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惠民有為」的科學家──王禎


元朝縣官王禎不僅「親執耒耜,躬務農桑」,還畫出失傳農具的圖形,供農民製造使用,並且也教導百姓種植麻、苧、禾、黍、麰麥等農作物的方法。圖為1950年中國農民在耕種。(Getty Images)

元朝縣尹王禎不僅將研究學問的精神落實到生活上, 還透過親身的實踐,對於農業生產與活字印刷作了許多創新和改良。 他畫出許多古代已經失傳的農作機械圖形,供農民製造使用, 也教導百姓種植農作物的方法,並編寫《農書》。

文 _ 阿哲

王禎(1271年至1333年),字伯善,元朝山東人,曾任旌德縣與永豐縣尹。和古代的知識分子一樣,王禎繼承了傳統的農本思想,認為從中央到地方都不能忽略農業的重要性。

他在旌德與永豐兩地任職時,曾經大力推廣農業,獲得很大的成效和回響:當時他不僅「親執耒耜,躬務農桑」,還畫出錢、鑮、耰、耬、耙、麴等農具的圖形,供農民製造使用,並且也教導百姓種植麻、苧、禾、黍、麰麥等農作物的方法。後來他將教民耕種所積累的經驗,加上搜集前人的資料,編寫成一本農業生產方面的巨著──《農書》。

復原已失傳的農作機械

《農書》是中國史上首次對農業生產作全面系統論述的書籍。書中的《農器圖譜》不但描繪了當時的農具,也繪出了許多古代已經失傳的農具。例如:西晉劉景宣製造的「磨」,用一牛拉就能轉動八磨重之物,可惜已經失傳了,王禎將它復原後命名為「連磨」;東漢杜詩發明的水排,可利用水力鼓風來煉鐵,到元代已經不可考了,王禎經過多方搜訪後,不但復原還加以改良:古代水排用皮囊鼓風,而王禎復原的水排,則進步到以風箱鼓風了。不僅如此,他還發明了「水礱」和「水輪三事」等農具,其中以「水輪三事」最為機巧,兼具有磨、礱、碾等三種功能。


清朝《欽定四庫全書》,王禎《農書》之水磨插圖。(公有領域)

《農器圖譜》展示了中國古代農具的卓越成就,裡面收錄的傳統農具有100多種、繪圖306幅,種類齊全、形式多樣。中國後代與農事有關的插圖,基本上都淵源於此。

「授時指掌活法之圖」是王禎的首創。「授時指掌活法之圖」將天干、地支、四季、十二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等與農事活動緊湊地總結在一個圖中。此圖明確、經濟、使用方便,對後代農業有很大的貢獻。

🔥 揭露中共手段,共同守護香港 🔥

🎯 0元驚喜回饋!🎯

訂閱YouTube頻道,免費送您原價 HK$66電子周刊(三期) 活動詳情,請見 http://bit.ly/2mlNTSJ

文章未完,繼續往下閱讀

改良木活字的排版技術

北宋畢昇(約990年至1051年)發明的活字印刷,使用的是膠泥活字。當時他曾經嘗試使用木刻活字,但木活字沾水後會黏藥,且有容易變形等缺點,故未為畢昇所採用。


清朝《欽定四庫全書》,王禎《農書》中之「活字板韻輪圖」。(公有領域)

王禎不但克服了木活字的各項缺點,還發明了高效率的「轉輪排字盤」,然後僱工刻製三萬多個木活字,排印了《旌德縣誌》一書。後來他將木活字排版的經驗寫成《造活字印書法》,將其附於《農書》中。這是人類史上最早論述木活字版工藝的著作。

王禎除了對農業生產及木活字排版有重大貢獻之外,他為官期間生活儉樸、清介自持,做了不少利國利民的事,如:興辦學校、修建橋梁與道路,及加強醫療等,所以曾經獲得地方百姓「惠民有為」的讚譽。◇

新紀元周刊 第654期

新紀元周刊 電子雜誌 一年訂閱 ( 點擊進入 )

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機場書店

香港機場、新加坡樟宜機場、台灣松山機場、台灣桃園機場、台灣高雄機場、台灣台中機場等。

一般書店

香港田園書店、台灣誠品書店、台灣三民書店、台灣建弘書店等。

其他販售處

請逕洽各國服務處或地方書店。( https://goo.gl/h1s2eA

新紀元暢銷書籍《中國大變動系列叢書》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