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動盪】疫情吹哨人死後被搶救 民眾掀怒火
曾被當局定性為造謠者之一的李文亮醫生,被稱為是最早公開疫情「吹哨人」,他1月30日被確診感染武漢新型冠狀病毒,2月6日晚上9時30分去世。(Getty Images)
曾被中共當局定性為武漢疫情造謠者之一的李文亮醫生,1月30日被確診感染,於2月6日晚9時30分去世。知情者披露李文亮去世前沒有得到相應的救治措施,直至心跳停止後,為了平息億萬網民的憤怒,院方才進行象徵性的搶救。更掀起憤怒大潮。
文:李文華
李文亮被稱為最早公開疫情「吹哨人」
2019年12月30日,李文亮在大學同學群中發了一條關於華南海鮮市場疫情的信息。因為他看到一份病人的檢測報告,顯示檢出薩斯冠狀病毒高置信度陽性指標,出於提醒同為臨牀醫生同學注意防護的角度,他發出了警告信息。他當時並不知道,這不是薩斯病毒,而是一種類似於薩斯的全新病毒。
但不久後他就被當地派出所因「在互聯網發布不實言論」,提出警示、批評。公安局找到他,要求他簽了訓誡書,並對他提出嚴厲警告,訓誡他如果不聽從勸告和悔改,繼續從事違法活動,將會受到法律制裁。隨後武漢警方發布通告稱:已傳喚8名違法人員,並依法進行處理。李文亮就是這8名「違法人員」之一。
被病人傳染上病毒 前兩次檢測都是陰性
被公安傳喚回來後,李文亮繼續在醫院工作。1月8日,李文亮接診了一位年長的青光眼患者。第二天,這位患者就發燒,並出現了肺炎的症狀。當時李文亮就高度懷疑這位患者得的就是武漢新型肺炎。10日,李文亮也開始咳嗽,隨後病情加重,並住進了重症監護室。不僅如此,後來李文亮的父母也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並被送進了醫院。
1月20日,中國終於承認病毒疫情的嚴重情況,隨後實施武漢封城。30日李文亮在微博上說,「今天核酸檢測結果陽性,塵埃落定,終於確診了」。他之前的幾次測試都是陰性,但最後的一次測試終於確診為感染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31日,仍在病牀上接受治療的李文亮通過社交媒體講述了他被公安傳喚的經過。他還上傳了一張武漢市公安局下屬派出所讓他簽字的訓誡書的照片。
去世後才搶救 只為平息民眾的怒火
官方先是宣布李文亮當晚9時30分心跳停止,留下妻子和五歲的孩子。但兩小時後,網路上民眾憤怒的帖子如排山倒海一樣湧出,於是多家官媒紛紛改口稱李文亮「仍處於搶救狀態」。後來人們看到,李文亮工作的武漢市中心醫院官方微博,給出了他的第二個死亡時間:「經全力搶救無效,於2020年2月7日凌晨2時58分去世」。
儘管中共大量刪貼,仍不斷有大量李文亮去世以及搶救過程中的細節曝光,稱他去世前並沒有得到相應的救治措施。李文亮於晚上9時30分心跳停止,20分鐘後,院方才進行插管,才上了ECMO(移動心肺儀,臺灣叫葉克膜)進行象徵性的搶救,目的是為了平息億萬網民的憤怒,不惜折騰亡靈,被斥責「政治性搶救」和「虛假作秀」。
揭真相惹怒中共 李文亮死於官方謀殺?
推特用戶「財經冷眼」在題為「六大線索指向李文亮被謀殺」中寫道,「李文亮在1月11日接受了CNN採訪,而CNN海外報導內容中涉及到一些中國官方不希望出現的內容,這很可能是讓他喪命的重要原因。」
視頻中說,當局在李文亮死後對他進行CPR心臟電擊長達三個小時,而通常這種電擊只是使用幾分鐘,電擊再久也沒用。據現場看到過李醫生救治的人描述,李醫生死後瞳孔是高度放大的,看的出來他死得非常痛苦和恐懼。「正常只用幾分鐘,硬是用了三小時,肋骨全斷,面目全非,李醫生活著被冤屈,死後還被虐待屍體!用最壞的惡意,也想像不出這幫魔鬼的行為有多麼卑劣。」
作者還說,李文亮作為危重病人,已經住進了ICU病房,為什麼一直不給他上ECMO體外呼吸機器,沒給他插管呼吸氧氣,直到人死後才從一家民營醫院借了一臺,裝模作樣來搶救?
李文亮的核酸檢測為什麼前面兩次都是陰性?是否存在故意不確診拖延病情的可能?李醫生1月10日被感染,到2月6日已經26天,按理說已經挺過了最危險的時候,卻突然死了,他才34歲啊,這很奇怪。
另外,現在已經有不少藥,如治療好北大專家王廣發的愛滋病藥:克立茲,還有美國贈送的瑞德西韋,對270多例都有效,「對李文亮這個為民請命的人,為何不能優先給他用藥?是不是因為他讓政府丟臉了,就這樣來懲罰他?」李文亮的死,激起了中國人前所未有的憤怒浪潮。
清華大學前教授許章潤表示,中共為了「保江山」的一己之私,而置億萬國民於水火的政體「道德性敗壞」,致使「人禍大於天災,在將政體的德性窳敗暴露無遺之際,抖露了前所未有的體制性虛弱」。許章潤說,國民的憤怒已如火山噴發,而憤怒的人民將不再恐懼。中共敗象已現,倒數計時開始。◇
新紀元月刊第668期
新紀元月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機場書店
香港機場,新加坡樟宜機場,台灣松山機場,台灣桃園機場,台灣高雄機場,台灣台中機場等。
一般書店
香港田園書店,台灣誠品書店,台灣三民書店,台灣建弘書店等。
其他販售處
請洽各國服務處或地方書店。( http://bit.ly/349PpJj)
|