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樹的三層神祕面紗
近期,梧桐樹投資平臺有限責任公司浮出水面。
據統計,梧桐樹位列多家銀行的十大股東名單,持有股票市值超百億元。
該公司為中共國家外匯管理局全資子公司,其投資資金來源主要是外匯儲備,因此引發外界強烈關注。
文 _ 賀詩成
近期,隨著上市公司股東榜不斷刷新,梧桐樹投資平臺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梧桐樹」)浮出水面。據統計,梧桐樹在2015年末四季度入股多家大型銀行,位列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多家銀行的十大股東名單,持有股票市值超百億元。
該公司為中共國家外匯管理局(簡稱「外管局」)全資子公司,其投資資金來源主要是外匯儲備,因此引發外界強烈關注。到目前為止,對於梧桐樹,至少有三層神祕面紗尚待揭開。
面紗之一:錢的來源?
環球老虎財經4月2日報導,外界認為,梧桐樹是繼匯金、證金後的又一支「國家隊」進入A股市場。但其資金來源因背景特殊,備受關注。
外界認為,梧桐樹是繼匯金、證金後的又一支「國家隊」進入A股市場。(AFP)
工商登記資料顯示,梧桐樹投資平臺成立於2014年11月5日,註冊資金1億元,外管局為其獨一股東。經營方位為境內外項目、股權、債權、基金、貸款投資;資產受託管理、投資管理。
去年6月,梧桐樹入股註冊資本高達611.32億元的中拉產能合作投資基金有限責任公司;8月,向國開行和進出口銀行注資480億美元和450億美元,梧桐樹還以股東身分參與組建絲路基金等「大手筆投資」。
另據消息披露,梧桐樹與另外兩家身分更加「隱蔽」的投資公司——鳳山投資和坤騰投資,從2015年四季度起低調布局A股投資標的。鳳山投資和坤騰投資是梧桐樹投資的兩家全資子公司,根據已披露的資訊,上述三家公司所持A股市值已超過270億元。
面紗之二:公司到底在哪裡?
梧桐樹行事低調、神祕,不僅體現在其對A股市場的投資方面,還在於其無跡可尋的蹤影。
梧桐樹在去年8月全資成立了北京鳳山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進行項目投資、資產管理、投資管理。同月,梧桐樹還全資成立了北京坤騰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工商資料顯示,北京鳳山投資及北京坤騰投資股東登記住所同為北京西城區金融大街23號11層。該地址為中國平安大廈,鳳山投資在1102室,坤騰投資在1103室。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坤騰投資原名凰山投資,其與鳳山投資恰好拼成「鳳凰」二字,共同棲息於母公司「梧桐樹」之下。去年11月末,凰山投資將名字改為坤騰投資。
4月1日,媒體對中國平安大廈整棟大樓進行了逐層摸訪,並沒有發現梧桐樹投資及其兩家子公司的任何銘牌標識。平安大廈的3層至5層、7層乃是中央外匯業務中心的辦公區,後者與梧桐樹投資同樣歸屬於外管局。鳳山投資、坤騰投資所登記地址——大廈11層承租方也為中央外匯業務中心。
中央外匯業務中心4樓一位工作人員向媒體表示,「你說的這些公司(梧桐樹投資等)都不在這棟樓辦公,但它們確實跟我們有一定關係。」
面紗之三:承接證金或二次結匯?
對於梧桐樹購買股票的方式,外界主要有兩種猜測。
第一個猜測的根據是下面這個現象:據悉,中國證券金融公司(證金)的持股相比去年9月底減少了10.9億股,而同期梧桐樹持股增加10.6億股。
外界推測,很可能是證金在四季度將10.6億股轉讓給了梧桐樹。證金此舉,與償還資金有關——救市期間,證金等國家隊一度從銀行等金融機構融資近8000億元,這些資金是有時限和成本的。到今年2月底,證金還掉的資金超過4000億元。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資金是通過這種方式轉讓獲得的。所以,梧桐樹成為幾大行的十大股東,並不是主動增持,可能是中央級金融機構的一種相互協調。不過,這些持股沒有通過大宗交易平臺,可能是直接劃轉進行的。
簡單的說,就是證金把股票賣給梧桐樹(背後是外管局,外管局背後是人行),把股災期間從人行借的錢抵消掉了。對於人行來說,這其實就是債轉股。
梧桐樹購買股票的方式,外界猜測,證金把股票賣給梧桐樹(背後是外管局,外管局背後是人行),把股災期間從人行借的錢抵消掉了。對於人行來說,就是債轉股。(AFP)
由於外匯局的資金都是外匯儲備,理論上沒有人民幣可供投資,那麼這就形成了第二種猜測的根據:這些資金只能是用外匯儲備去結匯形成人民幣,然後去投資,但是這樣會出現二次結匯的問題。
一般說來,外匯局的外匯儲備基本都是資本項和一般項下的順差流入的外匯,企業拿著這些外匯去銀行結匯,換成人民幣,銀行再把這些外匯交給人行,人行印鈔票給商業銀行,這就是一次結匯。如果外匯局再把這些外匯結匯,就形成二次結匯,二次結匯事實上就是憑空印鈔票去買股票,這在世界經濟史上都是非常罕見的。
人行直接購買股票,而且還是印鈔票去購買,這個可能性有多大,在今天的金融市場上已經很難說不可能了。
連美歐日都接連放水量化寬鬆,不行就實行負利率,可以說為了刺激經濟,為了金融市場不發生風險,什麼辦法都派上了,印鈔票買股票也不是不可能了。
不過,這樣做的結果,事實上是人行通過印鈔票,以稀釋貨幣價值的方式來維持股票市場,這事實上是向全體國民徵稅,只不過未來這樣的操作方式會帶來什麼樣的惡果,目前還很難說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