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菁英論壇】 三中全會前股匯雙跌 撤資最後機會

【菁英論壇】三中全會前股匯雙跌 撤資最後機會(大紀元製圖)

【新視角聽新聞】以下節目內容,取材自新唐人《菁英論壇》節目發表於大紀元新聞網文字。

上海股市又跌回到3000點之下了,中共政府用盡全力,股市不但沒有上升,反而下跌的壓力越來越大。與此同時,人民幣的匯率也在下跌,近日對美元跌到7.3,接近最近幾年的最低點。中共官方公布的各項經濟數據顯示,從第二季度開始經濟就持續惡化,政府財政收入下降,債務危機越來越接近爆發的邊緣。有專家認為,這可能是自1990年以來中國經濟最嚴峻的時刻,未來中國經濟很可能會陷入停滯甚至會倒退。

獨立電視製片人李軍表示,6月21號,上海A股指數在時隔幾個月後再度跌破3000點,達到了2998點。從2008年開始的A股3000點保衛戰到現在打了已經16年了,現在又失守了。相比之下,2008年台灣的股市是8000點,現在是22000多點,漲了將近3倍。

中共商務部最近公布2024年1月到5月份,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125.1億元,同比減少了28.2%。而2023年實際使用外資同比減少是8%,可見外資正在加速撤離。從2024年2月份新的證監會主席吳清上任以來,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甚至是一些非市場的手法來托住股市,撐了三個多月,現在已經有點力氣耗盡的感覺了。

旅居美國的中國資深媒體人蔡慎坤表示,中國股市跟西方整個市場經濟體是完全不一樣的。中國股市很多都是官員的親戚持股,所以他們的持股成本非常低,只要是往上漲,就可以完全地套現。這樣的情況下,人們對中國的股市怎麼能有信心,而且這些公司在上市的時候善於包裝,導致股民股票買到手之後,就只能看著它每天一再地往下跌。

蔡慎坤表示,官方現在公開的經濟數據看起來好像還算漂亮,中共總理李強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也表示,2024年中國經濟GDP增長,是有信心也有能力完成5%的。

但是實際上李強的說法經不起推敲。

根據2024年1到5月份的出口數據、稅收收據,尤其是包括財政收入、個人所得稅收入以及一些其它的工業增長指標來看,現在的經濟指標都是不理想的。

前幾天還有一組很有意思的數據,2023年出口數據跟國家外匯局的外匯數據對不上,有2300億美元的差別,說明至少有一方數據是造假的。海關可能是為了把出口數據做得很漂亮,就把一些虛假的出口算進去了,實際上並沒有達到2300億美元。

蔡慎坤說,2024年到目前為止,中共政府原本指望能像2023年的新三樣(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出口來拉動中國經濟,但是西方世界已經在2024年上半年如夢初醒,一下子就看到中國的新三樣對整個發達國家的經濟體威脅太大,所以紛紛採取措施。

蔡慎坤說,未來地方政府跟中央政府之間的矛盾只會越來越尖銳,因為地方政府基本上沒有稅源了,沒有稅源大家都活不下去,過去可以靠土地財政,賣地、賣房還可以產生很多稅收,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地方政府根本賣不出去地,一線城市的地都賣不出去,那麼二三四線城市的地又有誰要呢?

地方政府難以為繼,可能很多部門或者很多人,包括離退休人員的工資都會發不出來。現在的財政稅收分配機制極其不合理,如果不解決,相信三中全會開了之後,各地可能都會風起雲湧地出現很多群體性事件。

大紀元時報總編輯郭君表示,財政和稅收的體制確實是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所在。中共計劃財稅改革的藥方是錯的,不但治不好中國的病,還可能加重這個病。中國現在國內消費不振,原因一點都不複雜,就是老百姓沒有錢。

中國經濟連續多年高速增長,但是老百姓並沒有按照這個比例分享到這個成果,表面上大家有些錢了,但民間的財富基礎其實非常薄弱,一旦經濟波動浪大一點,大部分人立即就從小康回到溫飽的階段。

當年林彪的兒子林立果搞了五七一工程紀要,其中一個觀點就是說毛澤東把國家搞得國富民窮,而現在的中國就是國富民窮,非常典型。民窮就是國內消費一定不行了,基本上所有的專制國家其實都有類似的問題,根本原因就是分配體制不公。

郭君說,中共政府收繳了高額的稅收之後並沒有用於基本民生,而是用於政府的項目和行政開支上。所以三中全會要改的只是改變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的分配比例,而不是官民之間的分配比例,這兩者基本上是南轅北轍了。

另外中共希望高科技能夠突破,但同樣面臨體制方面的制約。6月24日,中共黨魁在全國科技大會上講話,十次提到了科技強國,特別強調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這些產業,但還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郭君表示,中共希望推出高科技產品,而且要推動出口,所謂新三樣、新質生產力,現在最重要的就是電動汽車,但是中國現在的電動車形勢也凸顯了中共模式下高科技發展的巨大障礙。

首先高科技需要與科技大國共同合作的,需要與高收入國家和消費大國共同進行產業培養,但是中國現在和歐美的關係已經惡化了,這兩個合作的基礎都已經破壞了。而且中國的電動車行業現在面臨巨大內卷、競爭異常激烈,基礎研究已經跟不上了。例如電池技術的創新研究、新能源技術的創新研究,都已經開始和世界脫鉤了。

未來十年將是這些技術大突破的時間,沒有這些突破性技術的產業化,中國電動車最多只有三到五年的發展空間,因為電動車的未來不是電池、電動機,而是可以駕駛的以AI為基礎的全自動數碼系統,恰好在這方面,中共沒有任何優勢。

本次的新視角聽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53927)

責任編輯:Vion L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雜誌購買網址:https://shop.epochweekly.com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