。潮汕俗語「時節吃時果」的意思就是到了時令就該吃應時的果蔬。此時的果蔬及相應食物,不但味美,還有養生效果,如潮州人清明節吃樸籽稞,就有清熱祛火的功效。

在唐代,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節,由於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還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到了唐代,寒食節與清明節合而為一。

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由附屬於寒食節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上墳掃墓、冷食、蹴鞠、盪鞦韆等,成為清明節的習俗。

近年來很多地區把寒食節與清明節等同了起來,在同一天過。

四/清明踏青

清明,是個踏青的好季節。考察一下唐代的寒食節,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關於踏青郊遊和與之相關的各種節日遊戲活動的記載。說起在寒食節形成這種踏青郊遊的習俗,實在是合情合理。

在那個春光明媚的節氣裡,一掃寒冬帶來的涼意,萬物復甦,芳草青青,怎能不讓那些在郊外祭掃完祖先墓碑的人們流連徘徊?加之唐時寒食節是有「休假」規定的,這樣一個又有充裕時間,又有合適場所、節氣的出遊機會,所以,人們掃墓完畢就在郊外踏青的風俗在全國蔓延。

宋代每遇寒食、清明,市民常常傾城而出,典籍記載汴京「四野如市」,真是一派壯觀奇景,真有些元宵節花市、燈市的味道。《武林舊事》有記:「每年春暖花開之時,春遊最盛。」遊人「至暮不絕」,「貴遊巨室,皆爭出遊,謂之『探春』。」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在這樣一個熱鬧的節日裡,等級制度也變得不那麼森嚴,試想在人山人海中哪還能分得清貧賤富貴,又有誰會在意平日裡那高高在上的「貴遊巨室」呢,真是一派祥和的景象啊!
                                                            

                                                                                                    圖編陶文/德容

和踏青相關,清明還出現了戴柳踏青、放風箏、盪鞦韆、百戲表演等一系列活動。唐人曹松在《鍾陵寒食日與同年裴顏李先輩校書郊外閒遊》一詩中寫道:「寒節鍾陵香騎隨,同年相命楚江循。雲間影過鞦韆女,地上聲喧蹴鞠兒。何處寄煙歸草色,誰家送火在花枝。銀瓶冷酒皆傾盡,半臥垂楊自不知。」可見戴柳踏青、放風箏、盪鞦韆、蹴鞠、拔河、鬥雞、百戲表演等節日文化已經形成了。

說到清明,自古清明的習俗並非都是淒淒戚戚的悲涼,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的《採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譁。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這首詞,著意描繪了清明時節西湖踏青遊春的熱鬧繁華景象。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

好,今天的節目就同大家聊到這裡,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文章編輯:林慧心
校對審稿:張姬英
圖片編輯:陶文
責任編輯:Jordana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