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進入新的強震活躍期?
4月25日,尼泊爾發生芮氏規模7.8強烈地震。此前數日臺灣及日本分別發生芮氏規模6.3及6.8強震,而智利則是連續兩度火山噴發。近期的地殼運動情況令人心生疑竇:全球是否進入了新的強震活躍期?
文 _ 孫珮勝
尼泊爾發生7.8強烈地震
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測報,尼泊爾於北京時間4月25日下午2時11分左右發生強烈地震,震央位於首都加德滿都(Katmandu)西北面77公里,震源則於地下11.9公里深處。USGS起初報稱地震強度為黎克特制(又譯:芮氏)規模7.5,隨後上調至7.8。主震發生不久後又發生多次強烈餘震。
喜馬拉雅山周遭國家、印度多數地區和孟加拉,都能感受到強烈震感,珠穆朗瑪峰也傳出多起雪崩。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震後,大量建築物被毀,奪走許多寶貴性命。(Getty Images)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劇烈搖晃,部分建築倒塌,路中間堆積著許多瓦礫。強烈地震引發居民恐慌,紛紛逃出屋外聚集在大街上。地震造成電話通訊受到嚴重影響。
建於1832年、塔高52米的比姆森塔(Dharara Tower,又稱Bhimsen
Tower)也在地震中倒塌,至少400名遊客被困,現場已陸續抬出10多具遇難者遺體。該古塔是尼泊爾著名歷史地標,過去10年開放遊客參觀,但現在已夷為平地,現場一片瓦礫。
7.8強震將首都加德滿都著名觀光地標塔比姆森古塔(Dharahara
Tower)震垮。圖為該建築在地震前後的對照圖。(AFP)
據印度媒體報導,現場恐多達400人遭到活埋,有目擊者稱,警方在塔下發現遇難者遺體,陸續在廢墟中抬出數十具屍體。
另據報導,加德滿都特里布萬國際機場(Tribhuvan)因受地震破壞而關閉。
中新社報導,據中國大陸官方不完全統計,截至26日晚間11時止,尼泊爾強震在西藏已造成20人死亡、4人失蹤、58人受傷、1263棟房屋和1座寺廟倒塌、1萬641棟房屋和54座寺廟出現不同程度受損,近30萬人不同程度受災。
尼泊爾在臺北時間25日下午發生強震後,26日下午3時9分又發生規模高達7.1的餘震,導致日喀則市部分地區的山坡地崩塌加劇,道路多處阻斷,使救災工作受到極大影響,災情進一步擴大。
尼泊爾位處喜馬拉雅山脈地震帶,由於印度板塊每年以45毫米速度向北移動,向歐亞板塊擠壓俯衝,出現斷層而釋放巨大能量,引發地震。
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發生芮氏規模7.8強烈地震,截至5月2日至少6600人死亡,1萬4000多人受傷。圖為5月2日一名工人在清洗地震遇難者火化後的地板。(AFP)
這個地震區過往發生過多次強烈地震。這次地震是尼泊爾81年來最強烈地震,截至地震發生後一周的5月2日,死亡人數已經超過6600人。尼泊爾1934年發生規模8.3大地震,超過8500人遇難。當年在地震中因嚴重損毀而後重建的名勝比姆森塔,又因這次地震被夷為平地。
臺灣和日本接連發生強震
4月20日上午9點42分,臺灣發生今年最大的強烈地震,震央位在東部海域,深度僅17.5公里。根據氣象局觀測,地震規模達6.3,今年以來最大,全臺民眾明顯感受到先上下、再左右搖晃,地震時間超過120秒。
據悉,各地最大震度,宜蘭4級、臺北4級、花蓮3級、南投3級、桃園3級、新竹3級、彰化3級、臺中3級、雲林3級、苗栗2級、臺東2級、嘉義2級、臺南2級、高雄1級、屏東1級、澎湖1級。
法新社引述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10點43分日本沖繩發生規模6.8地震,已發出海嘯警報。
中央氣象局表示,日本沖繩的地震和臺灣東部外海是同一個地震,只是觀測工具不同,規模等資料會有些許落差,國際上會尊重各國監測資料,臺灣暫不用發布海嘯警報。
