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緣伊洛間 盛德君子顏真卿
清代陸恢〈魯公寫經圖〉,描繪唐代書法家顏真卿(世稱顏魯公)寫經的故事。(公有領域)
論列大唐英豪,顏真卿當屬箇中翹楚。身為文臣,他執法嚴明,提振朝綱;身為武將,他忠義凜然,護持社稷。他是輔國安邦的名臣,飲譽古今的書法大家,更是名列道家仙鑒的兵家奇才。他,揮運一腔浩氣,寫下「松柏後凋於歲寒」。
文 _ 皇甫容
因禍得福
《晚笑堂竹莊畫傳》顏真卿像。(資料圖片)
顏真卿(西元709年至784年),字清臣,京兆萬年(今西安)人,琅琊顏氏後裔。五世祖顏之推是北齊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所著《顏氏家訓》被譽為垂範後世的家教箴規。自幼勤懇好學,善於文學詞藻,尤其精研書法。由於護國有功,曾被封為魯郡開國公,因此時人稱他為「魯公」。
顏真卿,三歲喪父,家道從此中落,一家十餘口端賴親友接濟度日。少時,他刻苦勵學,尤好書法,但因家貧沒錢買紙筆,便用筆刷醮泥水在牆上練字。由於家學淵博,兼以勤奮黽勉,他年紀輕輕便在經學、詩賦及書法藝術上,打下了堅實的功底。
據載,顏真卿十八、九歲時,曾經歷一場大劫,不過卻也因禍得福,和道家結下不解之緣。他大病臥床一百多天,所有醫藥似乎集體失效。危惙之際,有一個自稱「北山君」的道士來到他家,拿出米粒大小的藥丸讓他服下,頃刻間,他大病頓癒。
道士對他鄭重說道:「你的清廉美名都記在黃金臺上,可以出世成仙,到天上去做仙官。你身在塵寰,切不可沉溺於名宦大海。」
隨後,道長又交給他一粒丹藥,告誡他:「你要堅持節操輔佐國君,以勤儉忠厚修身。百年之後,我在伊水和洛水之間等你。」言訖,道士飄然而去。顏不解其意,唯有謹記高人的囑託。
立朝諫諍
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年),顏真卿登進士科後。通過吏部詮選考試,以校書郎職展開仕宦生涯。天寶元年(742年)秋,顏真卿應試「博學鴻辭科」,由玄宗親試於勤政樓,他策試高等,授京兆醴泉縣尉。五年遷長安縣尉。
相傳顏真卿應制科考前,曾到廟裡禮拜考神文昌君,隨後卜問前程。他向一名善於觀相的女尼請卦,女尼說:「顏郎,此番前去必會心想事成,且將拜官蔭子。」
顏真卿覺得將來若能擔任五品官,讓後代蔭補個一官半職,這一生就足矣。女尼笑稱:「顏郎的願望何其卑微?」一邊說著,順手指著座上的紫色餐巾道:「將來顏郎的官服會是這等顏色。」依大唐官制,紫色官服乃是二品官員所穿。
天寶六年初,顏真卿自長安尉遷監察御史。他奉命出使河東、朔方等西北邊邑,所到之處,他體察民情,彈劾不法。在巡察河西、隴右期間,五原郡有一久懸不決的冤獄,經他明察秋毫,決斷昭雪後,當地久旱驟降甘霖,郡人欣喜之餘,都高呼:「御史雨。」
天寶八年,顏真卿遷殿中侍御史。有一次,左金吾衛將軍李延業,召蕃客內宴,仗著皇上恩寵,竟私自動用宮廷車駕、儀仗,未依規定報告御史臺。顏真卿責問之,李延業非但不認錯,還公然喧鬧。他慨然上奏,終讓李延業外貶出朝,朝綱維持不墜。此事震撼朝堂,眾皆欽服其人格與膽識。
時御史中丞宋渾有不法犯行,被同僚吉溫、崔珪挾怨告發,流放嶺南賀州。顏真卿責問吉溫:「為何因為一時的怨憤,而殘害宋璟的後代(宋渾為唐玄宗開元初期的著名宰相宋璟第四子)?」他不改剛直本色,挺身詰難,寧得罪奸佞權貴,堅決反對以私人恩怨介入國家政事。
天下人皆敬重顏真卿剛正直言,但權臣楊國忠卻恨他不阿附自己。天寶十二年春,朝廷詔令遣尚書省郎官十餘人出任郡守,以加強地方治理。楊國忠假稱「精擇」,乘機將不肯附己者派外,顏真卿被調離出京,降為平原太守。
