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6個月外流資金2萬億

?"
專家預計,截至3月的6個月內,總計有近2萬億人民幣資金離開中國。甚至有投資公司認為,撤資規模要超過這一數位。(AFP)

中國央行貨幣政策不斷寬鬆,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然而,蹊蹺的是, 中國廣義貨幣(M2)的增速卻出現放緩,而天量貨幣神祕消失。 國際資金也悄悄以10年來最快的速度撤離。

專家預計,截至3月的6個月內,總計有近2萬億人民幣資金離開中國。

文 _時益謙

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加的背景下,為提振經濟和穩增長,中國央行宣布從4月20日起降準一個百分點,強度之大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期那次的降準相同。此次降準可釋放1.2萬億到1.6萬億的流動性。

中國央行5月10日宣布,從5月1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同時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為1.5倍。
央行自2014年11月以來,已經三次降息。

瑞銀證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預計,年內可能還會有一次幅度50個基點的降準,從而與其他流動性操作(公開市場操作、SLF、MLF、PSL)一道抵消外匯占款收縮、保證基礎貨幣和M2平穩適度增長。

央行貨幣政策不斷寬鬆,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然而,蹊蹺的是,中國廣義貨幣(M2)的增速卻出現放緩。

3月M2增速放緩至11.6%

4月14日(周二),中國央行發布《2015年一季度金融統計資料報告》顯示,3月分M2(流通現金+支票存款+儲蓄存款)的餘額為127.53萬億元,增速放緩至11.6%,低於上個月的12.5%。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M2大幅低於市場預期,也低於全年12%的調控目標,主要受外匯占款大幅減少的影響。儘管央行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引導貨幣市場利率下行效果已經顯現,但仍需進一步擴大降準力度從根本上解決基礎貨幣投放問題。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研究總監劉利剛認為,M2增速的放緩意味著未來貨幣政策進一步放鬆將仍有空間。

劉利剛表示,由於中國經濟仍然面臨下行風險,通縮風險也在不斷上升,央行將繼續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今年內將再降準100個基點,其中第二和第三季度將分別降準50個基點。此外,央行在第二季度還可能再降息25個基點。

4月M2增速繼續下滑

央行5月13日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4月新增貸款、M2和社會融資總規模均大幅不及預期。


中國央行5月13日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4月新增貸款、M2和社會融資總規模均大幅不及預期。(AFP)

中國4月社會融資規模10500億元,預期12040億元,前值從11800億元修正為12381億元。4月新增人民幣貸款7079億元,預期9030億元,前值11800億元。

同時,4月M2貨幣供應同比增10.1%,預期11.9%,前值11.6%。中國4月M1貨幣供應同比增3.7%,預期3.5%,前值2.9%。

浦發銀行分析師曹陽評論稱,央行貨幣寬鬆政策不能停,雖然前期降息、降準可以一定程度擴大貨幣乘數、改善信貸條件,但預計未來政策寬鬆力度更大,預計再度降息、降準仍將是大概率的。預計今年PSL規模在1萬億以上,這可以直接增加基礎貨幣,也可能為穩基建提供幫助。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表示,M2創歷史新低,說明實體經濟活力進一步下滑;結合當日中午公布的宏觀資料,預計五、六月分的經濟走勢有相當大的壓力。

分析認為,綜合最近經濟、金融數據來看,中國經濟整體疲軟的格局並未改變,下行壓力正在增加,顯示前期政策祭出效果尚未顯著。

中國的天量貨幣哪裡去了?


喜投網董事長、中國知名投資人、貨幣專家黃生5月14日在個人博客發表文章,對M2增速下降表示驚訝。

他寫道,看到央行剛剛公布的資料,讓人倒吸一口冷氣,M2同比增長約10%,創下了20年來新低。簡單的說,M2就是中國所有流通的貨幣。因為中國今年以來是不斷的寬鬆、印鈔,但是貨幣卻似乎消失了。

黃生認為,這是一個可怕的信號。

他說,央行降息、降準、定向貸款、抵押再貸款、注資政策性銀行,力度可以說很大,但是貨幣增速卻上不去,這首先說明實體經濟太差,信貸需求不足,導致商業銀行貨幣衍生的功能大打折扣。總之,經濟太差導致貨幣流動速度大大放慢。

其次,M2上不去,表明有大量資金外逃。這個資料恐怕是驚人的,有統計數字是近期3000億美元資金外逃,外逃會導致基礎貨幣下降,也就導致了M2增速乏力,可以說中國降準是被迫對沖資金外逃,對沖外匯占款的減少。

第三就是,有資金借助中國股市大漲之機拚命套現外流。

黃生擔心,中國可能會成為第二個日本。日本當初就是這樣,天量印鈔,但是貨幣總是不見,中國越來越像日本。

黃生表示,中國目前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貨幣困局,一直在寬鬆貨幣,一直在加大力度印鈔,但是貨幣似乎進入了黑洞,拚命的外流,越是拯救樓市,越是刺激股市,資金外流越嚴重。為什麼這樣?背後的原因恐怕還是經濟太差,泡沫太嚴重,貨幣有趨利避害的天性。