這是今年第2次6級以上地震。2月14日凌晨4時6分30.9秒,在臺灣東部海域也發生芮氏規模6.1地震,地震深度18.4公里。地震震央在臺東縣政府東偏南33.6公里,位在臺灣東部海域,深度為18.4公里。當時幾乎全臺有震感,臺東多處震度達到5級。
據中央社4月26日報導,中央氣象局地震報告指出,26日凌晨4時1分,臺灣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5.6地震,深度16.4公里,震央位於花蓮縣政府東方83.9公里處。
各地最大震度:宜蘭縣南澳3級、花蓮縣和平鄉2級、宜蘭縣宜蘭市2級、新北市五分山2級、新北市2級、臺北市信義區2級。
智利火山連2次大爆發
智利南部卡爾布科火山(Calbuco
volcano)在沉睡逾半世紀後連續兩度噴發,威力驚人,濃厚火山灰柱直沖天際,形成巨大的蘑菇雲,智利當局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緊急疏散5000人。大量的火山灰也覆蓋了鄰近地區,讓當地城鎮看似死城。
智利南部卡爾布科(Calbuco)火山4月22日爆發,大量火山灰直衝雲霄,形成巨大的蘑菇雲。(AFP)
卡爾布科火山在當地時間4月22日傍晚6時首度噴發,智利當局隨即啟動紅色警戒,並在第一時間疏散火山周邊20公里的1500名居民。據悉,卡爾布科火山最後一次爆發是在1972年,直到現在已保持43年不活躍狀態,而此次爆發並無預警。
隔7小時後,該火山在當地時間23日凌晨1時許發生第2次大爆發,威力相較第一次噴發更加強烈,大量岩漿和火山灰彌漫,直沖數千米高空,還不時發出銀白的閃電,夜空中雷火煙交加的畫面相當震撼,當局再次緊急疏散更多居民,使得疏散人數達到5000多人。
智利南部卡爾布科(Calbuco)火山4月23日二度爆發,大量火山灰和熔岩從火山口噴出。(AFP)
卡爾布科火山兩度噴發,大量的火山灰覆蓋了鄰近的城鎮,地面上、屋頂及車頂全鋪滿了厚厚的火山灰,甚至有的屋頂不堪火山灰重量而崩塌。
智利地處火山帶火環(Rim of fire)邊緣,全國共有90座活火山,是全球第2個擁有最多火山的國家,僅次於印尼。卡爾布科火山上次爆發是在1972年。
智利卡爾布科火山兩度爆發後,哥斯大黎加東部的圖利爾巴(Turrialba)火山也在4月23日緊接著爆發,噴發的火山灰迫使首都聖荷西的機場關閉。
報導指出,來自美國與中美洲數國的14個航班被取消。3340公尺高的圖利爾巴火山曾於3月初噴發,機場因此關閉近2天。
全球恐進入新的強震活躍期
地震發生區在地球上是呈帶狀分布的,占據全球地震總能量的95%分布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至喜馬拉雅地震帶上,其次為大洋海嶺地震帶。
環太平洋地震帶的東岸由阿留申群島經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亞灣一帶、墨西哥等中美諸國,直至南美洲的智利;西岸包括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日本、菲律賓、西南太平洋諸島,直至新西蘭,全長約3萬5000多公里。
地球上另一條重量級的地震帶就是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它的西端起自大西洋東岸的亞速爾群島,和大西洋海嶺相連,東端止於緬甸,往南在印尼和環太平洋地震帶相接,橫跨亞、歐、非三大洲,全長2萬多公里。
尼泊爾位於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臺灣、日本和智利則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這些地區近期密集發生地震或火山爆發,表明這兩大地震帶的大陸板塊活動異常,讓人們不禁心生疑竇:全球是否進入了新的強震活躍期?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4秒,中國四川省汶川、北川發生芮氏規模8.0大地震,其破壞度有如1976年發生的唐山大地震。中共官方公布的數字稱,汶川地震已確認為6萬9227人遇難,1萬7923人失蹤,37萬4643人受傷。但從民間傳出的死亡數字為30萬人左右,其中學生死亡3萬人以上。
