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慎終追遠看神傳文化的鋪陳
每到三月春暖,梨桃杏李爭妍的時節,家家戶戶的老人們就會開始張羅後人們:要作準備了,又該踏青上墳,祭祖拜神了。圖為北京一處公墓的樹上繫著黃絲帶,以紀念一年一度的清明節。(STR / AFP)
文•楚一丁
西方人拜上帝,中國人拜祖先。
每到三月春暖,梨桃杏李爭妍的時節,當房前屋後的繽紛重啟,左鄰右舍的枝頭再綠,家家戶戶的老人們就會開始張羅後人們:要作準備了,又該踏青上墳,祭祖拜神了。
中華文化中有慎終追遠的說法。在古代的禮儀與習俗中,上達天子,下至黎民,清明節就是一年之中慎終追遠這四個字最為浩大。
問題是,這千百年來代代相傳的習俗中,「終」之極點在何方?「遠」到哪裡才是盡頭?有過定論嗎?
答案只能是:無。
於是乎,故事來了。在道家的理念中,「無」者,有之初始者也。所謂無中生有,從無到有。宇宙的存在、物質的存在、意識的存在,歸根結底,都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那麼,慎終追遠這朝朝相襲,代代接力的傳承;這場年復一年,從皇室到民間,從天子到黎民的盛典,源於何方,來自何處呢?
炎黃血脈的創造者,不是一般的神
如果你對人說:炎黃祖先與血脈的創造者不是一般的神,是個很高的神,那今天的人可能會不信,也可能會說你是在吹。但我們的老祖宗確實就是這麼認為的。不信吧,那就證明給你看。
北京的紫禁城始於元代,是蒙古人根據《周禮》的文化傳承規劃和建造的(另見拙文《燕京風流,從老北京的城市布局談東西文化》)。根據「左祖右社」的祖制,紫禁城門口的左面設祖廟,右面為社稷廟。
祖廟又稱太廟,是皇家祭祖的地方。至於社稷廟,「社」之一字,左為「衣」右為「土」,即穿上衣服的土地,也就是土地神;而稷,則指的是管糧食的穀神。
由於古代在左右之間的排序上是以左為上,所以從「左祖右社」的安排中不難看出,祖先血脈的傳承,比土地神和穀神要來得高。也就是說,老祖宗們相信,傳下了炎黃血脈的華夏先祖,至少有著比管土地和管糧食的神更高的神位。
根據「左祖右社」的祖制,紫禁城門口的左面設祖廟,祖廟又稱太廟,是皇家祭祖的地方。圖為紫禁城太廟。
(Frederic J. Brown / AFP)
當然,這還只是一個小小的例子。我們還可以接著問更多更大的問題。
華人有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這一說法,這種說法來源於炎黃的始祖伏羲。傳說中伏羲上半身為人,下半身為龍。由於伏羲是上古的三皇五帝之一,所以,後世的皇帝們相信自己有真龍血統,也都與此有關。至於說到炎黃的另一位始祖女媧,就更不得了。因為,傳說中的女媧是造人的神。
現代人做文化比較的時候,將西方的亞當夏娃與中國的伏羲女媧相比較。但亞當夏娃不過是神造出來的第一對男女,而伏羲女媧呢,一個是半龍,另一個直接就是造人的神。怎麼能相提並論?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我們接著往下問:是誰造了伏羲和女媧?造了伏羲和女媧的神是否是一個更高層次的神?那麼,答案又將會是什麼?這樣一步步追問下去,就不難弄明白為何在古代的朝堂之上,祖輩們有那麼一份,對自己血脈之中所承傳的榮耀和執著。
然而更大的問題來了:中華的列祖列宗和古代的先賢大能之中,又有誰知道這伏羲女媧的創造者姓甚名誰,源於何處,來自哪方?
當然不知道。伏羲未傳,女媧沒說,史書之上更無記載。
我們所知道的,只有老子在《道德經》中傳下的寥寥幾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老子不知道那個創造了天地萬物的東西是什麼,於是他用大道來代表其存在。老子窮極一生追求大道,他找到了嗎?我們不知道。但後人確實受道家文化的啟迪,知道宇宙中的那個大道,才是中華民族文化和血脈的根之所在。道家返本歸真的文化,其實就是一種尋根文化。
而慎終追遠,就是這種尋根文化在世人習俗之中的體現。
儒家與道家文化中的尋根特質
在人類歷史上,暢銷總量排名在前兩位的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則是《道德經》。如果將這兩本書做一個簡單的對比,就不難發現道家文化中的尋根特質。
《聖經》中價值體系的來源簡單而直白,就是神告訴摩西的「摩西十誡」。
而反觀《道德經》,其價值體系的建立就離不開觀察、思考和探尋——一個反向尋根的過程。
由於不知道中華文化在宇宙之中的根在何處,終極來源在哪裡,所以早在遠古時期,修道人的返本歸真之路就離不開對天地與自然的觀察。邏輯很簡單:雖然我們不知道我們的根在哪裡,但我們至少知道,有一個大道的存在創造了天地、萬物與人。所以,如果我們仔細地去觀察這個創世者是如何創造我們身旁這一切的,我們應該可以從中找到他開創這一切的邏輯和本意。
於是,求道之人在尋根的路上,從對自然界的觀察中悟到了類似於「上善若水」等不同境界的道理。
而儒家文化是建立在道家思想之上的。所以,儒家文化中也不乏尋根的特質。
《孝經》中開宗明義說,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即孔夫子說:「孝,是德行的根本,一切的教化都從這裡開始。」
孔夫子為什麼把孝道說成是德行的根本?說到底,這背後的原因還是歸結於尋根的思維模式。
孔學的核心是仁愛,而孔夫子建立這個仁愛體系的方式,也是遵循著道家反向求真的探尋和思索過程。與道家觀察天地萬物的方式相似,孔夫子觀察生老病死的人生。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先與自己有關係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所以,順應大道的自然邏輯,仁愛的起點當然就應該始於對自己父母的愛與尊重——這就是孝。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對孩子的愛的教化便從對父母,到對兄弟姐妹,親朋好友,再到鄰居,社會,最後達到孝天下——將天下的人當做自己父母一樣去愛。孝天下,這就是儒家思想中所說的忠的最終涵義。
孔學中整個仁愛的建立過程,都是順著道家觀察天地萬物自然造化的過程邏輯而行。所以,這個過程,也是一個求道的尋根過程。只不過,這個尋根過程所追求的是:人道。
《道德經》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在這裡說:人效法於地,地效法於天,天效法於道,而道則是先天存在的。
反觀五千年中華文化的形成,儒學的作用是教化世俗社會如何去遵循和效法於天地之道,而道家思想的作用則是在進一步去追尋那個作為天地萬物之根本的大道的存在。
從儒家文化到道家信仰,再到宇宙、物質和意識的起點,這個追尋創世本源的尋根過程,才是慎終追遠習俗背後之最為深刻的文化底蘊。(Fotolia)
所以,從儒家文化到道家信仰,再到宇宙、物質和意識的起點,這個追尋創世本源的尋根過程,才是慎終追遠習俗背後之最為深刻的文化底蘊。也是神傳文化為炎黃子孫留下的,一條回天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