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節說文》讀懂問天智慧 知曉節氣小寒(影像第三集 )|#新紀元
點圖看影像 拍攝 張德容 (新紀元)
親愛的觀眾朋友大家好!我是藍天。
元旦臘八剛過,1月6號就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小寒了。小寒的到來,意味著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就要來臨。
今天的《談節說文》第三集我們一起來「讀懂問天智慧,知曉節氣小寒」。
大家知道二十四節氣被稱為中華民族的第五大發明。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也是中華民族獨有的宇宙觀,蘊含五千年智慧。
201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作為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二十四節氣」世代相傳,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也是華夏文明註重天人和諧自然哲學觀的重要體現,讓我們清晰地看到祖先曾經如此詩意地棲息在這片土地上。
具體地說二十四節氣是指中國農曆中表示季節變遷的二十四個特定節令。是中國曆法的獨特創造,幾千年來對推動中國農牧業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曆法,在傳統農耕文化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是古代勞動人民對天文、氣象進行長期觀察、研究的產物,其背後蘊含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二十四節氣中既有表現寒暑往來物候變化的,也有反應氣溫高低降雨狀況的,古人通過它能夠直觀、清楚地了解一年中季節氣候的變化規律,掌握農時,合理安排農事活動。它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著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文化觀念和修煉。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二十四節氣始於上古,產生於黃河流域。昔者上古之初,天人一體。當堯之時,始根據日月星辰定歷數,順其時氣以應天道。因此有《易》曰:「先王以治曆明時。」
在《尚書.堯典》中就提出了「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的概念,到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標示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至漢朝,二十四節氣逐漸完善,史書中也多有提及,如:《淮南子.天文訓》中對二十四節氣有較為詳細的記述:「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鬥指子,則冬至,音比黃鐘。加十五日指癸,則小寒。內容與今人熟知的二十四節氣完全一致。《史記.太史公自序》雲:「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西漢鄧平等人所著的《太初曆》中,正式將二十四節氣編入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易經》用震、離、兌、坎四卦分別與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相配,和這四個卦的二十四爻分別與一年的二十四節氣相配(這叫卦氣)。震主春,離主夏、兌主秋,坎主冬。每卦六爻,一爻主一節氣,四卦各主六節氣。
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二十四節氣的功用
首先是中華文明修煉文化的精華之一。中國古老的的曆法,和中國古老的易經、陰陽五行學說、天人合一等說法,與修煉是渾然一體的。天地之間,莫貴於人,孔竅肢體,皆通於天。故飲食居處適,則九竅百節千脈皆通利矣。
其次,二十四節氣是農事生產的指南。
我國的農民對二十四節氣與農作物的種植關係比較了解,看節氣耕種莊稼收成,好與不好,節氣與自然災害有很大的關係。自然的地動,自然的水災、旱災、瘟疫等等,與天象、氣候、節氣有很大的關係。
第三,二十四節氣是傳統生活的指南。
比如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變化的關鍵期,陰氣處於最高點,但陽氣開始發生,夏至則是陽氣最盛、陰氣滋長之時,陰陽轉換,又可以和食物的熱性、涼性相對應,和氣候相對應,如何防病、健康飲食、順時耕種、開展文化活動,有一套完整的禁忌和規矩。
