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法國音樂節 全民共享音樂


巴黎Eugène Delacroix博物館內浪漫主義風格的古典音樂會。

穿過博物館展場來到後花園,悠揚溫婉的小提琴與大提琴協奏曲傳來,音符中洋溢著貴族氣質,觀眾席地而坐,側耳傾聽……

走出博物館,街頭歌手正領著大家合唱,孩子們起舞、奔跑、歡笑著。 這是巴黎夏至美好的一天!

文、攝影 _ 關宇寧

每年的6月21日夏至這天是法國音樂節,恐怕再也沒有一個節日更能體現出法國人的浪漫和對音樂的熱愛了。

節日特點就是到處都是音樂,無論是音樂家還是愛好者,都可以自由自在地走上街頭抒發你對音樂的熱愛,大街小巷更是充滿與君同樂的觀眾。不僅如此,室內室外的各大小音樂會也是免費入場,一些市政府、博物館等公共機構也敞開大門為音樂會提供場地。今年的音樂節雖然正值高溫,但人們參與的熱情可是不減,走上街頭到處都可以欣賞到不同風格的音樂。


不同國家民族風格的演唱。

博物館後花園的古典演奏會

走進巴黎Eugène Delacroix(法國著名浪漫主義畫家)博物館,穿過展出畫作的走廊來到後花園,飄入耳中的是悠揚溫婉、充滿詩意的小提琴與大提琴協奏曲,映入眼簾的是四名正在庭院深處演奏著與Delacroix同一時期浪漫主義風格曲目的古典音樂演奏家。音符中洋溢著貴族般的氣質,婉約如慕的詩歌朗誦,則穿梭在曲目間歇處……觀眾有的席地而坐,有的側耳傾聽,有的注目凝神,有的閉著眼睛沉醉其中,浪漫的帷幕將寧靜的庭院與館外的喧囂隔絕。

欣賞完感性的音樂,緊接著的是一場知性之旅。音樂家們開始介紹他們的樂器。原來,這些樂器可都不是當代的,而是古老的巴洛克時期的樂器。小提琴演奏家Laurence Valentino指著自己手中的琴說:「這把小提琴是法國製琴師Lambert在1750年製造的,曾經在沙皇時代皇宮中的演奏中使用過。巴洛克時期的小提琴與現代小提琴不同的是,琴身上無腮托和肩墊,琴弦是羊腸弦,琴馬更大更寬,琴身也比現代的輕得多。」「用這件樂器演奏蕭邦的音樂就非常好。因為與現代樂器的共鳴是不同的,琴弓的曲率與現代小提琴完全相反,拾音和按弦的方法也完全不同,音量也更小。這種古老的樂器帶給我們一種新的演奏方法。」


小提琴音樂家Laurence Valentino和她巴洛克時期的小提琴。


大提琴音樂家Benoit Beratto和他445歲的巴洛克時期大提琴。

大提琴演奏家Benoit Beratto介紹道:「巴洛克時期大提琴是一種古老的樂器,可以追溯到16世紀,它有五根羊腸弦。我的這把琴已經有445歲了,是在意大利製造的,我購買並修復了它。」「當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就在音樂學校見到了大提琴,我很喜歡,然後就成了陪伴我一生的樂器。」難怪Beratto的大提琴都已經掉漆了,445年的風霜,古人的製琴技藝真是了得,可以如此禁得起歲月的錘鍊。

走出博物館,迎面就聽到演唱聲,唱的什麼語言聽不懂,但是旋律很好聽,節奏感也很強,觀眾們圍了一大圈,津津有味地聽著。

街頭大合唱 老少同歡

再走過兩條街,聽到很多人的合唱。咦!明明是一個人在中間拿著話筒獨唱,為什麼聽到的是合唱呢?再仔細一看,原來合聲來自於周遭的觀眾,而且是人手一本歌詞。「Oh Champs Elysées,Oh Champs Elysées……」一首首耳熟能詳的法語歌曲,應該是陪伴著在場許多人一起長大的,怪不得只要看著歌詞就能跟著唱和呢。

合唱的Bernard Hennebelle是一名歌唱愛好者,退休後在合唱團演唱。他指著中間領著大家合唱的人說:「他是我的團員,叫Jöel Dalle,人們手裡拿著的是他親自製作的120首法語歌歌詞,讓大家能跟著歌詞一起唱。」Hennebelle說他非常喜歡唱法語歌:「經常唱歌的人都很會保養,因為要注意呼吸,要身體正直,還要訓練記憶,這些對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幫助,對人們精神也有正面的推動。」


街頭欣賞音樂的觀眾。


小孩子們隨著Jöel Dalle的演唱,起舞、奔跑、歡笑著。

隨著Jöel Dalle的演唱,小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起舞、奔跑、歡笑著。有一個小孩竟然在37度的高溫下還穿著大猩猩的衣服,跑得一點也不慢,真是讓大人都佩服啊!

塞納河畔 樂隊揚聲

走出了街區來到了塞納河邊,一下子視野開闊起來,雖然已經晚上9點多了,但是太陽才剛剛下山,畢竟是北半球白天最長的一天。在夕陽的餘暉下,塞納河的景色格外的美,橋上的樂隊正快樂地演奏著,人們邊駐足欣賞著美景,邊聆聽著令人愉悅的音樂,在夏至炎熱的白日過後,迎著夕陽的餘暉,享受著音樂帶來的快樂。


塞納河橋上的街頭樂隊演奏。


夏至9點夕陽餘暉下的塞納河。

巴黎夏至美好的一日,成了法國數百年來文化精髓的縮影,音樂節從1982年沿襲至今成為法國最受大眾歡迎的節日之一,也就理所當然了。◇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