2008年5月24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物理學家滕吉文說,近10年全球強烈地震頻頻發生,特別是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規模7以上強震接連發生。2001年以來全球共發生6次規模8以上地震,意味著全球進入一個新的強震活躍時段。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鄧起東在2013年曾研判稱,「未來5年或更長時間,全球仍是地震活動高潮時期」。他的理由是,全球地震活動過程並不是隨機的,存在周期性和集中性。
對於這次尼泊爾地震,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蔣海昆表示,尼泊爾地處全球著名的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上,本次地震從板塊運動軌跡看,是印度洋板塊和歐亞板塊碰撞的結果。
蔣海昆認為,在2004年蘇門答臘規模9.0地震後,全球地震活動已經進入了地震規模8.0活動的高峰期,20世紀前半葉全球規模8.0地震頻傳的情形恐將重現。
不過,蔣海昆強調,喜馬拉雅地震帶的活動在短時間內雖有加劇,但從長遠來看,還沒有證據顯示印度洋板塊活動加劇。
「板塊構造學說」的形成
1915年,德國地球物理學家、氣象學家魏格納根據地質證據,提出「大陸漂移學說」。他認為,大約3億年前,今天人們所知道的南北美洲大陸、非洲大陸、歐亞大陸、南極大陸等,統統屬於一塊「超級大陸」,後來這塊「超級大陸」分裂為若干塊大陸,再經過漫長歲月的移動,終於形成了今天的大陸位置關係。
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說」,後來發展成「板塊構造學說」,並成為20世紀地球科學的主流。
1940年代,地質學家發現海洋地殼與大陸地殼的花崗岩岩質不同,其厚度僅7公里。1954年,日本地震學家和達清夫與美國地質學家班尼奧夫發現連接海溝與火山島弧底下的震源分布,有一向內陸傾斜的帶狀區域(班尼奧夫帶),為板塊構造學說想法的先驅。
1956年,澳大利亞國家學院的艾爾文等人測量陸地的古地磁發現,若回推磁極,大陸都歷經長期漂移,且移動路徑與魏格納所描述的十分接近。1959年,哥倫比亞大學的希森與地球物理學家薩普根據水深資料繪出第一張海底地形圖,清楚地顯示了中洋脊與海溝。
1962年,美國地質學家赫斯指出,地幔的熱對流導致海洋地殼從中洋脊向外伸張,隱沒於海溝,迫使大陸水平移動。板塊學說於焉成形,由原本的水平移動思維進化成地球內部的運動影響地表的想法。
1960年代,科學家得到陸地的古地磁反轉時間表,也認為中洋脊兩側交互出現的正反磁極,應為海洋地殼側向生長造成。目前學界已經能夠掌握全球各地海洋地殼年齡、中洋脊擴張速率以及海溝隱沒速率,也可以標出板塊形狀、分布、移動速率及移動歷史。
1970年後,板塊構造學說確立,根據這一新學說,地球表面覆蓋著不變形且堅固的板塊(地殼),這些板塊確實在以每年1釐米到10釐米的速度移動。
由於地球表面積是有限的,地球板塊分類為三種狀態:其一為彼此接近的匯聚型板塊邊界;其二為彼此遠離的分離型板塊邊界;其三為彼此交錯的轉換型板塊邊界。
因為板塊本身是不會變形的,因此地球表面活動都在這三種狀態下集中發生,比如海嶺就是在分離型板塊邊界下形成的,海溝則是在海洋板塊彼此碰撞,一個板塊俯衝至另一板塊下方的匯聚型板塊邊界下而形成。沿北美大陸西海岸分布的聖安德列斯斷層,則是在太平洋板塊和北美大陸板塊間形成的很具代表性的轉換型板塊邊界下形成的。
由於與被稱為「環太平洋帶」的太平洋板塊周圍的狀態相關,這個地區內的大地震、深源地震和火山活動等都十分活躍。由於印度次大陸與歐亞大陸間的碰撞,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和西藏高原。在大陸板塊彼此碰撞的匯聚型板塊邊界下,形成了大陸與大陸間的衝突帶,也造成了大褶皺山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