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香港樓價跌租金升 不景氣租金仍難撐


香港樓價跌租金升 不景氣租金仍難撐(大紀元製圖)

【新視角聽新聞】香港樓價持續下跌,但是租金逆市上升。有分析認為,大量本地置業者轉為租客,再加上大陸到港人員增加等因素,帶動租金上升;不過大環境下香港樓市不易回春

香港樓價持續下跌,但是租金逆市上升。有分析認為,大量本地置業者轉為租客,再加上大陸到港人員增加等因素,帶動租金上升;不過大環境下香港樓市不易回春,樓市不景氣,租金很難獨自撐下去;亦有專家表示,樓價升跌其實就看「供求」兩方面關係,但目前香港三個需求因素皆吹逆風;早前更有學者預計,樓價持續下跌將釀成金融風暴。

香港大學10日公布今年首季宏觀經濟預測,預計本地生產總值(GDP)上升2.1%,今年全年增幅將介乎1.9%至2.7%之間。港大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估計,利率高企打擊消費及投資意願,引發全球經濟放緩,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速將較為緩慢。經濟學家、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王于漸直言,經濟環境欠佳,美國未必如一般預測那樣在今年中減息,香港樓市不易回春,2024年不應樂觀。

香港樓市持續疲弱,反映主要大型屋苑二手住宅樓市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連跌七週,本週報147.21點,破近7年新低,比2021年8月的歷史高位,下跌達23.06%。另一方面,美聯樓價指數最新報136.93點,連跌21週,破逾7年新低。

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上月底公布,去年11月香港整體私人住宅售價指數為316點,破2017年2月以來81個月的新低,2023年以來,已經累跌5.6%。另外,該署八大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全線連續下跌7個月,是1993年有記錄以來最長跌浪。

另一方面,反映私人住宅租金走勢的中原租金指數(CRI),去年全年升7.37%,升幅創2014年之後新高。

差餉物業估價署上月底公布,11月租金指數報186.8點,2023年以來升6.44%,連升10個月,創2019年12月之後的新高。彭博行業研究上月發表報告,預計2024年香港住宅租金會進⼀步升5%至10%。

一位香港地產經紀人對大紀元表示,本來疫情大流行時租金是有回落的,但從去年開始,一些本來打算買樓的客戶轉做租客->決定暫租不買、轉做租客。他們認為,樓市有機會跌很多,想看好了才行動。所有租盤承接速度相當快,因此租金不跌反升。

香港利嘉閣研究部主管陳海潮11日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通關後,大陸留學生及各地企業職工回流,另外大陸專才計劃亦能帶動需求,導致租金逆市上升。他看好未來租金,因為外來人士來港首先會租樓,今年租金預計升6%。

至於樓價跌、租金升,他認為是因為利率上升影響入市意願,發展商減價賣樓亦令二手市場受壓偏軟。陳海潮預期,第一季仍然受壓,但之後有利好因素,包括利率見頂、專才來港新增人口龐大,如果他們長期留港,加上「先免後徵」的稅務優惠,能鼓勵他們置業,「政府公布有8萬人透過各類專才計劃來港,當中如果有一成半,就有1.2萬個單位的需求」,需求帶動下,預期第二季開始或年中之後,樓價有機會見底回穩並上升,預計今年全年有機會升8%。

而也有專業人士認為,樓價如果持續大幅下跌,則租金也難以持續上升。

香港經濟分析師羅家聰1日在網台《香江望神州》節目中表示,租金未跌而樓價跌,前者會跟,當樓價形成熊市,跌超過兩成,租金很難獨自撐下去。他預期未來一年樓價會跌一成,「陰乾式向下」,正如恆生指數一樣。

大紀元財經專欄作家財子曾撰文表示,樓價升跌其實就「供求」兩方面。供應控制在政府手裡,而需求卻由三個核心因素組成,長遠靠人口、中線看樓價、短期看利率。

他表示,目前香港三個需求因素皆吹逆風,包括人才流失、外資望而卻步,不願生孩子的港人越來越多;樓市成交雖然低迷,但不代表樓價合理,港樓仍然是全球第一昂貴;利率在短時間內突然快速急升,起到震懾作用。

香港中大及浸大經濟系兼職講師葉秀亮去年底在《明報》撰文表示,香港樓市已經進入泡沫爆破前的最後期,導致的地產股和銀行股首波下跌已經發生,泡沫爆破及後續金融風暴將無可避免,樓價可能需從高位累積下挫60%至75%。

他並進一步預測,當樓價跌超過三、四成後,將會在斷供預期下拖累銀行股,掀起市場悲觀情緒,股市投資者會相應調整資產組合。而樓價和股價下跌,引發負財富效應(negative wealth effect)和流動性限制(liquidity constraint),造成消費下降、企業凍結投資,進一步引發樓價和股價下挫,造成消費、投資、產量和資產價格互相拉扯向下的惡性循環。這樣最終會導致大量公司財困甚至倒閉、經濟嚴重衰退和公私營機構大裁員等。其觀點引發討論。

去年時,香港樓市在首季短暫高位後再創近7年以來新低。其中一個因素是,許多中國大陸金主紛紛拋售豪宅直接將資金抽離。有分析認為,作為大陸富豪曾經的「資金避難所」,《國安法》實施後有更多大陸人不信任香港市場,不再投資金進來。

時事評論人石山表示,長期以來,中國大陸富豪都很看好香港樓市,因為曾經在「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有著極為穩固的司法與金融體系。

石山說,「不過,自2020年《國安法》頒布實施以來,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僅不再,反而演變成『以中國為中心的金融中心』,這些中國大陸的商人、企業都看在眼裏」。

時事評論人石山表示,其實香港作為一個港口、國際金融中心,資金進出、有流動性原則上是常態,「有資金進來才會推高樓價,就算是《國安法》實施後,很多外國公司搬離香港的情況下,若有大陸資金流入相對也可穩定樓市,但是一旦大陸人都不信任這個市場,資金也就不會再投入進來。」

儘管美國本土在傳統意義上仍然是中國人海外置業的首選目的地,但目前包括歐洲、澳洲、日本、新加坡及中東在內的國家和地區也都成為了中國買家的新寵。

在3年疫情封控後,中國國內的富裕人士今年以來已將數千億美元轉移出境,除了在海外大量購買房地產外,股票和保險也是他們最青睞的,甚至在走出國門的中國人的隨身行李中,都隱藏著大量金條和外幣現鈔,而這些現金都將會有其出處。

《紐約時報》報道,估計今年每個月約有500億美元資金流出中國,主要來自家庭和民營企業。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張瑛瑜、葉婷香港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聽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51347)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雜誌購買網址:https://shop.epochweekly.com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