專家認為,中國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貨幣困局,持續寬鬆貨幣,加大力度印鈔,但貨幣似乎進了黑洞,拚命外流。背後原因是經濟太差,泡沫太嚴重。(Getty Images)

半年內資金外流近2萬億人民幣

5月8日,多家大陸媒體引用彭博社報導稱,國際資金已經悄悄以至少10年來最快的速度撤離了。

蘇格蘭皇家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Louis Kuijs預計,在截至3月的6個月內,總計有3000億美元左右的資金離開中國,相當於近2萬億人民幣。原因是一些境外投資者認為,A股似乎已經失去吸引力,它漲得太高,恐怕已經沒有多少上行空間了,人民幣匯率也不像以往那麼穩定,經濟增速放緩和下行的房地產市場使得債務違約的風險加大。

投資公司Deltec International甚至認為,撤資規模要超過這一數位。

中國一季度資本外流800億美元

據外管局5月19日數據,中國第一季度國際收支出現大約800億美元的逆差,為歷史新高,並大幅超過去年第四季度月300億美元的水準,顯示資本流出態勢正在惡化。

外管局表示,今年一季度經常項目以外(即含淨誤差與遺漏的資本和金融帳戶,不含儲備資產)逆差1594億美元。儘管同期經常帳戶順差789億美元,創5年新高,但仍然難以覆蓋資本項逆差缺口。

英國《金融時報》稱,中國股市雖然大漲,資金卻依然外流,這一方面是出於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擔憂,另一方面也是對強勢美元和中國降息的反應。

不過,經濟學家認為,目前的資本外流尚不足以威脅到中國的金融穩定。即便今年全年都按照現有速度外流,3200億美元也僅僅占到2014年GDP的3%和外匯儲備的9%。

連續9個月銀行結售匯逆差


陸媒《第一財經日報》5月20日報導,5月19日,中共外匯管理局公布資料顯示,4月銀行結售匯逆差1062億元,較上月回升3000億元,境內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1268億元,較上月回升198億元。

報導稱,這已經是連續第9個月銀行結售匯逆差,連續第8個月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

結售匯逆差,顯示資金外流;新增外匯占款為正,顯示資金流入。在機構人士看來,結售匯資料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外匯市場的供求狀況。


今年4月已是中國連續第9個月銀行結售匯逆差,顯示資金持續外流。圖為香港一人民幣兌換點。(Getty Images)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長期來看,外部宏觀經濟疲弱,出口需求改善有限,貿易增速也在放緩,銀行結售匯逆差、外匯占款規模收縮,會是一個趨勢。

招商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稱,預料外匯占款依然在比較低的水準,甚至是負增長;4月分外匯占款雖然正增長,但依然相對偏弱。進一步降準可期,預料時間點在6月分,降準幅度大約50個基點。

中國能否避免日本的三個錯誤?

5月11日,Bloomberg View刊載專欄作家William Pesek的評論文章〈走向經濟災難〉(Toward Economic Disaster)表示,中國面臨著通貨緊縮、債務過多、全球金融市場混亂等諸多挑戰。這與1998年日本經濟狀況驚人地相似。

文章表示,本月早些時候,央行將一年期貸款利率下調25個基點,為最近6個月第三次下調利率。這雖然給中國股市帶來短期利好,但是這種增量措施並不能帶來長久的修復效果。如果中國希望避開通貨緊縮的風險,應該特別注意日本當年所犯的三個錯誤。

第一,當年日本央行否認日本出現了通貨緊縮,拒絕更加積極地推行貨幣刺激政策。直到2001年3月,日本央行才開始實施定量寬鬆政策,而當時資產價格通縮已持續11年,價格通縮也持續了數年;即便如此,日本央行依然不夠果斷,僅僅將其資產負債表擴大約37%。與此相反,自2008年9月以來,美聯儲已將資產負債表擴大216%,此舉將通縮威脅消滅於萌芽狀態,使美聯儲僅在6年後就打算撤銷它更為宏大的量化寬鬆政策。

其次,日本對銀行和地方政府的有毒資產未能採取果斷措施予以清除,整整10年才認識到壞帳問題的嚴重性,以至於日本企業從2000年初才開始認真地註銷壞帳。這一政策給銀行、企業和家庭的資產負債表造成了沉重的債務負擔,成為多年來壓抑日本經濟增長的因素,並削弱了宏觀政策的效力。

第三,日本財政政策過早地走上了財政整固的道路。當時,根據某些指標,日本經濟已進入通縮,但日本政府還沒有開始對銀行進行資本重組,央行也還沒有將利率降至零,更不用說實行定量寬鬆政策了。

日本這三個關鍵政策錯誤,導致該國陷入長期通縮。◇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