赴湯蹈火
大唐高僧一行,圓寂前曾留下遺表:「陛下,日後千萬不要用李室宗子為相,也不要用蕃臣做將。」一行語中蘊藏天機,暗指日後李林甫、安祿山將禍害社稷,可惜唐玄宗不曾會意。
朝野一片歌舞昇平時,顏真卿已察覺安祿山似有貳心。圖為〈明皇幸蜀圖〉,描繪安祿山舉兵造反,攻陷長安,唐明皇幸蜀避之。(wikipedia)
朝野一片歌舞昇平,顏真卿卻察覺安祿山似有貳心。平原郡屬安祿山轄區,當安祿山叛唐日趨明顯,顏真卿以整備防雨為由,派人修護城牆,疏濬護城河,並暗地招募壯丁,儲備糧草,以備急難之需。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果真造反,唐軍猝不及防,河北各郡望風而降,玄宗感嘆:「黃河以北二十四郡,難道就沒有一個忠臣!」之後聽說平原城仍在堅守抗敵,他既高興又感慨,「我真恨自己沒有眼力看清顏真卿其人,想不到他竟如此忠心耿耿!」
顏真卿與從兄杲卿二人,相約反擊叛軍,河北十七郡同時歸附響應。顏真卿被推舉為聯軍盟主,統二十萬大軍,橫掃燕趙一帶。戎馬倥傯之際,他心中唯有國事,完全不計個人利害。堂邑大捷,他決然讓功予賀蘭進明;為了爭取平盧盟軍協同抗敵,他不惜讓兒子當人質。
肅宗至德二年(757年)四月,顏真卿自平原歸朝,授任刑部尚書兼御史大夫,官職正二品。唐代宗繼位後,他幾經陟黜,終被晉封為魯郡公。
顏真卿立朝剛毅,直言諫諍,知無不言,每每招致嫉恨讒謗;雖然屢遭貶謫外放,仍不改仁厚清儉之風。他每到一處,必勵精圖治,造福百姓。百姓感念其恩德,特別為他立碑頌德。
顏真卿〈麻姑仙壇記〉。唐代宗大曆年間,顏真卿在撫州刺史任上心向道教與佛教,遊覽南城縣麻姑山,撰文記述麻姑得道成仙之事。(資料圖片)
代宗當朝,宰相盧杞專權善妒,忌恨顏真卿的威望和剛正,時值李希烈叛變稱帝,他向皇帝上奏:「顏真卿為三朝舊臣,忠直剛決,名重海內,人所信服,派他去說服李希烈,可以兵不血刃就平定強寇。」
代宗聞言大喜,當即派顏真卿赴許州勸諭,朝野上下得知此事,全都大驚失色,為他擔心不已。顏真卿明知這是盧杞的奸計,可顧及朝廷安危,仍毅然受命前往。檢校司徒李勉派人追趕,盼攔住顏真卿,但還是晚了幾步。
顏真卿來到許州,甫宣讀皇詔諭,李希烈的手下便將他團團圍住,一陣叫囂辱罵。但見他巍然不動,面不改色。李希烈喝退眾人後,將他領入驛館,逼他上奏代己申冤,顏真卿不從。李攻陷汴州後,欲任命他當宰相,他亦堅辭不受。
李希烈見勸誘不成,便在院中開挖土坑,揚言將他活埋;後又點燃柴禾,恫嚇將他燒死。孰料顏真卿逕自撲向烈火。李希烈軟硬兼施,仍勸降未果,遂將他吊死。顏終年七十七歲。代宗獲知消息,罷朝五日,朝野同感哀慟。
顏真卿遭扣押期間,大唐臣僚憂其安危,曾奏疏請求朝廷將他贖回,卻被盧杞私自扣留。顏自度必死,乃作遺表向皇上訣別,並自撰墓誌銘、祭文,以表心跡。宋朝名臣文天祥賦詩稱道,顏真卿的精忠猶如雷霆,能夠赫赫貫天而行。顏真卿一生,剛正忠貞、抗顏直諫,以致屢遭遷謫、仕途多蹇。他持身清廉、廣布德政,自家卻落到斷炊乞米的地步(〈乞米帖〉)。志節清操的他,終身未曾隱遁山林,也不入寺院洞府,只在滾滾塵世中竭力輔佐一朝,安濟一方黎民。
《顏魯公家廟碑》,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顏真卿忠義凜然,其書法也透露著剛勁寬博的氣度──「字如其人,挺然奇偉,沉著剛毅。」觀其書法,但見字裡行間帶著金石之氣,運筆盡是中鋒,猶如出兵一般。悠悠千載,大唐盛德君子終以赫赫精忠、篤厚正直,成就了萬世千秋不朽的名流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