二十四節氣,無論是按照節氣生活還是勞作,其背後核心的時間觀念都是順時。最早的時間觀念,與日、月運行有關。太陽距離地球的遠近,對人類生活節奏有明顯影響,據此產生了日夜長短變化,也就是《尚書.堯典》中記載的日中、日永、宵中、日短。根據四個時點,將四季各等分成六份,就是節氣。因此,節氣往往伴隨著對日夜長短、景物變化、陰陽轉換的細緻觀察,比如各個節氣的不同物候和花信風,比如雨水時的物候就是「初候,獺祭魚。此時魚肥而出,故獺而先祭而後食。二候,候雁北;自南而北也。三候,草木萌動。是為可耕之候。」花信風則是「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由此誕生了一整套生活哲學。其觀念也和節氣有對應關係。
第四,二十四節氣與天文氣象。
二十四節氣是幹支曆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時令)的特定節令。它最初是以北鬥七星鬥柄旋轉指向確定,北鬥七星迴圈旋轉,鬥柄繞東、南、西、北旋轉一圈,為一週期,謂之一「歲」(攝提),每一旋轉週期始於立春、終於大寒。現行的「二十四節氣」採用「定氣法」劃分,即根據太陽在回歸黃道上的位置確定節氣;「定氣法」把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二十四等份,每15°為一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文化精華。
第五是中國人民古典文化的絢麗瑰寶。二十四節氣也與民俗文化體戚相關。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古人漸漸形成了許多基於某個節氣獨特的生活方式和約定俗成的行為習慣,這些方式、習慣慢慢就演變成了屬於二十四節氣特有的民俗,有的甚至還逐漸演變為了複合型的傳統節日,這些習俗和節日無不寄託著古人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與熱愛。
比如說,東北版二十四節氣歌是東北老百姓根據節氣變化與當時人們的具體活動編寫成的順口溜,是人們在長時間勞動過程中的經驗所得,很大程度上體現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勞動智慧。
二十四節氣歌內容:
立春陽氣轉 雨水沿河邊 驚蟄烏鴉叫 春分地皮幹 清明忙種麥 穀雨種大田
立夏鵝毛住 小滿雀來全 芒種開了鏟 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熱 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 處暑動刀鐮 白露割蜜薯 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 霜降變了天
立冬交十月 小雪地封嚴 大雪河叉上 冬至不行船 小寒大寒冰如鐵 迎來又一年
又比如節日,為何立春要打春牛,為何小滿要祭青苗神,為何芒種要求雨?沒有二十四節氣,就很難看懂紛繁的節日習俗。另外,中醫和二十四節氣也有關係,所謂「夏病冬治,冬病夏治」。同時,聖旨體系,民間宗教,古代體育競技,文學創作……等等,也都與二十四節氣有所關聯,不了解二十四節氣,就失去了了解古代物質、非物質文化的一把鑰匙。
隨著中國曆法的外傳,二十四節氣已流傳到世界各國許多地方。
進入小寒 凍成一團
上面我們簡要地跟大家聊了二十四節氣,下面再說說今天的小寒。
小寒是一年中二十四個節氣的第二十三個節氣。也是入冬後的第五個節氣。
小寒在每年的1月5號或6號,此時氣候開始寒冷。過了冬至,白晝就一天天地增長了。
小寒,標誌著季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它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小寒的天氣特點是:天漸寒,尚未大冷。俗話有講:「冷在三九」,由於隆冬「三九」也基本上處於該節氣之內,因此也有「小寒勝大寒」之講法。根據中國的氣象資料,小寒是氣溫最低的節氣,只有少數年份的大寒氣溫低於小寒的。小寒時節,中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嚴寒時期,土壤凍結,河流封凍,加之北方冷空氣不斷南下,天氣寒冷,人們叫做「數九寒天」。在中國南方雖然沒有北方峻冷凜冽,但是氣溫亦明顯下降。在南方最寒冷的時候是小寒及雨水和驚蟄之間這兩個時段。小寒時是乾冷,而雨水後是濕冷。
節目的最後我們來小結一下:
二十四節氣不僅是一套完整的生活哲學,也不僅是拿來指導生活的自然主義的學問,更與人的修煉息息相關。
中共有計畫地破壞傳統文化,傳統節氣民俗已逐步被簡化,甚至慢慢消失殆盡,使它變成了一種淡淡的歷史印記。
古人講順天知命,是認為人體和天地息息相通。古人看到了天氣的風調雨順也明白了人需要心平氣和、凡事適度。並且古人根據天道制定了二十四節氣,以順天地之變、與天地合德。而中共提倡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汙染了空氣與水源,修建三峽大壩破壞了大自然的規律。天怒人怨。
今天我們講二十四節氣與小寒就是要復興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重視有著高度社會和個體價值的二十四節氣民俗,為的是順天知命,與天地合德。
視頻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1YnLQfmj0U
影片素材提供:
新唐人NTDTV
審稿:Shu hua
責任編輯:Jorda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