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諸葛亮借東風與中國傳統文化

?"
古代的大學問家,不僅通曉天文地理,也是具有大能力的人。(AFP)

諸葛亮借東風史實確鑿,唯史官存疑從簡,今人亦多以自然現象解釋。

如能靜心檢視古之書簡史略,不難發現歷史上的能人異士,除博古通今、通曉天文地理,以識得宇宙運演和化生萬物的奧祕外,還兼具了神助異能,方能運籌世間。


文 _ 古春秋

識得太極陰陽 方知造化帷幄

中國傳統文化崇尚「道」,具體說來有太極(陰陽)、河圖、洛書、《周易》等,這些學說是「天人合一」的,對應著宇宙的一定境界,是宇宙在一定層次中運演時空、化生萬物的原理和原因所在。對這些學說掌握得越深、越多,就越能觸及或溝通更高的宇宙境界,看到那一境界宇宙運演和化生萬物的奧祕,並在某種特殊情況下經過這一境界的允許,借用這一境界的力量影響人世間的某些事物。

古代的大學問家,不僅精通某些理論,明白一些道理,也是具有大能力的人,這在史書中也有記載。

司馬遷《史記.儒林列傳》記載:「今上(漢武帝)即位,(董仲舒)為江都相。以春秋災異之變推陰陽所以錯行,故求雨閉諸陽,縱諸陰,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國,未嘗不得所欲。」

班固《漢書.董仲舒傳》的描寫大致與《史記》相同。


董仲舒治理江都時,常使用《春秋》中關於陰陽變化的原理來求雨和止雨,無不應驗。( 公有領域)

董仲舒在漢武帝繼承皇位之後,擔任了江都易王的丞相。易王是漢武帝的哥哥。董仲舒治理江都的時候,常常使用《春秋》中關於陰陽變化的原理來求雨和止雨,無不應驗。

難測風雲武侯即時招 事非偶然


諸葛亮是歷史上罕見的具有經天緯地之大才學的大學問家,學貫天地而能呼風喚雨,在傳 統文化的語境中,合情合理。(公有領域)

諸葛亮是歷史上罕見的具有經天緯地之大才學的大學問家,他說自己曾經遇見過高人傳授奇門道術,其實,這很可能是一種自謙的說法。董仲舒作為一代大儒,尚有求雨止雨之術,諸葛亮學貫天地,在一定歷史時刻,溝通宇宙的一定境界,調動那裡的一部分力量,呼風喚雨,在傳統文化的語境中,合情合理,毫無怪異之處。只是吾人不能套用今天科學的語境來看待這些事情。

赤壁之戰是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關鍵戰役,要以少勝多,火攻是上上策。然而,在隆冬之際,東南風罕見,東南風能在需要的時刻出現,成了決定勝負的關鍵。能準確預見東南風何時興起,已屬難能可貴;能在需要的時刻招來東南風,那幾乎是難以想像的。

資料顯示,江東一帶在冬季吹東南風是有可能的,但是,天氣變化最難以預測,作為抗曹主帥的周瑜,不能等著老天颳東南風,戰爭的局勢也是瞬息萬變,取勝講究的就是時機。因此,孫劉聯軍必須自己能夠掌握主動,這個東南風必須掌握在自己一方手裡,要他什麼時候起就什麼時候起,要他什麼時候停就什麼時候停。諸葛亮的學問在這個時候就派上了用場。

史書記載,黃蓋船隊衝向曹營時,確實東南風大作。史家的記述僅限於此。但這東南風如何來的,他們誰也沒有說。


赤壁之戰,明萬曆十九年書林周曰校刊本《三國志》插圖。(公有領域)

中國的正史作者,尤其是陳壽,記事謹嚴,但過於簡略,許多史實沒有記錄,這些史實可能不符合作者觀念,但民間百姓可不管這些,對於這些事跡津津樂道,於是,草船借箭、借東風等的事跡出現在戲曲之中,千秋傳唱,不疲不倦。

實際上,赤壁之戰如此之大的戰事、如此關鍵的戰役,取勝絕不能依靠偶然因素,不能依靠運氣。

東吳戰船與曹操軍隊交戰時,東南風大作,史學家只記錄到這裡。但這東南風怎麼來的?有些分析說,諸葛亮精通天文,算到屆時會起東南風。但天有不測風雲,如果到時沒有東南風怎麼辦?算計得再準確,實際情況也可能出現誤差。所以,這裡一定有一個超乎尋常的原因,這個原因是人力所不能及的,但諸葛亮可以做到。諸葛亮借東風能夠千古流傳,尤其在民間戲曲中傳唱,不是偶然的。


諸葛亮草船借箭、借東風等的事跡出現在戲曲之中,千秋傳唱。(Shizhao/維基百科)

神蹟流傳滕王閣 王勃日行八百里

在中國文化中,一些顯神蹟的故事歷代都有流傳。

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冊封胞弟滕王李元嬰為洪州刺史。滕王感激唐太宗厚愛,就在南昌贛江邊上大興土木,建造了滕王閣。落成之日,滕王在閣上大排筵席,歡宴當地官員及文人雅士,並邀眾人即席撰〈滕王閣序〉,以記盛事。


滕王閣,位於南昌市西北,始建於唐永徽四年,歷次興廢,今為1985年依梁思成繪製的《 重建滕王閣計畫草圖》重建。(Gisling/維基百科)

滕王閣盛筵必有文章流傳千古,但能寫出這個名篇的作者王勃在開宴前一天,還在遠離南昌八、九百里水路的地方,一日之內難以抵達。

據宋曾慥《類說》卷三十四《摭遺.滕王閣記》記載,王勃乘船停泊在馬當,一老翁對他說,明天滕王閣大擺筵席,招待文人詩友,你可為此次宴會作序,一定可以名垂千古。

《摭遺》在南宋時期曾被刊刻,改書名為《摭遺新說》。南宋人任淵《後山詩注》卷二《出清口》注引《摭遺新說》云:王勃自洪州旋舟,謝向時所見老叟曰:「神既藉以好風,以報神賜。」

當晚確實吹起大風,將王勃一夜之間送到滕王閣,剛好趕上盛會。


王勃滕王閣開宴前一天,還在遠離南昌八、九百里水路的地方,然而當晚吹起大風,將王 勃一夜之間送到滕王閣以赴盛會。(公有領域)

參與盛會的文人雅士很多,他們知道滕王文學修養很高,抱著「獻醜不如藏拙」的心理,你推我讓,不敢貿然應命。其實,滕王已經料到會有這種情況出現,早就請人寫好了一篇序文,打算到時拿出來炫耀。不料這時有人挺身而出,當席執筆撰文。更令眾人驚異的是,這個出來撰文的還是一個十四歲的小童。

這人當然就是王勃。滕王開始以為這個小童是來搗亂的,吩咐侍衛在旁監視,王勃每寫一句便傳遞一句。及至王勃寫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兩句時,滕王推座而起,驚歎此子是天才,還親自走到王勃旁邊,看他寫下去。

〈滕王閣序〉就這樣誕生了,千古流傳,字字珠璣,神來之筆。

再說赤壁之戰。現代史學家根據正史史料記載,認定周瑜是赤壁之戰的主角。這個看法非常正確,周瑜的確是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的主角。不過,赤壁之戰還有一個當之無愧的主角,那就是諸葛亮。他在赤壁之戰的事跡,雖然不見正史記載,但卻在民間傳誦,時間越久,越深入人心。◇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