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李嘉誠將在倫敦打造「香港城」 移民潮會衝擊聯繫匯率


和記黃埔投入1億英鎊投資的Convoys Wharf項目附近,港資房產林立,猶如一個港資社區。圖為2020年5月14日倫敦泰晤士河畔一工地,對望金絲雀碼頭。(AFP)

隨著國安法出臺,港民的移民意願大增。長實和黃系創辦人李嘉誠準備在十年前於倫敦購買的土地上修建香港城。香港貿發局前官員表示,若香港出現移民潮,每人至少帶走100萬港幣,將會衝擊到香港聯繫匯率制度。

文:蔡樂

十年前項目因環保團隊反對而擱置

Convoys Wharf位於倫敦泰晤士河附近,鄰近大型金融商業區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前身為荒廢碼頭,面積約174.24萬平方呎。項目在10年前由和記黃埔投入1億英鎊投資,但由於受到多個英國保育團體的反對,10年來仍未動工,後來Convoys Wharf更被列為英國文化遺產,進一步增添動工的難度。

為紓緩外界對保育方面的顧慮,和黃除了按照環評報告修改重建計畫,更邀請英國建築Terry Farrell為項目進行設計。最終在國安法執行前獲英國政府批准。

報導指出,Convoys Wharf項目將建成3500個單位,當中2000個會以市價出售。住宅單位以外,項目亦有酒店、餐廳、商場、辦公室及碼頭等完善配套,共有27棟建築物。

應英國政府要求,當中數百個單位,將以低於市價的價錢,或以共享形式向英國公民出售。

Convoys Wharf項目最快在五年後逐漸落成,而相關單位早在近年已開始出售。

另外,和黃有一系列的社區方案,爭取當地民眾以及政府的支持。集團表示願意提供50萬英鎊,為附近地區的民眾進行就職培訓,又會斥資1億英鎊興建學校。

項目的展開,在首階段將至少提供1400個職位,對於在疫情下失業問題嚴峻的英國而言,亦絕對有所幫助。

倫敦泰晤士河邊的香港城

中國對英國為300萬港人提供居英權一事,多次表達強烈不滿,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最近更冷諷英國一下子接待如此多的港人,有否詢問國人的意見。然而李嘉誠對投資英國打造一個外界視為「香港城」的興頭並未因此而消退。

根據Convoys Wharf官網顯示,和黃於2008年購入有關地段,該地段曾是德普特福德(Deptford)心臟地帶,前身為造船廠,現為16.6公頃廢棄棕地(廢棄或曾污染的工業用地),和黃的重建方案,將令有關地段地再次在德普特福德中扮演中心角色。


英國主動為港人打開國門,移民英國成為熱門話題,長實和黃系創辦人李嘉誠準備在十年前購買的土地上修建香港城。(AFP)

Convoys Wharf項目位於倫敦泰晤士河附近,鄰近還有新世界的Greenwich及新鴻基地產的Millharbour Quarter,港資房產林立,猶如一個港資社區。

根據《壹周刊》的報導,在香港1980年代移民潮期間,李嘉誠和新世界發展創辦人鄭裕彤看準時機,提前到加拿大發展地產項目「萬博豪園」,對象為移民加國的港人,更於中環設置售樓處,未知此次的Convoys Wharf是否亦這樣。

曾是中共白手套 李嘉誠「越行越遠」 

曾是中共白手套的李嘉誠,近年來與北京似乎「越行越遠」,去年香港爆發反修例示威,先以「黃臺之瓜,何堪再摘」回應,後又表示希望年輕人能體諒大局,執政者亦都能對未來主人翁網開一面,從而遭到香港親共建制派的攻擊,左派工聯會會長吳秋北更曾經轉發指其是「曱甴王」的圖片。


曾是中共白手套的李嘉誠,近年來與北京似乎「越行越遠」,去年8月16日以「一個香港市民」的身分在多家報章刊登廣告,對反送中表態。(中央社)

曱甴(蟑螂)是親共陣營泛指抗爭青年的貶詞。而北京早在2015年似乎已經對這位曾經是中南海座上賓的香港首富放棄幻想,黨媒《人民日報》更發表社評表示,「與其挽留不如目送李嘉誠離開」。

對處於中美交惡夾縫之中的李嘉誠,根據彭博新聞的一篇文章指出,李已經越來越難同時令中西感到滿意,他的商業帝國成為國際企業能否駕馭新冷戰的試驗品。

文章指出,李嘉誠事業橫跨中西,雖然和香港及大陸有密切聯繫,但旗下最大公司長和收入80%以上都是來自海外能源、基礎建設、電訊和港口等敏感行業。港大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嚴正認為,李嘉誠嘗試達致微妙平衡,不希望西方國家認為他和中國有密切聯繫。

然而彭博的文章認為,這種平衡近年被打破,以色列及澳洲先後拒絕長和參與當地基建,而自習近平於2013年上任後,李嘉誠和大陸掌權者的關係似乎已經減弱,中共官媒更因為他將長和註冊地由香港轉到開曼群島,質疑他對中國是否忠誠。

移民潮或會 衝擊聯繫匯率制度

自北京強推「港版國安法」開始,聯繫匯率制度可否維繫成為港人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隨著國安法出臺,香港市民的移民意願及開設海外離岸帳戶的需求已大增。


隨著國安法出臺,香港市民的移民意願及開設海外離岸帳戶的需求大增。移民潮或會衝擊香港聯繫匯率制度。(宋碧龍/大紀元)

香港資深銀行家、時事評論員吳明德表示,美國並不需要去動聯繫匯率制度,如果美國政府禁止港幣在美國流通,會自動影響香港不用港幣,香港人就會沽港幣,則香港金融、經濟制度將面臨崩潰。

一位香港貿發局前官員表示,若香港出現移民潮,假設有70萬人決定離開,且不計算300萬BNO合資格人士及家人,移民需出售港元資產,包括賣樓、賣股票,每人至少帶走100萬港幣,按照目前香港的基礎貨幣量及美元儲備,這個金額都會衝擊到香港聯繫匯率制度。

吳明德指出,參考2018及2019年數據,在香港,港人每創造1元GDP,可以獲得其中的87%左右,這個比例在美國大概是74%,香港是「藏富於民」。

香港《經濟日報》引述英國智囊「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近期發布的報告估計,可能有30萬港人會移居英國,這會為英國帶來120億英鎊(約1164億)經濟刺激;五年內可能會有100萬人移居英國,有機會為英國帶來400億英鎊、折合約3880億港元的經濟刺激。


英國智囊「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報告指,來自香港的移居人士主要是中青代,會把香港的資產轉移到英國。(AFP)

報告指,來自香港的移居人士主要是中年人或年輕人,這些年齡層偏低的移民或會把香港的資產轉移到英國。◇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